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回血40亿元扩张放缓 新城控股策略转向
10月最后一个周末,新城控股(601155.SH)正式发布2019年三季报。
这是王晓松接任后交出的第一份答卷,公司最主要的营收和利润指标均有所增长。
今年前三季度,新城控股实现营业收入295.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32亿元,同比增长19.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0.67亿元,同比增长18.86%;销售额1976.91亿元,同比增长23.89%。
“上半年新城控股转让、回款、控制买地的效果已经体现出现了,也呈现出稳健为主、适当收缩的经营方向,这一方向短期应该不会出现变化。”有业内分析师表示。
截至10月27日收盘,新城控股股价已从8月的23.6元低点升至33.49元,回升超3成。
经营性现金流增加40亿元
今年的新城做出了一个正确的战略选择——生存第一、安全第一。
可以看到,新城选择了适当收缩。7月25日~8月30日,新城陆续转让21个项目公司的股权及债权,换回约101.53亿元,约占公司2018年末经审计归母净资产的33.30%。
新城控股也放缓了拿地节奏,尤其是下半年。根据同策数据,今年1~9月,新城拿地金额564.88亿元,位居TOP10,而上半年尚处第6位。
今年前三季度,Top10房企拿地总额为7789亿元,占Top100房企的35.7%,份额逐步提升,说明前十强在行业下行的周期中都倾向捡漏拿地,扩大规模。
不过新城“壮士断腕”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最直接的反应是经营性现金流,由-47.42亿元上升至-7亿元,增加40亿元。
新城也明显放缓了投资步伐,今年三季度的投资性现金流为-44.74亿元,较2018年同期的-210.7亿元大幅减少。
放缓扩张现金为王
对于新城采取的策略,业内观点不一。
在上述证券分析师看来,未来两年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新城需要在稳定局面后,快速采取措施保证规模。如果持续选择收缩策略,住宅现金流放缓、没有足够新增土储,则可能使业绩呈现下行趋势,或会影响十强位置。“虽然卖项目、收缩投资战线让新城顺利度过了难关,但后遗症可能是牺牲未来几年业绩。”
58安居客首席研究总监张波则指出,对于企业来说,扩张一定要在安全边界里,对于目前的新城来说,活下去最重要,可以在下个周期再出击。
“对于房地产这样的资金密集型企业,融资出问题,经营就会出问题,这个时候,新城采取收缩策略,稳定经营性现金流是一个明智选择。”张波表示。
实际上,黑天鹅事件直接冲击了新城的现金流和融资环境。比如新城7月之后的融资较同期弱化了很多,筹资性现金流由2018年三季度的359.05亿元减少至73.38亿元。
同时,惠誉和标普则维持BB级评级,但将评级展望调整为了负面。
“从外部评级来说,资本市场对新城风险的释放还在继续,公司的保守经营策略或会延续。”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