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地"乱中有因" 价格堪比房价市民:"死不起"

http://news.dichan.sina.com.cn浙江在线作者:童俊 柳博姗2012/4/5 9:36:54 新浪地产
记者调查了解,除元宝山陵园外,西湖区有不少乡村公益性墓地也存在对外违规销售墓穴的情况。某公墓负责人说,这些公益性墓地不用交税,土地审批存在很多问题,服务也跟不上,如果对外违规出售墓穴,势必损害经营性公墓的利益。

  市民祭扫

  清明期间,有媒体报道,北京买墓地比买房还难,无现墓,最高期墓每平方25万,不少人都跑去河北买墓地了。

  网友感慨:活人买不起房产,死人买不起墓地。

  北京如此,在杭州,走完人生最后一站需要多少费用呢?

  大关的老包刚给亲人办完白事,在殡仪馆花了2000多,买墓地又花了1万5,加起来近2万。

  老包说,这是最简单的了。特别是高价墓地贵得离谱,比房价都要高。

  又逢清明,被称为暴利行业的殡葬业再次成为人们的热议话题

  连日来,本网记者对杭州殡葬行业调查发现,部分公墓存在墓穴面积超标、墓价过高等问题,一些应为村民服务的公益性墓地竟然擅自对外销售墓穴。

  杭州公墓价格一览

  最低

  一般

  最高

  南山公墓

  7000元

  3万

  杭州第二公墓

  5180元

  22800元

  杭州半山公墓

  980元,树葬

  1万至2万

  29800元

  杭州龙居寺公墓

  1980元,花坛葬、树葬

  三四万

  杭州华侨永久陵园

  两三千

  10多万

  杭州钱江陵园

  2万以上

  8万多

  浙江安贤陵园

  1800元,花坛葬

  2万以上

  10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人生后花园不“蜗居” 墓地多超标

  人死后,应该占多大的地?

  按《浙江省公墓管理办法》规定,骨灰公墓墓穴占地面积,单穴不得大于0.7平方米,双穴不得大于1平方米。

  在半山公墓,最小单穴墓有0.24平方米,符合标准。最宽敞的呢?负责人承认,超标了。

  安贤园号称浙江省最豪华、环境最好的陵园,不少都是精心设计的艺术墓,多为双穴,一般都在2平方米以上。

  钱江、龙居寺、南山公墓,一般墓穴都在1平方,算上绿化、过道等面积差不多有3平方。

  有殡葬业人士透露,杭州有很大部分的公墓墓穴面积都超标,特别是干部、名人。

  对此,杭州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处长章勇也承认“杭州墓穴面积超标的有不少”。

  记者发现,在一些公墓的空闲墓穴,墓碑没有刻字,只用标签贴着“售出”字样。工作人员介绍,这是被人提前购买的,称为“寿穴”,即老人还健在,提前占地的。

  可按照《浙江省殡葬管理条例》规定,公墓应当凭火化殡仪馆出具的火化证明出售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明确禁止出售寿穴,但为死者健在配偶留作合葬的寿穴除外。

  市民选购墓地

  乡村公益性墓地违规外销墓穴

  按照国务院1997年颁布实施的《殡葬管理条例》,墓地分为经营性墓地和公益性墓地。

  在《浙江省公墓管理办法》中规定,乡村公益性墓地是指在农村建立的、向当地村民提供的非营利性公共墓地。《浙江省殡葬管理条例》进一步规定,乡村公益性墓地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

  近日,浙江省物价局、浙江省民政厅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公共墓地价格管理的通知》,规定乡村公益性墓地是指经民政主管部门按规定权限依法批准在农村建立的、向当地村民提供的非营利性公共墓地。

  丁桥的元宝山陵园,属于乡村公益性墓地,十几年前就初具规模。

  工作人员介绍,陵园是所在村建造的,有1万多个墓穴,目前早已售罄。

  在一本写满密密麻麻名字的本子上,记者看到不少市民都预订了。

  工作人员称,卖墓地和卖房子差不多,也要等开盘的。最好能提前预订,交1/3左右定金。

  据悉,每块墓地从3000元到2万元不等。3000元的是生态葬,不到0.5平方米的花岗岩,旁边种棵树,没有墓碑。2万元的豪华不少,双穴,占地2平方米,有刻字墓碑。这与经营性公墓的价格相差无几。

