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抄袭风愈演愈烈 家具企业维权何时不再难?
在外观设计方面,企业之间相互抄袭在行业内已成秘而不宣的潜规则。鲁力 摄
此外,企业要想为自己的产品获得保护,前提是该产品已经申请过外观专利。“如果你的产品没有申请专利,那么被别人仿造,也没办法维权,现在还是有不少企业不太重视申请专利,总觉得太麻烦。”专家表示。
据记者了解,在申请专利保护方面,企业主一直反应冷淡,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专利维权过程中面临诸多不便。在采访中,不少家具企业表示,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成本太高,在操作上并不现实。
“你为了一款产品和别人打场官司,前后至少要花一年时间,而你的产品生命周期只有半年,等官司赢了,你的产品也已经过时了。”左右沙发负责人洪晓山说。由于家具专利官司胜诉赔偿金额相对不高、时间跨度较长等原因,一些家具企业面对专利侵权时,宁愿选择私下和解。也正因为维权成本太高,在家具行业中普遍流传着“饿死不要饭,屈死不告官”的说法。
企业维权:“法律诉讼+产品升级”
“如果因为维权成本太高,就主动放弃权利,那只会使市场环境进一步恶化,也不利于激发企业创新动力,”洪晓山说,由于家居市场不断扩大,随之出现各类山寨企业,几乎已是防不胜防,他所在的公司创办至今,已有26年时间,也曾遭遇过不少侵权事件,公司正视这一现实,并一直在捍卫自己的权利。
左右沙发对于侵权事件采取了两种策略,一是加快申请各项专利,对违法企业给予毫不留情的打击;二是继续产品的转型升级,走创新发展之路。据介绍,26年来,左右沙发一直保持学习和创新的习惯,平均每两年要送一批员工到国外学习考查。同时还经常邀请国外专家来左右沙发指导和交流。
“这两种策略是同时使用的,业内有的人嫌太麻烦,不愿意走法律途径,我认为这样不好。”洪晓山说,尽管有时通过法律维权比较滞后,但它对于违法行为却是一种震慑,也维护了知识创新者的尊严。
专门研究企业知识产权法的东元(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朱春立认为,“一个具有长远眼光的企业家,须重视完善公司的风险内控。在经营班子中,应当有健全的法务部门,不能等到要打官司了才做准备。”他建议,企业须时刻保持维权意识,在商标、外观等方面及时申请专利,切忌因小失大。“申请一个商标可能就1000多块钱,但是挨上官司可能会把你折磨掉一层皮。”
专家还表示,申请专利要及时,越早行动对自己越有利。发生于2009年的“斯帝罗兰诉左右沙发外观侵权案”,是一个典型案例。2009年,顺德斯帝罗兰公司法人代表周子鹏,在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后不久便发现,深圳市左右家私有限公司在市场上发售疑似侵权的产品。
左右沙发因此吃了官司,被索赔30万元。对于此事,洪晓山解释称,“其实两家企业都是模仿国外的,左右沙发当时也获得了专利,只不过拿到专利的时间比斯帝罗兰要晚一些,并且两款产品的风格也不一样。”
据业内专家介绍,企业维权的方式还有很多种,通过法律诉讼比较常规,同时企业还可以借助行业协会来维权。深圳家具行业协会会长黄伟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企业存在侵权嫌疑,调查属实的话,协会会对该企业实行通报,这样一来,大的卖场就都会不让他进驻,这样的企业很快就在行业里做不下去了。”
“通过法律或者协会力量维权,只是应急举措,企业只有自己做大做强,才能永远不怕被赶超。”深圳一名家具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大多数企业,在保持领先方面更多地选择“变被动为主动”,即通过不断地创新,引领行业发展。“无论别人如何抄袭模仿,创新者始终领先他们一步,只要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模仿者永远超越不了你,不要因为被别人抄袭模仿而放弃创新,害怕创新。”记者 邓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