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建筑设计院谋求创新发展
最有智慧的建筑,是让石头、钢筋、瓦片会讲故事。在今天的津城,这样的建筑越来越多——
一滴晶莹剔透的水珠,浮现在碧草翠湖之间。2008年,天津奥体中心以独特的气质彰显出绿色、科技、现代化体育场馆的魅力。
梅江会展中心,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鹏,张开双翼、拥抱蓝天,在2010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它的亮相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海河两岸夜景灯光,为夜幕下的中心城区披上了新装,前来参观的中外游客不禁痴迷于这满河的精彩……
意式风情区、津湾广场、天津数字电视大厦、中华剧院、中新天津生态城,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地标因为一个共同的名字——天津市建筑设计院而有了生命和灵魂。
这支有着近60年历史的名牌设计团队,设计作品遍布津沽大地、矗立大江南北。近5年来,先后有10项设计获得国家优秀设计奖,近230项工程设计、科研和标准设计获得国家住建部和天津市奖项。在每个历史时期,它以自己的方式记载着城市的历史,彰显着这个城市的经济、文化、生活以及人们恰巧想要知道的种种细节。
一
对于设计师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伴随着本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天津市建筑设计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通过推进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发展活力,该院营业收入连续5年以30%的速度增长。2010年,全院共完成设计项目191个,子项1093个,收入总额达到8.58亿元,其中,设计产值5.57亿元,一线设计人员年均产值超过67万元,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对于设计师来说,这也是一个最具竞争的时代。
经济的快速崛起,特别是城市发展对各类高端建筑项目的需求增多,本市逐渐成为中外设计机构角逐的主战场。据统计,2009年,本市各类民用建筑设计单位总计200家。到2010年,这一数字就突破了300家,新增的100家几乎都是国内外的“大牌”。
如何守住自己的阵地,并在火药味渐浓的市场拼争中杀出一片新天地?天津市建筑设计院院长、总建筑师刘军说,在与国内外大牌设计企业的较量中,天津建院在某些专业领域还存在着一定的缺失,这往往是参与高端项目竞标的不利因素。
因此,在注重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同时,还着力加强创新机制,借助外脑,充分利用优势社会资源,整合建筑设计及相关各领域有专长的公司,与其进行技术合作经营,形成集团作战的强大合力,打造“设计界的航母”,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体化、全过程的产业化服务。建院先后与美国、新加坡、加拿大以及国内12家设计公司组建了联合设计公司,涉及领域包括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环境设计、灯光照明等10余个专业,并采取股份制合作模式来激发合作团队的积极性。目前,与建院合作的技术团队不断递增,专业已涉及消防、幕墙以及商业策划等诸多领域。
筑土国际是一家来自新加坡、专门从事城市设计的公司,从2003年开始与建院合作,并与建院组建成立了筑土建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高标准、高水平完成了时代奥城、王兰庄商贸城、天拖地区改造等50余个重大项目的设计。公司负责人陈璞坦言,如果没有与建院合作,筑土不会有这么多机会,也不可能这么快进入天津主流设计市场,8年前筑土进入天津时只有4个人,现在已发展到90余人,不论是项目品质还是品牌知名度都有了大幅提升。
与原本的竞争对手合作,不怕养虎为患吗?实践证明,天津市建筑设计院与行业中一流的专业设计公司联合,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建院自身综合技术优势的提升,还进一步提高了建院设计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与联合经营团队形成了优势互补的效应,实现了双赢。
据介绍,12家国内外设计公司通过与建院联合,参与了本市146项高端项目的设计工作,年收入达到4000多万元;建院在合作中同样收获颇丰,12家团队的加盟不仅延长了建院的产业链,而且使其设计领域更加宽泛,技术更加精湛,有效地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据不完全统计,联合设计团队为建院增加产值1.5亿元。
二
在竞争中联合,在联合中提升。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对外积极建立联合设计团队、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对内,也掀起了机制体制创新的革命。
“设计师工作室”是很多大型设计院热衷的生产组织方式,这对于激发设计师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建院强烈地意识到,以“设计所”为单位的“工作室制”各自为政,独立作战,很容易将强有力的整体资源化整为零,削弱整体技术实力,不利于城市建设项目的多元化需求。因此,面对愈加高标准的不同社会需求,建院开始打造“和”文化,改变以原设计所为核心的生产组织模式,打破界限,着手搭建以项目总监为负责人的项目平台,让最合适的人做最合适的事。也就是,在承接重点项目时,在全院抽调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工程师组成最优化的创作团队和技术力量,形成以项目为核心,新的生产单位对项目负责、对作品负责、对全院的核心竞争力负责。
