CRIC研究:上市房企半年业绩披露 调控下企业分化格局明显

(评论员/李仙德)伴随着部分城市房地产行情转暖,中央政府进一步强调进行房地产调控决不放松,对房地产市场构成了巨大的压力。上市房企业绩下滑主要表现在营业收入下降、营业成本高企、净利润下滑等。

  (评论员/李仙德)伴随着部分城市房地产行情转暖,中央政府进一步强调进行房地产调控决不放松,对房地产市场构成了巨大的压力。在房地产市场并不明朗的格局下,上市房企2012年上半年业绩开始陆续出炉,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两因素造成上半年房企业绩下滑

  据统计,截至7月26日,沪深两市上市房企中,共有64家发布业绩预告。其中19家预减、9家预亏、6家预警、1家减亏,这类表现差的企业占总数的54.68%,而5家预盈、24家预增,净利润预亏、预减及预警的房企合计共有34家,这类表现好的企业占总数的45.32%。

  上市房企业绩下滑主要表现在营业收入下降、营业成本高企、净利润下滑等。上市房企业绩下滑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结算结构因素:在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下,去年上市房企销售业绩不佳,导致可结算项目相对较少,从而营业收入下滑。但是各项成本费用有增无减,其中三费比重进一步提升,从而使得净利润下降。二是,结算周期因素。现在结算的项目多为2010年左右获得的项目,当时市场成交楼板价相对较高,拿地成本很高。去年年末和今年年初正值这些项目进入销售期、销售价格受到调控影响,一直在低位徘徊,因此营业成本提高,销售收入不升反降,从而使公司毛利下降,最终导致净利润的下降。

  调控下企业业绩分化格局显现

  在低迷的市场行情下,上市房企的表现也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分化格局:

  第一类企业大力开发商用物业,积极应对房地产调控,取得了较为亮眼的成绩。万通地产是典型的这类企业,在巩固住宅业务的同时,加大力度开发商用物业,在提升商用物业的营运能力和资产管理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7月30日,万通地产公布2012年半年报,首六月实现营业利润7930.75万元,同比增长34.88%。报告期内,万通地产实现房地产销售收入5.48亿元,同比下降18.34%;物业出租收入6392万元,同比增长24.02%;可见万通商用物业收入增加成功弥补了销售收入的下滑。

  第二类企业大力融资,高价位拿地,陷入到调控重围之中,严重亏损。嘉凯城是典型的这类企业。2009年、2010年楼市高峰期,嘉凯城在土地市场踊跃竞拍,嘉凯城旗下房产项目的平均土地成本高达3000元/平米。由于开发项目大部分位于限购区域,在年初以来的市场销售回暖中,嘉凯城预收账款只有30.75亿元,与年初相比增加12.53亿元,表现差强人意。7月28日,嘉凯城发布中期报告,2012年上半年亏损3.28亿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嘉凯城一年内到期的债务高达67.92亿元,是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1.79倍。嘉凯城长期借款也高达53.91亿元,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高达5.35亿元,资金压力沉重。

  企业应采用四大策略,积极应对业绩危机

  在房地产调控持续并将长期化的格局下,企业必然要有全新的策略来应对,从而获得生存空间。我们相信经历过采用多种策略积极应对调控考验,并能赢得良好业绩的企业将赢得未来。我们认为,第一,企业应坚持合理拿地,避免盲目拿地,从而被项目套牢;第二,企业仍应坚持以价换量策略,把加快销售,去库化,加快资金回笼作为重中之重;第三,企业以有针对性采用多元化策略,有效开源,从而避免在单一市场受限;第四,企业应该加大节流力度,努力降低三费支出。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