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视频监控开发平台能否在安防行业吃香?
(来源:安防知识网)相比之前AI创企通过软件/算法授权、硬件模组切入安防行业的模式,BAT等巨头开放平台的形式的影响要来得更加深刻点,前者仅仅作为传统安防的优化与升级提供便利,后者则是在以全新的模式在变革传统的形态。
近期,百度大脑AI开放平台对外发布了智能视频监控开发平台,提供摄像头设备管理、视频流接入、视频抽帧以及视频分析和告警信息展示的全流程服务。上线了安全帽佩戴合规检测、漏发检测、工服着装合规检测、烟火检测、陌生人识别、吸烟识别、打手机识别、课堂整体专注度分析以及学生个体专注度分析等9个预置AI技能。开发者可选择相关AI技能,下载技能部署包,并在本地服务器上进行部署,在部署后得到的系统中进行摄像头管理,完成整套业务的交付。如果需要更多的业务功能,只需调用此系统中的数据接口进行二次开发与适配,即可实现与自有系统的对接和个性化开发。
在4月份,云天励飞也联合深圳超算中心推出相应的一站式人工智能赋能平台——AI OS,实现对数据管理、数据标注、算法训练以及算法应用进行全流程管理,打造无门槛AI研发框架,推动人工智能在多产业的快速落地和规模发展。两者虽然从语义理解有所差别,但其实对于安防行业而言,都在做着类似华为安防的算法商城(仍未上线)的活——降低AI产品及应用的门槛,简化落地流程。
由于传统的算法研发涉及数据整合、数据标注、算法训练和算法部署等重要环节,每一个环节对技术、资金或人力都有着较高要求。开放的平台是将包括数据管理、数据标注、算法训练以及算法应用在内的算法研发系统进行全流程、一站式管理,促进算法在各行业快速、广泛应用。开放平台打造的是算法工厂的模式,用户只要提供原料(即数据),就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根据自己所需,打造出相应的产品(即算法),再进行落地应用。平台也可将算法的整套研发流程融合到一套应用系统中,通过AI算法流程标准化,简化算法训练过程等,让即使不懂算法的用户也可以较为容易地自主完成算法研发。而商城打造的是智能应用的商店,由ISV或者算法服务商提供应用及算法,用户通过付费的模式进行下载。无论设备商、集成商还是用户都可以在特定的开放平台上,通过简单地上传训练或下载安装等方式,轻松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智能应用。
这种模式也可以视为“软件定义”的一种思维(云技术的成熟驱动),通过使软件与硬件分离,将应硬件资源池化,然后按需再进行分割分配或者重新组合。如果说传统功能固定的摄像机类似于手机的功能机,那么以“软件定义”方式进行自由搭配应用的摄像机便类似于智能手机,完全标准化的产品,让用户可以从关注像素、功能等要素上,上升到芯片、算力上,这或许对于现有摄像机厂商而言并不是件好事,传统的模式已经让他们占据市场绝大部分的份额,而新的模式便是要打破传统,塑造新的形态产品。
这样的开放平台以及灵活的应用方式,不仅有利于改善当前行业高度碎片化的问题,同时也给不少缺乏资金投入的中小型设备商及集成商、逐渐边缘化的算法及应用提供商带来福音。但是现实点而言,安防要走向标准化,走向大平台、大架构目前而言仍有不少挑战,目前无论是智能安防生态,还是智能安防应用的开发,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市场上摄像机的普遍算力仅仅为0.66T,AI摄像机的普及率仍然很低(AI安防监控摄像机所占比较仅为1%,智能安防应用规模不足5%),为了进一步普惠AI落地,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巨头推出类似于百度、华为等的平台进一步降低AI门槛,从这个角度看,智能安防时代将再次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