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到2023年,人工智能产业挺进全国第一方阵
(来源:合肥日报)
到2023年,工智能产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一方阵。记者昨天从市科技局获悉,《合肥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2020-2023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近日出台。
《实施方案》明确了四个方面具体目标,包括前沿理论和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在人工智能领域每年形成重大科技成果2项以上,授权发明专利50项以上;优势领域应用示范形成特色,每年形成1~2个深度应用场景和高水平的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创新企业培育取得明显成效,每年培育形成1~2家人工智能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以及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智能生态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建设4个以上应用示范园区和特色小镇,建成5~8个人工智能创新平台,每年举办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会议或赛事,政策试验和社会实验有成效。
《实施方案》还提出五个方面重点任务,具体为强化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围绕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前瞻性布局,聚焦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等新一代人工智能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并重点突破。聚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依托高校院所和国家级创新平台等,加快重大科技成果创新应用,在智能语音、智能视觉、认知智能、大数据智能、智能芯片、智能物联等领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打造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发挥我市智能语音、机器人等领域优势,在智能制造、教育、大健康、公共安全、社会治理、特色区域等领域,推进建设一批人工智能示范应用标杆。强化人工智能企业培育,促进人工智能与我市优势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企业,为打造“耳聪目明,心灵手巧,知行合一”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奠定坚实基础。健全人工智能生态体系,包含培养和引进人工智能人才、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建设完善智能化基础设施体系、开展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加强人工智能科技合作等。
《实施方案》明确,成立合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强化任务分工和年度工作安排,加强督查考核。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各牵头单位制定细分行业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成立新一代人工智能专家咨询委员会,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同时,强化政策扶持,创新资源配置方式,构建科学高效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政策体系。开放互联网诊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建立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统计体系和评估监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