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业务萎缩 沿海家园寄望品牌输出
观点地产网 见习编辑 彭飞近日,沿海家园宣称,将正式启动房地产开发运营服务工作,对外输出沿海集团的房地产开发与运营资源。
沿海家园相关负责人介绍称,这种方式概括起来就是进行品牌输出,具体表现为:公司将通过对房地产开发价值链各环节的整合,形成价值链管理体系,并与金融机构、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上下游企业等进行相关合作,同时复制旗下的三大地产品牌,包括丽水系列、赛洛城系列、国际中心系列。
品牌输出之因
一直以来,沿海家园都将自己标榜为未来健康住宅细分市场的领先者,或许正是有这份超乎寻常的自信,沿海家园才有了进行品牌输出的想法。
据沿海家园相关人士介绍,此次将集团的品牌推广出去,一方面是可以与同行进行交流,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可以拓展集团的业务,由单纯的地产业务开发向综合地产运营商进行转变,拓宽路子,寻找其他的项目发展方式。
他续称,今后沿海家园会加强在品牌输出方面的业务,目前已经就一些项目的合作、推广展开了洽谈,并对这一板块的业务抱有期望。
不过,相比沿海家园自身的乐观和自信,市场分析人士和一些业内专家还是提出了很多质疑。
有分析就指出,目前房企在品牌输出业务方面取得成功的例子不多,这方面的运营模式和市场环境也不是很成熟,再加上沿海家园的品牌知名度比较低,运营规模也较小,很难得到市场的认可。
一位接近沿海家园的业内人士也提到,由于沿海近年来在地产业务方面的发展缓慢,导致公司整体运营能力下降,资金也比较紧张,并且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沿海家园曾和一些相关机构就项目出售、股权转让进行商谈,想借此回笼资金,在这种情况下,沿海家园可以说是没有能力去做品牌输出的。
该人士还指出,以目前沿海家园的实际情况,真正该考虑的是如何做好地产业务方面的销售,如果想依靠其所谓的品牌输出去拓展业务,这是不现实的。
另一业内人士亦表示,品牌输出对公司的管理、经营能力和人才储备是有很高要求的,这方面做得较好的就是一直坚持“商业代建”输出管理和品牌的绿城,但目前为止,绿城也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就,而沿海家园相比绿城而言,差距是明显的。
他还透露,目前沿海家园内部管理很混乱,存在高管职权分工不明确的情况;另外,其品牌部也已解散,原先的职工有些调整去销售部门,有些则直接离职。
对于这一说法,沿海家园方面未作回应。
不过,据公开资料显示,从2010年开始,包括沿海家园董事总经理吴欣、集团副总裁成实、以及集团执行总裁韦桂清等多位高层管理人员已先后离职。
此外,还有一种看法认为,沿海家园提出品牌输出,与其近两年来在地产业务方面的销售乏力有关,而这可能是迫使沿海家园转型品牌输出的最重要原因。
地产业务下滑
作为一家97年就在香港上市的老牌房企,如今的沿海家园似乎快逐渐被人遗忘,由于近两年业绩表现不佳,沿海家园一直不为市场及评级机构所看好。
今年2月20日,标普曾宣布,将沿海家园的长期企业信用评级由“B-”下调至“CCC+”,展望负面;同时,将沿海家园的大中华区信用体系评级由“cnB-”下调至“cnCCC+”。
此次评级下调后,沿海家园已成为了标普对中国所有内房企评级中最差之一。
究其原因,主要是沿海家园所面临的资金紧张和债务缠身的双重压力,不但现金流趋紧,而且债务负担较重。
据沿海家园去年11月底发布的中期业绩显示,期内其现金由前年同期的25.03亿港元减少至17.22亿港元,但是净借款额已达到47.56亿港元,其资产负债率已由此前的86%升至120%。
同时,标普在稍早前的一份报告中提到,沿海家园52亿元人民币总负债中的约82%将在今年到期。
另外,沿海家园目前可售项目少,开发经营能力不佳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据沿海家园官网显示,目前在售的项目仅包括北京沿海赛洛城、上海沿海丽墅、武汉沿海赛洛城、沈阳沿海赛洛城、东莞沿海·丽水佳园、鞍山智慧新城6个项目,且这些项目多为后期推盘,并非新开盘项目。
相关人士就提到,沿海家园的项目大多在受限购区域,同时每个城市均只拥有一或两个项目,且其应对政策的调整不够灵活,这会导致销售回款速度的降低,北京和武汉的项目销售情况就很不好。
此外,沿海家园的项目均以中高端为主,定价颇高,同时产品以双拼房居多,这种产品在限购条件下,其市场容量有限,对购买者的要求也很高。
该人士还称,沿海家园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去存货,加快资金回笼以缓解债务压力,品牌输出并非其强项,亦无优势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