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又风行 低碳建筑尚缺失指标性规范

提要:可持续建筑、绿色建筑、低碳建筑建筑领域的概念性话题总有百般花样。"第一要建立标准体系,就是什么样的建筑应该属于低碳建筑,这样的标准制订以后,才能够使得低碳建筑发展走上规范性的轨道。

  可持续建筑、绿色建筑、低碳建筑建筑领域的概念性话题总有百般花样。当然,所谓"存在即合理"之下的逻辑,我们也确实看见了上述概念之产生的必然以及实践的必然。

  然而窘迫的是,从概念中产生的上述种种,至如今,仍过多地停留于概念阶段。低碳建筑,是继生态建筑、绿色建筑之后的又一主张。但是,就实际操作层面而言,除去既有的关于绿色建筑规范之外,在低碳建筑一事上,尚无一套系统且清晰的指标性规范,也因此,在实际的生活里,一切都变成了"低碳",一切却都又不低碳了。

  因此,业内人士开始呼吁,建立低碳建筑标准,迫在当下!

  两会,低碳又风行

  日前,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曹鸿鸣透露,今年的提案内容主要是建议大力推广低碳建筑。其中,曹鸿鸣建议,应当尽快建立适合实际的低碳建筑标准与规范。

  "低碳经济是我们国家一个发展方向,因为低碳排放中,建筑所占的比例非常大,我们国家现在对低碳建筑应该说应用得还比较少,主要是我们还没有制订一个标准,国家也没有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对于提出该建议的初衷,曹鸿鸣表示,在正视低碳发展的必要性的同时,我国在低碳尤其是低碳建筑方面,仍缺失一系列系统且清晰的标准。

  "第一要建立标准体系,就是什么样的建筑应该属于低碳建筑,这样的标准制订以后,才能够使得低碳建筑发展走上规范性的轨道。第二政府要采取一些鼓励、激励的政策,政府要加强引导,出台政策。第三要加强宣传,使得广大消费者能够认识到低碳建筑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新技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曹鸿鸣表示当前我国发展低碳建筑,必须首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便是加强政策的强制性与引导性作用。

  据曹鸿鸣透露,其提案中倡导建立低碳建筑技术体系。据了解,这些内容包括了将低碳设计作为发展低碳建筑关键的第一步;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与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环节相衔接,实现新能源综合利用和建筑本体设计一体化;提高新建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注重房地产全寿命周期成本,实现建造成本、运营成本、维护成本及环境成本之间的综合平衡;制定低碳建筑标准,对建筑进行节能评级与认证,认证标准要体现差异性、可持续性及可操作性等。

  此外,曹鸿鸣还建议,房屋与国土资源部门、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对低碳建筑开发企业进行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低碳信贷产品、设立碳基金等鼓励措施。对低碳房地产购买者提供抵押贷款、减税或补贴等优惠政策;对采用节能、环保、绿色、生态、低碳等住宅产业化开发建设的项目,应当优先保证土地供应,给予适当的土地优惠政策。

  同时,曹鸿鸣提议,政府应积极推动企业实施建筑产业化,使建筑材料生产与建造、建筑使用期间能耗、建筑维护与更新、建筑拆除和重新利用4个方面的碳排放大大降低。整合建筑产业化的施工工艺操作标准,特别是节能、环保设施与结构施工的衔接和连接,提高施工技术的机械化程度,减少现场的能源消耗指标,节省劳力水电、减少污水排放和固体废弃物、减低噪音、减少施工工艺,强化施工安全措施和现场文明施工程度,提高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

关键词:低碳  建筑本体  碳排放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