10万平方米的天宾商务中心、50万平方米的滨海文化商务中心工程、津湾广场等一批市级重点工程的设计,都是实施项目总监负责,各团队无缝对接的杰作。在重大项目面前,建院打破原有生产单元,完成了一个所、一个工作室完成不了的任务,实现了1+1>2的效果。
正在实施的保障房项目就是建院内部强强联合、共同打造完成的佳作。作为本市最大的民心工程,保障房的建设体现着市委、市政府执政为民的理念。天津市建筑设计院承担了全市三分之二保障房的设计,本着对百姓高度负责的态度,该院充分认识到图纸上的每一笔、每一画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干好了是“对”,干不好就是“罪”。为了出色完成设计任务,院内设计八所、九所、十所、机电一所和天泰分院的技术骨干联合起来成立项目团队,由院负责结构的总设计师挂帅,不同团队在一个平台上操作,做到技术、管理、人力配置最优化,坚决不向社会交付一平方米不合格的设计产品。
参与保障房设计的单位不止天津市建筑设计院一家,对于设计者来说,项目的技术难度并不高,关键是房型设计要更充分地体现以人为本。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超小户型如何做到功能完备,让百姓住得更方便舒适?如何最大限度体现空间的立体化、集成化、精细化和人性化?为了让百姓拥有标准统一的住房,建院牵头制定了《天津市保障房设计导则》,通过有关部门批准成为全市保障房建设的唯一行业标准。
三
建筑是凝固的音符,更有着温暖的表情。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医疗所设计援建的宁强天津医院、略阳天津中医院被当地百姓称为健康的“守护神”,成为陕西全省医院建设的典范。全新的设计理念,为患者提供最流畅、最短的就医交通线路,在当地开创了均匀式挂号、一医一患、医患分离、远程会诊等多种新型模式,优化的设计、精细的方案得到了院方、当地卫生部门和政府领导的高度赞赏。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医院就是一座方方正正的大楼,是一间间诊室的简单组合,但在建院设计师们的笔下,医疗建筑成了内涵最丰富、充满人情味、拥有最新理念的设计类别。心脏病人的房间应该什么样?老年人的病房不可缺少的设施是什么?治疗脑病的医院地面最好用什么材料?门是向里开还是向外开对病人最安全?一系列人们不曾关注的细节,是设计师们反复研究论证的重点。几年来,建院医疗所的设计师们体会深刻,与一般建筑不同,医疗建筑的设计不仅需要设计师有独到的审美和专业技术,更需要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富有爱心。因此,他们设计的作品是建筑艺术的感性与医疗科学的理性的完美统一。看到设计师们的作品,很多医院的院长不禁感慨万千:“你们虽然不是医生,但你们对医院的功能、设施、医患的需求比我们医务人员还要熟悉、还要精细,你们真不愧是这个领域的专家。”
秉承着专业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态度,建院医疗所完成了人民医院、海河医院、中医一附院、中心妇产医院、环湖医院、儿童医院、传染病医院等大型医疗建筑的设计,全部作品占全市医院总量的90%。此外,医疗所还走出了本市,业务范围遍及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四
未来的建筑什么样?
来自2010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一项数据表明,建筑物的平均能耗已占人类所有能源消耗的40%,在全球能源日益紧张的形势下,发展绿色建筑甚至零碳建筑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当很多设计院把对未来的构想描绘在图纸上或停留在实验中时,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已经走在实践科学发展的道路上。
绿色建筑怎么建?建院先在自己身上“扎针灸”,大胆将新的理念、技术、工艺和材料运用到建筑设计中。2008年,在院内一块狭小局促的地块上建成一座6层高的科技档案楼,建筑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成为本市首栋达到国家二星级标准的绿色公共建筑。
走进这座档案楼,发现低碳、环保的理念已完全融入到建筑的每一个细节中。走廊的照明灯全部来自光伏太阳能发电,冬天洗手间的热水也由太阳能提供;取暖和制冷则采用能耗较低的地源热泵,墙面运用砂加气砌块保温材料,不仅具有传统墙体的基本功能,更有节能、轻质、防火、节省投资等多个特点。为增强室内的采光、通风效果,整个楼体还安装了机翼型外遮阳百叶窗,可根据太阳照射角度的变化,自动进行调节。雨水收集系统、屋顶绿化、减震消能支撑柱等也成为该建筑的亮点。通过在空调、供水、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及建筑物体等各部位设置传感器、探测装置和小型气象站,即时对建筑的各个系统运行情况及能耗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为技术人员对绿色生态技术的进一步研发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参考。
正是在实践中积累了绿色建筑的丰富经验,2009年,建院承担了国家级重点工程——中新天津生态城零碳建筑的设计。3000多平方米的生态城公屋展示中心本月即将落成,标志着我国对零碳建筑的研发由实验室走向应用,成为继韩国之后,世界上第二栋零碳建筑案例。
前瞻性战略,引领社会需求,建院迈出了成功的一步;绿色环保节能建筑,使建院在该领域走在了全国前列。天津市建筑设计院院长刘军说,在激烈的竞争中,天津建院将永远保持清醒,因为抢占先机不等于永远是业界的佼佼者。今年,该院出资选派了26名技术骨干到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学习,汲取国际上更先进的理念与最新的知识。他们坚信,有了人才,就一定能在绿色环保节能建筑设计、推广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