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忙“过冬”:减少投资 加快销售
来源:时代周报
楼市调控与融资收紧双重压力下,控投资、快回款的发展策略,已然成为下半年房企们的普遍共识。但前景,是否乐观?
“销售难度在逐渐加大,如果没有放松调控的政策,销售难度还会持续下去,去化率的难度也会提高。”万科投资者关系总监赵旭翔举例称,万科8月份当月去化率为47%,平均认购时间是半个月,如果半个月不能卖到30%就已经是较差了。
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博客)也在今年中期业绩会上表示,随着楼市调控政策的持续,人们的购买预期也会发生变化,其实8月份看,很明显的购买预期已经发生变化,因此融创也会非常谨慎。
土地获取方面,在业内素以稳健著称的中海,在今年8月喊出“宁愿错失一些机会,也不想投错几块地”的发展口号。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颜建国坦承,目前我们对市场保持高度谨慎的态度,现在的政策处于高度多变期,随时都有可能出下一步新的政策,所以谨慎投资是很必要的。
“据我们了解,现在有几家超大型房企内部已经暂停拿地了。一方面是有相当一部分城市的地价已经明显下降,开发商存在买涨不买跌的观望心理;另一方面则是开发商手中能动用的资金也比较少。”华南一家房企中层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所以无论是从投资策略还是现金流管理上讲,企业都不敢大规模投资。
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房企不应再奢望未来的市场还会有高增长。平稳的市场,反而有利于企业做好战略规划、调整资源分配、争取均衡发展。欧阳捷建议,在拓展方面,房企应该缓拿地、拿对地、拿好地,便宜的土地永远可以拿。“融资方面,房企可以通过设立地产基金等多种形式,争取相对便宜的资金,降低融资成本。”欧阳捷续称,在保证产品和服务品质的同时,开发商应继续坚持资金高周转策略,加快资金回笼,确保企业现金流安全。
易居(博客)企业集团CEO丁祖昱(微博 博客)也认为,今年三四季度房企最重要的两个策略:一个是控投资,减少投资;一个是快回款,加快销售。
控制投资
根据中国指 数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末,全国已发生土地流拍807宗,累计流拍建筑面积达7954万平方米,是去年同期数额的7.3倍。
土地流拍现象明显增多,是否是市场下行的信号?欧阳捷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这恰是土地财政无法割舍、土地市场趋于理性的写照。“根据我们的调研情况来看,87%的土地流拍项目都在三四线城市。房企在上述城市的土地储备相对充裕,已经不急于拿地,希望等待相对较低的地价水平。”欧阳捷表示,但政府自降地价的意愿还不强烈,毕竟很多城市房价已到高位,地价太低,将无法覆盖拆迁补偿安置成本。他预测,今年后四个月,三四线城市推出土地将明显减少,土地流拍现象也将大幅减少。
“从我们的调研结果看,包括之前拍出的南京某地块,对比同地段的土地价格已经降了30%左右,而杭州之前拍出的某地块,对比同地段已降了50%左右。”上述房企中层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开发商也是买涨不买跌,而且很多人认为地价后面会更便宜,所以会减少土地支出。华润置地管理层也表示,今年土地流拍和区域市场有关,一方面有限价,另外一方面底价比较高。
除了上述原因,亦有多家民营房企内部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自2016年末国内融资渠道逐步收紧之后,公司手中能够用于买地的资金也比较少。
“因为目前销售市场受到调控政策及大环境影响,很多房企资金回笼都成问题之后,肯定会把回笼资金放在发展首位,减少拿地支出。”上述房企中层表示,房地产周期下,企业弯道超车的前提是先活下来。所以今明两年,房地产企业会特别注重回款,同时也会加快开发进度。据他透露,目前包括越秀地产、万科、碧桂园在内的多家房企,在广州的楼盘都有不同程度的打折促销。
而在今年8月底,恒 大已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打出“在售住宅全部89折优惠”的广告,且首付款可以分期支付,最低首付仅需5%。
加速现金回笼
开发商以价换量求去化,效果真的理想吗?
以万科为例,数据显示。2018年前6月,万科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3046.6亿元,同比增长9.91%;合同销售面积约2035.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94%。2017年同期,上述指标的同比增长幅度分别为45.8%、32.6%。而到了2018年8月,万科单月实现销售金额383.4亿元,同比增长3.5%,实现签约面积257.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
今年9月万科经营情况电话会议上,赵旭翔透露今年上半年万科平均去化率在55%–65%之间。到了7月份去化率为51%,到了8月份仅为47%,赵旭翔解释称,低去化率的主要原因是万科在一二线城市的600多个项目都面临着较大的调控压力。受限购限贷等因素的影响,即使开工推盘都顺利进行,最终销售情况可能也不理想。如果调控政策没有放松,那么销售难度可能还会逐渐加大,去化的难度也会不断提高。
一旦盖好的房子去化困难,加之外部融资亦不断收紧,房企的资金链无疑将再度承压。
欧阳捷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房企到位资金增速有所回调,来自银行的按揭贷款和开发贷款均处在负增长区间,主要依赖客户定金及预收收款和自筹资金两位数的增长,才保持了到位,资金6%的增速。但因为目前房企融资渠道相对不足,年底房企到位资金增速将回归我们年初预判的“零增长区间(指房地产主要指标在± 3%以内,少数指标在5%左右。)”。
另据克而瑞数据显示,从融资成本来看,2018上半年60家重点房企融资成本结束了两年来的下降趋势,回升至6.33%。这主要是由于境内融资环境持续收紧,近期新进行的境内外融资成本均有提高,而原有低成本的公司债陆续到期,因而整体的融资成本也只能水涨船高。
“目前开发贷的利率已经是处在历史高位,其利率通常会在4.9%基准利率基础上,上升10%–30%。”上述房企中层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像民企肯定能发债就尽量发债,都是提前找到买家(机构),先谈好,但成本就高。
远洋集团执行总裁谌祖元亦对媒体表示,从2017年开始资金就越来越紧张了,2019年可能还会延续这种趋势;2015年很多房企发的都是三年债,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是还款的高峰期,所以资金荒可能会在行业里面出现。
债券评级机构穆迪发布研报称,在纳入评级的52家房企中,有超过七成债券将于2018年到期或可回售,总额达39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01亿元)。另据Wind资讯统计显示,2019年房企债券到期规模将进一步攀升至4026亿元。
欧阳捷认为,融资杠杆不断收紧的大背景下,一些销售额不够大且债额过大的房企,将会面临资金压力过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