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说:你必须以诚待人 别人才会以诚相报
李嘉诚说: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
鲍晓龙对待房地产产品开发一丝不苟,不许有一丝瑕疵,在对待员工方面,同样是心细如发,关怀到无微不至。(我这样写他,很可能有读者会认为我在夸大其词,是对鲍晓龙进行美化,如果真的这样想,那完全是一种错觉,生活中的鲍晓龙的确就是如此)。
鲍晓龙为人极其低调,从心底不喜欢张扬。假如使用网络上的流行词来评价他,“淡定”将是最好的概括。在我这篇很短的文字里,之所以违背鲍晓龙的低调意愿,这样记录他的这些,是因为我觉得鲍晓龙这些看似平常的做法十分难能可贵,值得说给大家,得到应有的赞誉,成为众多开发商的参考样板。尤其在当前这个到处充满浮躁之气的现实里。
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鲍晓龙深知“天道人情,凝于仁”的含义,他从不怀疑自己坚守的信念:一个企业老板对待员工的表现,直接显示该老板的道德品质与素养修为。他认为,一个好的老板,对于自己的员工,一定要有爱护、关心、尊重、理解、帮助、激励和造就之心,他崇尚以德服人、以情感人、以诚待人、与人为善。他奉行对员工尊重人格、尊重个性的管理办法,以君子之心度员工之腹,拿人心比自心感化部下,并以此增强企业凝聚力。
在富禹地产,员工家里的取暖费,电话费,住房公积金等费用支出,都由公司予以负担;企业有员工食堂,供上班员工就餐,一天三顿,分文不取;此外,每月还在工资之外加发200元现金卡,供员工购买香皂、洗衣粉、牙刷等零星小宗生活用品;工资到月准开,从不让员工为此担心;经常为业绩好的员工涨工资,年底的红包更是一年不落,越发越厚。员工结婚或家里发生特殊事情,公司都会派人派车予以帮助。鲍晓龙为此还老早就在公司设立了扶贫基金,由企业每年投入20~30万元支持运转,年年不断,几次帮员工解决了较大的困难。
鲍晓龙还有个与众不同的特点:自己的办公室总是跟着新开发的小区走,企业开发到哪个项目,他的办公室就搬迁到哪儿,住家也随之安在该项目里。鲍晓龙每喜欢每天和业主住在一起,近距离掌握业主的要求和意见。鲍晓龙从不担心有人上门要帐或闹事,因为他始终恪守信誉,从来不欠任何人帐款,当然也就没有人找他的麻烦。
回顾鲍晓龙10多来年走过的道路和每一个项目的成功,不难发现,他的团队具备着高效专业团结敬业的素质,因而屡屡制胜。做过管理工作的人都知道,一个好团队的带出,不但要靠严厉、严密的管理制度约束每一个成员的行为规范,更靠融洽、和睦的环境激发每一个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这一点,只有以德服人,以情感人;只有本身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奉行“在人之上要视人为人,在人之下要视己为人”的宗旨,诚恳待人,言行一致,赏罚分明,说到做到,才有强大的人格魅力,才能得到员工发自内心的敬佩和支持,而不是虚伪地恭维奉承,也才能把企业当成自己的饭碗,精心呵护。
鲍晓龙以自己的行动做到了这些,也得到了做到这些之后的回报。
鲍晓龙有着自己的人生哲学:“我不喜欢活得太累,我做事比较低调、平和,无论跟谁相处都乐于付以真诚,拿出真心。我从不做对不起人的事,欠下了,就是债,是债,总得还,不还上睡觉都不安生。我平时一直追求的,就是与欠字绝缘。”
鲍晓龙这个出身北方黑土地的中年汉子,父亲是基层工人,母亲是做家务的农民,自己是一名退伍军人。质朴的家庭环境使得鲍晓龙从小养成吃苦耐劳、不尚奢华的天性,即便做到拥有数十亿资产的企业董事长,最喜欢的菜肴还是童年常吃的白菜、土豆、粉条。鲍晓龙觉得个人生活不该花太多的钱,而应更多的回馈给社会。他不仅这样说,更是身体力行地这样做:偌大公司,到今天他也只有一部专车,说出去都难以令人置信。
也有人记得鲍晓龙的所作所为,赞扬他有雷锋的品德和事迹,每当听到这些,鲍晓龙都会连连否认,说自己不够那个格,“一是没有那实力,二是不为出风头,我就想把员工对待好,为业主把楼房和物业做好,再是给政府如期把税交好。做好三好,心情才好。”
鲍晓龙的这几句话听起来似乎很不伟大,然而,鲍晓龙所说的事儿却都扎扎实实做到了,这与那些冠冕堂皇满嘴跑车阳奉阴违只想从国家和老百姓兜里捞钱的伪名企伪名人比起来,说他高到天上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