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手机厂商的第二战场
新闻来源:中国经营报
进入6月以来,用“大招频出”形容国内手机市场再贴切不过。vivo NEX、OPPO Find X的陆续发布意味着两家厂商已经开始向高端市场发起冲击,而各手机厂商间的竞争也不再局限于手机领域。
7月4日,OV(指OPPO、vivo,下同)两家同时对外宣布,联合美的、TCL等多家业内厂商成立IoT(物联网)开放生态联盟(下称“生态联盟”),开始进军智能家居市场。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生态联盟成立之后,国内手机四大巨头HOVM(华为、OPPO、vivo、小米)均已开始涉足智能家居行业,第二战场已正式形成。
智能家居迎来新玩家
7月4日,当整个手机圈依旧将目光停留在OV新旗舰NEX与Find X之上时,生态联盟成立的讯息并未在业内引起过多的关注。根据双方发布的公告显示,生态联盟将不以任何厂商为中心,联盟内企业将通过商业开放合作、技术创新与开放规范标准制定,共同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构建更开放的IoT行业生态体系。
据介绍,生态联盟将采用即点即用的插件系统作为解决方案,具备体验完整、OS支撑和低开发成本等优势。在为用户提供价值,保证合作厂商利益前提下,与设备厂商共同实现控制与互联;其中产品设计包括统一入口(消费者无需安装多个APP,从统一入口接入所有智能设备)、保持自有账号系统及设备数据、厂商品牌露出、不改变硬件芯片/模组及自有协议等原则。同时,生态联盟下一步将进行云平台1.0与智能场景的上线,多入口多协议联盟标准2.0的升级以及IoT APP商城的设立也将在下半年开始推进。
以此来看,未来以OV手机为入口,多个终端产品互相连接将成为生态联盟智能家居的主要实现形式。
OV也均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称,智能手机作是目前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终端设备之一,依托开放的生态联盟,手机厂商无需生产冰箱、空调、灯具等智能家居设备,通过与联盟内企业在软件和云平台层面的合作,OV旗下的手机将成为智能场景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TCL智能家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卜海峰也告诉记者,在智能家居战略上,TCL将与生态联盟共同构建行业的智慧生态,围绕新渠道、新硬件、新连接的策略,采取开放合作的态度,为C端用户和B端客户提供全套智能家庭解决方案。
事实上,OV选择在此时入局智能家居行业,也与当前手机市场的发展趋势有关。根据OV自己的时间表,2019年首批商用5G手机将正式面市;同时,国内手机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在市场已经见底的情形下各厂商需要不断扩大自己的应用场景,从而提高自家产品的用户黏性。
近日有供应链层面传出消息称,今年上半年新机销售情况不佳,预估OPPO、vivo全年出货量将分别为1.05亿部、8500万部,年衰退幅度约为5%左右。
相对应地,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国内智能硬件渗透率不足1%,但2017年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到2021年将达到3000亿元,前景较为广阔。与此同时,行业内也依旧存在着企业各自为政、标准不统一等不利因素。vivo方面向记者表示,智能家居在过去多年发展缓慢,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各主要玩家都想要占领入口把握主动权,而高频控制端和设备端通常又是不同的企业,所以很难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易观产业分析师王会娥也告诉记者,OV携手白电企业布局智能家居市场,对整个行业而言更多的是一种利好。一方面,目前智能家居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无论是从个人还是家庭的维度来看,智能终端与消费者的日常生活融合度很低,产品渗透率也处于一个低位;但随着参与者越来越多,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将会得到有效提升,对智能家居市场的整体发展是有利的。
直营与分销的路线之争
事实上,单就手机厂商入局智能家居行业来看,OV只能算是后来者,在此之前,小米与华为已经在这一领域布局很久,并且已经在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定位。
在7月9日的小米上市发布会上,雷军提到目前小米已经创造出了500多款智能硬件生态产品,其中多个品类销量均处于行业第一,并且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消费级IoT平台,连接的智能设备超过1亿台。从小米公布的招股书来看,IoT生活消费产品收入由2016年的124亿元增加了88.9%至2017年的235亿元。这意味着2017年小米已经占据了智能家居市场四分之一的份额。
此外,在2015年12月,华为发布了HiLink战略,开始发展智能家居生态。2018年6月,华为正式发布了全场景智慧生活生态战略,以及华为HiLink生态品牌——华为智选,并宣布全面推行耀星计划,还设立DigiX创新工作室等。
华为智能家居负责人闪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在智能家居领域,华为的合作伙伴有150多个厂家,上线产品400多个;未来华为希望通过“芯-端-云”的协同,利用智能路由来构建家居设备物联的“枢纽”。
不难看出,在智能家居生态层面的布局上,小米与华为的模式更接近于基于自身品牌的垂直型布局,而OV此次成立的生态联盟则较为松散,生态联盟内各企业互相平行,并没有一个“带头大哥”。
艾媒咨询分析师刘杰豪告诉记者,目前智能家居行业依旧处于起步期,两种模式各有特点,未来的竞争格局暂不确定。单就生态模式而言,小米、华为采取的是企业生态链的布局模式,智能家居属于企业总体产品体系中的一环,早期的推广与技术投入都相对较多,产品的要求也更高,更像是一种“直营”;而生态联盟则以“分散”的形式进入市场,各企业可以依托现有的渠道进行合作,拥有推广速度相对较快、成本较低的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分散”就一定优于“直营”。相反,智能家居终端的特性决定了其早期用户更集中于中高收入人群,这类用户更重视产品品牌,而采取“直营”模式的品牌也更容易形成一定的粉丝用户,在行业内的先发优势会较为明显;但在市场日趋成熟之后,“分散”模式的生态联盟渠道广泛、成本较低的优势便会显现出来。
事实上,根据《中国经营报》记者目前了解到的信息,未来生态联盟内的智能家居产品在销售环节上依旧是各自为政,缺少场景化营销或许将成为生态联盟的致命缺陷。
在广州某小米之家店内,一位林姓顾客在与记者交谈时提到,对于初次涉猎智能家居的消费者而言,直观的场景化展示尤为重要。“智能家居怎么实现,实现后又是怎样的效果?如果没有场景化展示,消费者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是较为空洞的,没有明确的具象,也就难以产生消费的意向。”该顾客表示。
王会娥也提到,企业的线下门店是以展示自有产品为主,这其实是一个企业品牌形象的打造过程。如果在自有门店中进驻多个品牌的多个产品,那对于企业自身的品牌形象是有所分散的,从该角度看,目前也不太会出现多品牌终端集中在企业自有门店展示的现象,因为会大大削弱这一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定位,对企业品牌的塑造是不利的。
vivo方面也向记者表示,手机对于外界设备和服务的连接能力、作用能力在未来会成为一个基本功能。对于手机厂商而言,vivo将会和生态联盟内的企业一起做好用户的消费体验,为智能家居市场提供一个入口,但并不会真正进入智能家居市场,这个市场对于手机企业而言也只是一个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