  工作人员偷偷说,如果认识村干部,不但能通过关系打折,还能选个位置好点的。

  有村民透露,陵园每年对外出售墓穴的收入,村民们都是有分红的。

  记者调查了解,除元宝山陵园外,西湖区有不少乡村公益性墓地也存在对外违规销售墓穴的情况。

  据悉,在杭州全市范围内,大约有上千家类似的乡村公益性墓地。

  对此,一些经营性公墓颇有微词。

  某公墓负责人说,这些公益性墓地不用交税,土地审批存在很多问题,服务也跟不上,如果对外违规出售墓穴,势必损害经营性公墓的利益。

  安贤园里的“别墅型”公墓

  墓地价格堪比房价 有人说“死不起”

  清明期间,到陵园除了祭祀的孝子贤孙外,还有就是询问墓价的人,为自家老人预定风水宝穴。

  各大公墓都推出了优惠价,但折后价格还是令人咋舌。

  半山公墓,最便宜的树葬要980元,随后就是3600多元、 6000多元、8000多元、11000多元,往上递增。最贵的是29800元的亭子墓,墓碑上方有个遮风挡雨的顶子。

  南山公墓,墓穴基本告罄,只有少量供给劳模、烈士、老红军。工作人员说,最低7000多、最高3万。

  龙居寺公墓,价格最低的花坛葬和树葬,只要1980元,但推出10多年,一直卖得不好,每年只能卖出两三百个。最贵的有4万多。

  华侨陵园,高档的有10多万,加上绿化、道路等面积有五六个平方。

  西湖区某大型陵园,最贵的墓地8万多,但“数量不多”,大部分高价墓介于5万至8万之间。这个档次的墓地,约占2平方米,算上草坪、祭扫道路,差不多三四个平方。

  而余杭区一家大型陵园表示,像上海浦东一带,10多万元的墓地很普遍。在杭州,所谓的高端墓地,根本没法和那边比。“以前卖出过10万元以上的墓地。但是数量非常少,还是定做的。”陵园工作人员表示,近几年,只接待了寥寥几个定做10万元以上墓地的客户。

  据记者了解,这些位于郊区的公墓,土地征用比较早,有些在十几年前就买了下来,有的是集体土地,每平方米高的上千元,低的仅400多元。而摇身一变,价格竟然相差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对此,余杭某大型陵园的陈姓负责人解释,陵园在设施、环境、服务方面都投入了巨资。同时,墓穴可以按照家属的个性化要求可以定制,选择进口材料,进行艺术化设计,价格就会高一点。

  半山公墓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29800元的墓穴为例,上等的花岗岩石材费及加工费占了1/3,土地费、人工费、管理费等占了1/3多,真正的利润只有1/3不到。

  在最敏感的土地费用上,负责人解释,以100亩土地为例,扣除停车场和办公楼,墓区就只剩下60亩左右。60亩里还有大量绿化用地、道路等公用面积,扣除后就剩下30亩左右。1平方米的墓穴需要其他的2个多平方为其服务。

  生态墓

  谈及墓穴价格,大部分公墓负责人都会拿墓穴与房产比较,“盖房子,一块土地上面可以盖几十层,而一块墓地就只能盖一层,算下来,墓穴单价要远远低于房产价格”。

  目前杭州市区共有三家民营资本参与投资的陵园,分别是钱江陵园、安贤园以及华侨陵园。其中,钱江陵园一期300亩,华侨陵园200亩,安贤园则有1000多亩。目前,已经进入盈利阶段。

  但记者联系陵园背后的注资企业,负责人均不愿意透露具体内容,有的称已经撤资,只是挂个公司名字。

  不少市民担心,民营资本注入后,会加剧公墓的市场化程度,如果有关部门不加预判或者规范,很可能会导致无序竞争,重蹈杭州楼市覆辙。

  杭州市殡葬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景莲说,杭州墓地的价格,在全省和全国都属于中等价位,杭州人的墓地消费观还是很理性的,属于合情合理消费,与杭州休闲旅游的城市氛围吻合。

  条例滞后、多头执法 民政部门有点无奈

  前几年,杭州市政府曾下发《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公墓公益性墓地等殡葬设施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清理整顿非法建设、出手寿坟以及超面积墓穴的公墓、公益性墓地、生态墓地,以及非法从事经营活动的乡村公益性墓地等。

  但几年过去,为何乱象依然?

