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人墓"禁而不止 "天堂苏州"变"墓地天堂"
新浪乐居讯(编辑 禹小昕)清明节将至,本站走访了苏州周边墓地,了解到兴建“活人墓”的现象逐年增加,仍屡禁不止。
从苏州市民政局了解到,在苏州市民政局登记的经营性公墓(墓区)29处,占地面积为二千多亩,已经使用了一千六百多亩,还不包括未登记的散落在各处的小公墓。而未登记的属于公益性质的墓地。
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苏州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市民仍持有“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骨灰墓葬作为最佳选择。苏州民间有“买好墓地,活人添寿”的说法,兴建“活人墓”的现象逐年增加。
04年苏州颁令禁造活人墓 如今仍可操作
早在2004年,苏州市政府就颁布禁令,严禁建造活人墓。而本站工作人员调查发现, “活人墓”时至今日仍未被彻底禁绝,个别墓区仍以各种形式在进行暗箱操作。
本站走访凤凰山和七子山等公墓时,发现对于购墓的资格的要求还是严格,对于不满够墓资格不会出售墓地。凤凰山公墓的相关负责人说:“政府从04年就开始严禁禁止建造‘活人墓’,但工作中难免会有人‘钻空子’,这也是我们工作审查中的重点工作。”
在苏州高新区的皇冠山公墓,本站致电其售墓处。问起购墓资格时对方坚决的说,“没有死亡证明和病危通知书是不可以买墓地的。”
但在本站联系到皇冠山公墓部销售部负责人严先生时,对方说:“如果你手续不全的话,还是可以‘操作’一下的,全部都是正常手续。没有什么后顾之忧的。而且你在苏州全市范围内看上的墓地,我都可以帮你办理的。”
在另一家公墓,本站工作人员佯称家中的老人尚不满70岁,还没有取得高龄证,询问是否可以购买寿墓,得到的回答是“也可以操作”。
所谓的“操作”是指:以高龄证或者病危通知书为凭购买,此外,公墓方面还加了一道“保险”——“活人墓”造好了暂时不立墓碑,“这样就谁也看不出来了。”
苏州市殡葬管理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苏州的经营性公墓绝大多数能够自觉执行《苏州市公墓管理办法》的规定,但确有小部分公墓经营者受利益驱使搞“暗箱操作”,对此民政部门将加强督查,一旦接到举报将严格查处,此前苏州已有拆除‘活人墓’的先例,一切后果由公墓方面负责。该负责人认为,杜绝‘活人墓’现象,除了政府强化监管外,还需要公墓行业的严格自律,更需要广大市民树立‘厚养薄葬’的殡葬观念。”
购买“活人墓”不乏投资行为 利益是最大驱动力
苏州每年将有四万多人死亡,加上上海、南京、无锡等周边城市的居民纷纷到苏州订墓,尤其是上海市民选择的墓地大多集中在苏州。目前苏州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公墓土地存量普遍不足,公墓用地十分紧张。
一家公墓的负责人说,从2008年至今,有些墓地的价格已上涨了近千元,这可能会吸引一些人买“活人墓”倒卖。据这名负责人讲,市场上最初转卖墓地的市民并不是一开始就算计好要倒卖墓地,而是因为当初购买的墓地位置不合适,或者老人回乡等原因需要脱手。但在转让过程中,市民会发现,自己竟然在无意中做了一次资产保值升值的投资行为,这样的经历必然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
据业内人士介绍,近年苏州市墓地价格一直呈上涨趋势,“这个价格走势也是推动‘活人墓’出现的原因之一,所以‘活人墓’的出现也不排除投资心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陵园负责人推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