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智造系列专访|卧牛山刘斌:新基建背景下的“智造”转型
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提出“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产业界、资本市场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期待“新基建”成为有效带动经济发展的龙头,助力中国经济走出疫情冲击,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新基建”热点之下,制造业又迎来了新一轮“大国智造”的契机。在此背景下,新浪地产(微博)对东方雨虹控股副董事长兼江苏卧牛山总经理刘斌进行了采访。
卧牛山节能是一个建筑节能科技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肩负“让建筑更节能,让居住更舒适”的企业使命,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建筑为己任,发挥品牌优质资源,永续经营,服务社会,为人类、为社会提供环保宜居的生活环境。
新基建加速信息化发展 从“制造”转向“智造”
“新基建”是相对传统基础设施建设而言的,与“旧基建”相比,“新基建”的特点在于支持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的相关基础设施以及针对“旧基建”进行的补短板工程。刘斌认为新基建包含了两个口径,一个是旨在创新的狭义新基建,主要包括以科技产业升级为核心领域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如5G基站、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智慧医疗、网络安全、云计算等;另一个口径是重在补短板的广义新基建,包括轨道交通等交运短板、核电等能源短板、医院养老院体育场等民生以及填补老基建的短板和欠账。
新基建的意义在于着眼长远,为其他行业发展带来不竭动力。刘斌表示,“新基建”一个重要特点是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的结合,当前形势下的“老基建”并不是停留在传统的水平上,它也与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紧密结合。所以未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也必然会在建筑行业中充分体现。近年来,卧牛山节能的发展也紧紧围绕“技术创新”与“信息化发展”,从传统的保温节能施工转型,为各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集“节能建筑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智能化的建筑能源管理、高清洁/可再生建筑能源的获取及利用、低能耗使用终端的研发与应用、智能建筑大数据的运营”为一体的建筑节能科技系统解决方案,并成功应用于全国数百项大型建筑工程。比如江苏新沂市必康冷链物流中心、青岛中德生态园、徐工大型矿业智能化综合楼、武汉中金数谷等项目。
卧牛山节能不仅仅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建筑和民用、商用建筑提供集产品研发、材料供应、方案咨询、安装施工、项目管理为一体的建筑节能系统整体解决方案,还联合全球先进的电子制造商,开发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通过智能设备数据采集、模型分析等手段,实现建筑能耗实时数据监测和显示、能耗效绩管理及用能对比、用能安全管理、合理化改进等功能,实现建筑能源智能化管理,用精准控制降低能耗。通过与各大科研机构合作,研究开发利用建筑的被动式能源获取,以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等清洁、可再生能源为基础,将其通过外墙、内墙、下水管道等形式与建筑集成,使得建筑获取其正常运行所必需的能源动力。依托行业高新技术,进行低能耗终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将智能恒温器、智能照明、智能马桶、智能插座、智能安全设备等节能智能的家居设备,通过更合理地集成设计,以更先进的自主算法来更好地节约能源,帮助人们实现完美的绿色生活。最后,以前四个领域获取到的建筑能源数据为基础,进行建筑数据采集、分析,联合全球先进的5G技术运营服务商,建立建筑大数据云平台,布局“建造、终端、系统、数据服务”产业链,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建筑大数据物联化、智能化。
特色化、智能化建立优势 高清洁、低能耗助力发展
节能行业涌现过许多优秀的企业。卧牛山节能凭借着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建筑热舒适性能设计、建筑能耗性能设计、项目管理能力特别是近零能耗建筑产品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刘斌谈到,近零能耗建筑是指适应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采用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好的围护结构,运用高效新风热回收技术,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提供更舒适室内环境的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节能效果达到90%以上。目前,卧牛山节能专门针对近零能耗建筑的需求,开展“提品质、创品牌”活动,打造近零能耗建筑专用产品系列,提升产品品质、发展专业化、特色化产品道路。
在技术研发方面,卧牛山节能创新研发了太阳能发电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卧牛山率先提出将太阳能薄膜应用于建筑外墙的思路,将太阳能薄膜机械固定在保温装饰一体化板上,用亚克力进行面固定保护,在建筑保温的同时,通过太阳能发电储能,对建筑进行能耗补充,形成具有保温和发电储能的功能装配式一体化板。发电太阳能薄膜与保温装饰的结合,实现了建筑保温的同时,被动式获得可再生清洁能源,有效解决了目前建筑完全依靠保温芯材所引起保温过厚的安全风险问题,使建筑保温往高科技方向更进一步。
随着“新基建”的推进,数据中心作为底层基础设施有望持续增长。所以工业生产智能化以及智能化的建筑能源管理都是必然趋势。刘斌表示,智能化的建筑能源管理不但对于照明、能耗与能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还会用到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系统。节能设备和产品的叠加以及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匹配、协调运作势必会带来建筑能耗的降低和能效的提高。在建筑能源管理中使用智能化技术,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的技术设备可以实时的反映建筑整体能源运行的现状及趋势,从日常耗能的环节本身发现能源问题,通过对区域内不同建筑物及建筑内不同功能区域的耗能特点的分析,建立“数据采集 - 集中数据 –系统控制 - 数据分析处理 - 提供各类对比考核方法 – 帮助完成整个管理流程”的能源管理流程。各个系统的运行进行全面监测与控制,使设施处于最佳运行状态。智能化系统影响着建筑运营节能降耗的整体功效。