  杭州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处长章勇无奈表示,《浙江省公墓管理办法》的墓穴面积到底是指存放骨灰盒的面积还是整个墓地包括墓碑以及装饰的面积,办法并没有明确指出。不少公墓就和民政部门玩起数字游戏,让查处存在难度。

  条例的滞后、规定的不细致,让限定墓地面积的规定难以真正落实。

  对于公益性墓地对外销售情况,章勇说,这种现象以前蛮多的,现在已经很少了。

  杭州市新批的公益性墓地都要经过民政、农业、土地等部门审批,每年都需接受有关部门审查。有些墓地存在时间比较久,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因此要进行整改或处理,会比较困难。

  对违规公墓的处罚,章勇认为也有难度,查处要有人举报,本部门执法手段有限,还需要土地、林业、农业、物价等部门协调配合。

  特别是公益性墓地一般都涉及当地村委利益,关系都很微妙。因此,民政部门多次对违规墓地进行查处,但效果并不理想。

  关于墓地价格,杭州市物价局表示,公墓分为政府定价墓和估价墓。定价墓就是由政府限定价格,估价墓就是买卖双方协商产生的价格,属于个性化的产品。对于动辄上万的墓地,物价局经过核实表示,这些墓穴均是估价墓。

  已经提早被预订的墓地

  杭州市物价局曾在九十年代对公墓价格作出限定,均在每平方米3000元以下,这个定价一直延续到现在。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这个政策已经不能满足殡葬业发展需要和规范化管理。

  在今年3月26日,浙江省物价局、浙江省民政厅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公共墓地价格管理的通知》,明确了公共墓地由政府定价。

  公共墓地的使用价格,主要包括成本、税金和预留维护经费提取率三类。预留维护经费提取率具体是多少,由价格主管部门定。价格主管部门可对不同建设标准、不同地理位置的乡村公益性墓地、具有公益性质的公墓分档制定使用价格。需要设个性化公墓的,其个性化公墓的比例、作价办法和管理方式,由各市民政主管部门会同价格主管部门规定。

  目前,针对此通知的实施细则方案还在斟酌中。

  记者还从民政部门了解到,为引导老百姓观念的改变,浙江省正在酝酿包括给予选择生态葬的家庭补助在内的多项措施。

  杭州市自今年起还推出了“双两千工程”政策,即主城区各公墓陵园,将在3年内共同推出2000个、定价为2000元的生态墓。

  “我们鼓励老百姓厚养薄葬,同时政府也将完善生态葬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章勇说,自2003年起,杭州率先在家族观和厚葬观较重的农村地区推行了生态墓地,目前生态葬的入葬率已提高到了80%。

  墓地“乱象” 乱中有因

  墓地“乱象”为何屡禁不止呢?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副教授何镇飚认为,政策制定者应该认识到墓地是优质资源、稀缺资源,土地的优劣程度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客观存在的,应该尊重市场调节的能力。

  消费者想买到朝向好、规格大的墓地,不仅是经济规律决定的,也是我国文化风俗决定的。政策的制定没有照顾到市场经济规律和风俗,落实监管就成了难事。

  何镇飚认为,在全国耕地面积少的大背景下,公墓规格规定是完全合理。人们追求墓地的好朝向、好看相不是陋习,但一味攀比墓地程度就是陋习了。人们应该在法律和情感允许的范围内,合理控制墓地面积,珍稀社会资源。

  何镇飚觉得,政府部门的难作为并不等于不作为。公益与市场之间有明显界限,政策法规的制定应该考虑到这两方面的差别。对公益性墓地的审批可以按需申报,不要一次批那么多土地,并对公益性墓地收税,防止稀缺资源流失。同时,民政部门要明确处罚对象,规范殡葬业秩序管理。

  一位从事多年殡葬业的人士指出,经营性公墓土地通过招拍挂取得,如今土地审批越来越严格,导致公墓稀缺,价格也就“物以稀为贵”。因此,要增加土地有效供给,缩减墓穴占地面积。

  同时,消费者的殡葬观念也亟需改变,不要盲目地攀比。可以通过推动葬式的多样化来实现,如树葬、花坛葬、草坪葬、壁葬和海葬。

  目前,国家在殡葬管理费用方面仍存有空白,《殡葬管理条例》等法律条文都已经非常落后。

  墓地不能完全引用市场规律,国家必须要从人性化和尊重传统的角度,出台一部明确权责的殡葬法,对这些问题进行明确规定。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