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将打造100个智慧养老院、1000个数字化社区养老服务场所
为推动本市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增供给、提效能、上水平,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发展改革委制订的《上海市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行动方案》,围绕健康、养老、育幼、文旅、体育、家政等服务业,提出26条任务措施。ITH康养家小编整理出与健康养老相关得内容,来看详情↓
一、全面提升社区生活服务便捷度
(一)补齐社区服务设施短板。落实本市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依据服务人口和服务半径,配置补齐养老服务设施、托育点、菜场、社区食堂、体育健身设施、微型消防站等服务设施。持续推进15分钟生活圈建设,到2025年底,全市率先建成一批示范性街镇,中心城基本完成基础保障类服务全覆盖;卫生、养老、文化、体育等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达到85%左右。
二、多渠道增加品质生活服务新供给
(二)优化健康服务供给。进一步增加康复医疗服务供给,到2025年,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康复中心全覆盖,争取每个区至少有一所康复医院或200床规模以上综合医院康复病区。
(三)促进家政服务提质扩容。推动家政服务业与养老、育幼、物业等服务业融合发展,增加养老护理、病床陪护、母婴护理等多样化、个性化服务。
三、创新打造智慧低碳生活服务新赛道?
(三)推进生活服务数字化转型。“十四五”期间,持续拓展智慧养老服务数字化场景,打造100个智慧养老院、1000个数字化社区养老服务场所。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探索优化诊疗服务项目和医保政策,积极引入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和产品。
四、积极构建全龄友好生活新生态
(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促进养老服务结构优化,到2025年,全市养老床位总数达到17.8万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达到1.5万张;深化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有条件的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低于常住人口每千人50平方米。
将无障碍和适老化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拓展老年人居室适老化改造覆盖范围,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优化康复辅具租赁服务,推进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到2025年,实现街镇(乡)全覆盖。大力发展银发经济,鼓励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增加多样化老年教育、旅游休闲、健康养生等服务供给。深入实施“数字伙伴计划”,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五、努力营造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良好环境
(五)稳步推进服务业开放。支持外商独资、中外合资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积极引入国际先进服务模式。
(六)强化服务设施建设运营保障。对社区补建“一老一小”等公共服务设施的,依法依规优先保障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容积率。
(七)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支持生活性服务业企业深化产教融合,联合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共同开发全市护理、康复、家政、育幼等生活性服务业领域的课程标准,共建共享实训基地,持续扩大相关领域在校生规模。
(八)推动服务数据开放共享。在保障数据安全和保护个人隐私前提下,分领域制订生活服务数据开放目录清单,依托大数据资源平台,稳步推进旅游、体育、家政、养老、健康等领域公共数据向社会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