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钧:种植屋面的多重使命——谈屋顶开辟农田的实践与意义
李伯钧:种植屋面的多重使命——谈屋顶开辟农田的实践与意义丨种植屋面助力碳中和建议系列报道之四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高级农艺师李伯钧就全国人大代表洪杰“关于推进种植屋面助力碳中和”的建议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他指出,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快速发展,耕地面积减少已成为无法回避的事实。为保证国人食物需求安全,国家提出保护18亿亩耕地保粮食自给的“红线”—生命线。因而在工业化与城市化推进过程中提出了“占补平衡”的强制措施,建筑占用的耕地需开垦出同样的土地面积来补充,但是,大量购入土地指标的地区农田面积仍然受到压缩,粮食安全受到威胁,因此,如何在建房的同时开展屋顶造地,以实现就地占补平衡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李伯钧
从1993年起,我们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就与丽水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开展了屋顶造地农业利用及以屋顶农业为载体的区域微循环系统研究。并率先从建筑设计、屋顶造地构件与方式、基质种类与配比、农作物筛选与栽培、灌溉方式及屋顶设施农业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实践,与此同时,通过农田功能在建筑区域建立修复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 “循环农业” 生物链系统,形成屋顶种植、养殖——餐饮剩余物及农业副产品经无害化处理后喂猪——猪粪尿及生物质垃圾进沼气池——沼液、沼渣经无害化处理后做屋顶农场的灌溉水与肥料——农、畜产品为人类食物。实现了污废零排放。现已在浙江省内外建立了26个包括农居、工厂、产业园、市场、学校等不同用途、不同屋顶、不同利用方式的屋顶农业示范基地,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效益的试点工程,实现屋顶造地8万多㎡,并主编完成了《农用种植屋顶建筑构造》(已由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案例1:浙江绍兴某农村民居2004年建房时开辟屋顶农田110㎡,基本解决了一家三口全年1/3的口粮问题
案例2:南京钟山创意产业有限公司近10000㎡的屋顶农场(屋顶菜园),2013年建成,目前承担着园区1000余名职工的蔬菜供应
案例3:浙江彭公竹子品市场屋顶果园,于2011年建成,总面积达20000余㎡
案例4:1993年建成的浙江永康第三中学教学楼屋顶绿化约1000㎡,排水层10㎝砾石(后期改为蓄水层)+20㎝种植土,28年来历经台风无数,目前最大的香樟树胸径30㎝,地径40㎝以上,屋面未出现任何防水渗漏问题(对照无绿化种植的教学楼裸露屋面,已至少翻修过3次防水层)(见下图)。
屋顶农业种植作为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种植屋面类型,是通过屋顶复垦农业利用,使建筑占地与耕地保护二者矛盾基本解决,破解土地对建筑制约难题。发挥优势作用的,其优势正如洪杰代表在人大代表建议中所建议的那样,实现最大限度的碳汇平衡,达到异曲同工的目的。1)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屋顶农田的土地复垦率可到达建筑占地的88%-136%(包括多层阳台、露台开辟农地面积),城建后的农业利用面积不降反升,耕地资源得到保护。2)可充分利用生活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对于生活垃圾分类、分级采用梯级利用,互为资源。餐饮剩余物、农业副产品做动物饲料;人、畜粪便与农作物残存茎叶及绿化垃圾等是沼气池原料。完成营养元素有序地在生物圈内部循环,在循环过程中能量也得到充分传递再利用,生产出肉禽蛋奶等农产品,再次进入人类生命体。3)可清洁或改善生活环境:居住区生活垃圾,包括绿化废弃物、人畜排泄物、废水等通过沼气化途经转化,成为屋顶农业、地面绿化的水源、肥源。生活废弃物在源头就地消纳。4)可保障供给提高防灾能力:屋顶农业是居民生活区实实在在的城市菜篮子工程,人均10㎡屋顶菜园可基本实现蔬菜自给;人均30㎡屋顶农田可基本维持生命的最低能量需求。因此,一旦出现严重自然灾害或或战争,有可能导致短期粮食危机,可利用屋顶预种备荒作物或种植速生蔬菜自救。
因此,我非常赞同洪杰代表的建议,我认为今后的种植屋面发展将是全方位,需要多渠道的开展和多部门的支持,屋顶农业的发展与创新,应以人为本,从“生产、生活、生态”的角度精心设计,以屋顶农业为载体,达到区域资源最大化合理利用和生活废弃物零排放。需要农业、建筑、国土、环保等多部门的联合支持,同时应组织由国土、建设、建筑、消防、人防、能源、环保、绿化、农业、工商、民政等部门参与的实施团队,还需要给予常规地面农业和屋顶绿化类似的各种优惠政策与补贴等等。才能彻底克服现代城市“综合病症”,建设超前功能的美丽城市,创造美好家园。
李伯钧简介: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高级农艺师,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屋顶绿化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老科协理事、副秘书长、园艺学组组长;从事屋顶农业、以屋顶农业为载体的循环农业、未来城市可持续性探索登方面的研究,开辟了建筑与农业结合的屋顶造地农业利用和以屋顶农业为载体的微循环农业生物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