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维保市场陷入低价竞争

电梯安全,三分在本体质量,七分靠维护保养。然而,电梯维保市场却处于低价恶性竞争的漩涡中,存在日常维保缩水的问题。

  来源:北方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最近住宅楼里的电梯屡次出现故障,这让家住呼和浩特市长安金座的苏女士忧心忡忡:“每天都要上上下下,每次上电梯都胆战心惊,虽然相关部门检查说电梯处于检验有效期内,可我怎么都没法放心。”对电梯安全不放心的不只是苏女士,近一段时间北京、深圳等城市接连发生的电梯事故,让许多市民对公共场所和居民楼内的电梯担心起来。记者采访了解到,电梯安全,三分在本体质量,七分靠维护保养。然而,电梯维保市场却处于低价恶性竞争的漩涡中,存在日常维保缩水的问题。

  根据自治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的统计,目前,我区在用电梯总数已达到1·6万余部,并且每年还在高速增长。

  维保市场低价竞争 维保质量易缩水

  “电梯在运行中出现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产品质量、安装质量的问题,主要还是使用环节和维修保养环节的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不规范、违章操作、违规使用造成的。”自治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局长王磊介绍。

  据了解,我区有相关资质的正规电梯维保公司63家,按照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法则,维保质量好的公司应该占尽市场,而事实却不尽然。一些规模小、能力弱的维保公司还“坚挺”地存在着,并把其他公司拉进了低价竞争的漩涡。

  据了解,电梯完成安装投入使用后,物业公司应委托有资质的电梯维保单位对电梯进行维护保养。一台电梯一年的维保费用至少应在4000到5000元,然而在竞标时有的公司竟能报出3000元甚至是2000元的价格。

  一位业内人士说,低价的背后必然是降低服务水准。现在的人工工资每月都在2000左右,而一部电梯每年的维保费是2000元,那维保企业要想赢利只会打压缩维保成本的主意。不少物业公司从业主那里收取包括电梯维保费用在内的物业费后,为了赚取更多利润,便选择那些报价更低的电梯维保单位签署合同。对于这种低于正常价格的维保,质量打折双方都心知肚明,然而在利益面前,安全、责任都被抛在了脑后。

  维保市场主要靠行业自律 监管遇难题

  “要保障电梯的安全使用,使用单位、维护保养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是关键。”王磊介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外部力量推动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企业自身。电梯使用、维保单位应强化责任意识,时刻牢记"安全"二字。按规定,电梯什么时候做了保养,做了哪些项目保养、查出了什么问题,有没有解决等等这些信息都应记录在案。”

  面对电梯维保行业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区质监部门加大了对维保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除了每年对在用电梯进行强制性年检外,平时也会随机抽查维保记录。从7月份开始,针对北京地铁站电梯事故,各盟市又开展了电梯的专项检查工作,目前,呼和浩特市的12部存在安全隐患的电梯已被停止运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由有法定资质的专业公司负责,每15天至少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这就首先明确了电梯使用单位具有安全主体责任。《条例》还规定,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对其维护保养的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

  然而质监局特种设备监察人员也遇到了监管难题:国家虽然规定开展电梯生产、安装和维保必须先取得相应资质,从业人员必须有特种设备作业上岗证,对电梯的日常维保水平也提出了一些基本的要求,但没有固定标准。选择什么档次的服务,主要由电梯维保公司和电梯所有方的合同约定。现实中,低价维保合同又常常满足不了电梯安全运行的需求。

  对电梯维保行业的价格之争,王磊无奈地说,维保公司的收费属于市场行为,而且,维保费用也没有一个参考的标准,因此主要得靠行业协会进行行业自律,建议物价部门出台相关要求。

  质监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提醒:如遇到电梯内无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未张贴电梯安全注意事项的,市民可直接拨打质监部门举报投诉电话12365进行举报。

关键词:维保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