在材料生产制造过程中,可能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弃物等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卧牛山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加强对污染物产生全过程的管理。例如生产过程中的废水主要是蒸气的产生的少量冷凝水,针对废水,在生产车间外设一个集水池,将产生的冷凝水通过管道流入水池蓄存,该废水还可用于真空泵的循环冷却水,循环利用,集水池做好防渗、防漏处理。针对主要成分是水蒸气和戊烷的废气,在熟化区采用被动通风扩散的措施,车间具备良好的通风效果,加强空气对流交换;在接近地面的高度设置通风百叶窗,减小有机气体在地面滞留浓度,必要时辅以机械通风。预发机排出的气体具有一定温度的水蒸气和戊烷,切割机会产生少量的烟气,均采用水洗喷淋和活性炭吸附措施处理。最后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EPS板切割加工产生的边角料,边角料经过回收破碎后,经过配比计算,可分批少量掺入新料中,实现废物的再利用,另外还可以化坨造粒后给XPS板生产线使用。通过对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回收利用,确保让制造过程更绿色环保。
人才及产业链储备重塑竞争格局 大数据驾驭开启竞争新赛道
“智造”离不开专业的人才、成熟的配套产业链。企业的人才储备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人才方面刘斌认为还是乐观的。随着新基建的不断发展,在人工智能/物联网时代,大数据、深度分析和云计算的先进平台能够帮助实现远程学习、岗位培训、实时诊断、资源共享等,使高科技人才迅速在知识/经验上成长。工程师和管理团队的效率和能力得到了极大地增强。目前,东方雨虹集团就一直在利用线上网络教育结合线下培训的方式来提升员工的能力,完成员工的在职培训和人才培养。
国内建筑行业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配套产业链。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行业整合将不可避免。只有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熬过“洗牌”期。刘斌谈到,长期以来,卧牛山节能依托技术创新、优质服务、在坚持以本土市场为核心的同时,先后在全国重点区域建立了28个大型生产制造基地。工厂具备同时独立承担多个大型建筑节能工程项目的材料供应能力,工厂配备全自动化设备和控制体系,建有实力雄厚的检验检测中心,并严格遵循国家质量控制标准,实现生产过程标准化、自动化、现代化、信息化的全过程管理。在芜湖的生产基地占地20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7.2亿元,是公司在华东地区布局的核心生产基地,同时也是保温板块的主供工厂,拥有高效全智能化的仓储系统。在徐州的生产基地总投资5.54亿,占地面积约15.3万平米,是江苏省建设领域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同时也是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质量信用AAA级企业、江苏省两化融合示范单位。在唐山的生产基地总占地面积18.3万平米,辐射华北地区的重要生产基地,致力于打造成全国技术先进、产品品种完善的生产基地及产品研发总部基地。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能力日益增强。围绕建筑产业发展技术需求,整合各类创新资源,聚焦强链、延链、补链,整合供应链上下游依存共生关系,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为建筑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力科技支撑。
在建筑领域里,大数据的应用也日渐广泛。企业的价值越来越多地与其挖掘数据的能力联系在一起。比如在项目建成后,整合建筑内人员、设施及技术等关键资源,充分提高建筑的使用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加投资收益,并通过建筑节能维护管理,达到延长建筑生命周期的目的。比如利用集成物联网技术、三维数字模型构建技术,对项目的水、电、气、热等能源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全方位远程监控。通过信息交换和通信,帮助大型工业企业、高校、酒店、住宅等客户实时掌握不同区域、不同类别能源的消耗情况与设备运行状态,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控制和管理。
同时,卧牛山节能在项目运营周期内,向客户提供试运行报告、验收报告以及正常周期(月、季度、年)的专业分析报告。根据实际需求定制报表模板、大数据自定义报表、多类别用能报告,并可实时导出,满足其它应用需求。最后,还可以根据不同阶段,报告相应的具体内容,分析相应费用构成,提出专业科学的能源优化方案和降费优化建议,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经济性,帮助用户实现节能降耗、安全运行、精细化管理的目标。配合客户、物业,提供专家顾问式咨询,定制推送解决方案。
发挥优质供应商作用 打造美好居住生活升级版
在“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由“快”变“慢”,住房需求仍大量存在,而且更强调质量和差异化。特别是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人们的行动轨迹从城市、街道回归到住宅和房间,使大家更加深切的体会到,健康的人居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和生命质量息息相关。高品质健康的住宅建筑和住区环境不仅是避风港,更是成为特殊时期人们防护和抗击疫情、保障身心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对于房企来说,未来不再是简单地买地盖房卖房,而是更多扮演建造商的角色,比拼产品设计、工程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能力。刘斌强调,卧牛山节能根据项目所处地区特点及建筑节能理论基础,从多重维度因素考量,运用动态能耗计算软件对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技术进行节能方案对比研究,最终确定项目方案,通过充分的现场考察和预先方案设计的推敲,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节约建筑能源、提高建筑能效,协助房企将“以人为本”的健康人居系统理念落实到实践中。
在与房地产企业的合作中,卧牛山节能不断发挥作为优质供应商的作用,与房企深入合作,逐渐朝住宅产业化,住房建设工业化、集成化放向努力。未来,中国将发展装配式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系统,将BIM技术、绿色采购当作提升住宅品质的抓手,打造满足群众需求的“美好居住生活升级版”,卧牛山节能也将协同房企一起承担起用心做好房子的重任,为解决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安居宜居”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