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皇明太阳能:丰满的理想和贫瘠的现实
不必过度解读政商关系
不过也不必过度对此解读,因为皇明也以投资承办世界太阳城大会以及推动产业整合等方面予以当地政府回报。
当然,皇明要想继续发展、实现销售转型,一方面要去行政“扶植”,另一方面还得仰仗资金的帮助。
公开资料显示,皇明近年在德州还有超过60亿的主业项目投资计划,目前进度不明。规模13亿的IPO融资计划已折戟,皇明还剩余11亿左右授信额度,并在申请2.5亿的企业短期票据融资。只要皇明太阳能今年最终的年报业绩并不难看,那么其再次启动IPO也同样没有阻力。
董事长黄鸣:理智还是疯子
和很多民营企业一样,董事长黄鸣就是皇明太阳能的旗帜。黄鸣不止一次自比夸父,因为追逐阳光、利用太阳能是他一直在做的事。不过他也因此被视为堂·吉诃德一般的疯狂。
理想好似绿色乌托邦
自6月29日从巴西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归来,黄鸣就迫不及待地向媒体披露了其规模宏大的新战略:在未来5年,建设5万家全球连锁的气候改善商城,推广太阳能集热器面积1亿平方米……总之,一年能减排2亿吨二氧化碳,节省燃煤0.5亿吨。
然而这5万家店究竟设于何处、具体经营何种产品、总投资多少、启动资金由几方提供、皇明公司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盈利空间多大?一切无可奉告。
这也只是黄鸣“堂·吉诃德”一面的一个片段。“微排地球”、“G(绿色能源)替代”,精于理念营造的黄鸣长期以来保持着中国太阳能开发领域思想者和发言人的角色,尽管他擅长的只是太阳能技术中的亚分支,较光伏光热发电等无论在技术高地还是可拓展商业空间上均不占优势。
理想诚可贵 利润价更高
然而,从不断跟随领导人出现在世界级论坛,到推动相关立法,黄鸣和他的公司至少比同行拥有更高关注度和政府抬爱。
但是,当这一切不能转换成切实的商业利润,加分的意义就会大幅缩水。毕竟,对一个商人和对一个科普工作者,人们会提出不同的要求。
结语
皇明太阳能无论是否遭到同行构陷,目前陷入困境是不争事实。但作为一家过往有着辉煌业绩的民营企业,我们更多的还是需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但企业要想上市成功,还是需要在核心业务上尽快找到稳定的盈利增长点,而非其他副业。
链接
非经营性固定资产影响IPO
据了解,皇明集团下辖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和皇明洁能控股公司。光热、酒店群、会议中心等产业属于皇明股份,而门窗、玻璃、建筑等产业属于皇明控股,此次终止IPO审查的是皇明股份。
微排国际酒店、国际会议中心、光立方等资产已经超过十亿,正是由于这部分非经营性的固定资产过大,摊薄了主营业务的利润率,成为阻碍皇明太阳能上市的实质性硬伤。
至于下一步是按照上市要求剥离这些非经营性资产,还是坚持留在股份公司之中,皇明公司至今仍未明确表态。
来源:腾讯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