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非标玻璃为什么这么难_新浪地产网

去非标玻璃为什么这么难

提要: 每次参加平板玻璃行业会议,几乎都会听到企业建议加大力度取消非标产品;而翻看玻璃行业相关文件,“打击非标产品”也经常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每次参加平板玻璃行业会议,几乎都会听到企业建议加大力度取消非标产品;而翻看玻璃行业相关文件,“打击非标产品”也经常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然而,就像中国建材联合会会长乔龙德说的那样:“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时代,但玻璃行业连非标产品还没有杜绝,还没有成为‘落水狗’人人喊打。”

  去除非标玻璃产品,为什么这么难?

  哪些企业在生产非标产品?

  有一个数据足够引起行业的重视:据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统计,全国非标玻璃产品占总量的20%以上,绝大部分是为了降低成本、偷工减料。

  根据目前正在实行的国家标准《平板玻璃GB11614-2009》的规定,浮法玻璃按公称厚度可分为以下12种规格:2mm、3mm、4mm、5mm、6mm、8mm、10mm、12mm、15mm、19mm、22mm、25mm。其中,2~6mm玻璃允许存在±0.2mm的偏差,而3~5mm产品的厚度区域是非标厚度产品的“重灾区”,如4.7mm、3.5mm玻璃等。

  这是一个全国性、全行业的问题。在《中国建材报》记者采访的企业中,只有南玻、信义等企业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公司没有生产非标产品。

  信义玻璃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冷雪峰告诉《中国建材报》记者,高端玻璃企业都会供应一定量的汽车玻璃,规格一般为3.5毫米。“这是国标里没有的,但不做还不行。在生产汽车玻璃时会带出来一些非标产品,大企业顶多是这种情况。没有为了降低成本而主动去做非标的。”

  湖北三峡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开华也表示,公司生产的3.2毫米产品主要用于家电玻璃,另外还供应一部分3.5毫米产品用于汽车玻璃,更厚规格的用于建筑的没有非标品。

  除汽车玻璃、家电玻璃外,制镜也会用到较薄的玻璃。“基本不生产非标产品,仅根据当地部分制镜客户要求,有极少量3.7毫米产品,在产品销售和使用上具有较强的定向性。”山东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廷发向《中国建材报》记者表示。

  然而,并不是所有大企业都与非标产品绝缘。台玻集团某分公司负责人向《中国建材报》记者介绍,该分公司非标产品比重约25%,不过仅产4.7毫米非标玻璃。旗滨集团给《中国建材报》的回复中也坦陈,公司存在生产非标玻璃产品情况,占比约为总产量的18%左右。“主要是客户订单要求,目前非标产品通常为≤5mm的玻璃,如4.7mm、3.5mm玻璃。”

  在GT12峰会上,武汉长利玻璃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张山高也介绍,去年,非标产品占公司总产量的17%。

  河北沙河被行业人士称为非标产品的发源地,而湖北的非标玻璃也不少。“湖北烧石油焦粉的企业,几乎家家都做(非标产品),但具体做多少,没人统计。”某浮法玻璃企业销售负责人向《中国建材报》记者透露,一些注重产品质量的大型玻璃企业生产的标为5毫米的平板玻璃,其实际厚度一般都会在4.85毫米、4.9毫米左右;而一些中小企业则把实际厚度为4.6毫米的玻璃打上4.7毫米或4.8毫米的标,下游客户又在这个基础上将其标为5毫米玻璃。

  据《中国建材报》记者了解,因为民用建筑质量要求比公共建筑要求低,门窗质量要求比幕墙要求低,所以目前非标玻璃主要用于门窗。

  去非标倡议为何收效甚微?

  为什么行业多次呼吁、倡议玻璃生产企业取缔非标产品,但收效甚微?“非标产品有市场。”这是很多受访者都向记者提到的一个原因。下游门窗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多割几块玻璃做窗户,往往会更倾向于选择非标产品。

  而那些烧石油焦粉或者石油焦粉和重油混烧的企业,经营状况普遍不太好,生产非标产品成为他们的生存之道。“不这么做他们活不下去,量应该不少,特别是湖北。只要是烧(石油焦)粉的,基本都干这事。”一位浮法玻璃企业负责人表示。

  而在南玻集团副总裁何进看来,非标产品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在某个地区或者阶段,平板玻璃产能无序扩张,导致市场供求关系失衡,一些竞争力弱、管理能力差的落后企业迎合或者勾结市场中不良贸易商、建筑承包商一起偷工减料,以谋求利润。

  曹廷发也持上述观点。“玻璃行业从2000年以后进入产能高速增长时期,之后的十几年间,基本上以每年20条线的速度快速增加,从而导致了严重的产能过剩,供求关系也由‘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供求关系逆转,商家倒逼供应链。尤其在产能聚集区,企业要增加竞争力,最快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降价,非标产品也就应运而生。”

  此后,下游加工行业甚至终端的建筑行业竞争也进入充分竞争时代。为了降低成本,在维持最低安全限度以及最低使用限度的条件下,从各个环节“减配”降成本,向厂家订购非标产品,其中就包括降低玻璃的厚度,以获得更多的使用面积。

  劣币驱逐良币的形势已经形成。“被迫的!以前我们都生产正标,后来5毫米以下的厚度基本上被沙河非标统治了,才不得已生产一点。”张山高向《中国建材报》记者表示,在南方,尤其是4毫米的国标玻璃,使用量已经很小,都是非标。长利玻璃的策略是避开沙河的优势产品,主要生产标5毫米以上厚度,并且大部分是大板面,当地卖不完的就卖到外地。

  沙河安全实业集团总经理姚建虎认为,非标产品一直存在的原因,一方面是行业监管不到位,正能量氛围没有树立起来,造成劣币驱逐良币;另一方面则是产品使用者存在侥幸投机心理,部分玻璃生产厂家无法自律。

  “一是下游偷工减料,有庞大的市场需求;二是行政监管不力,形同虚设;三是浮法玻璃厂家虽都清楚非标有害,但无法做到步调一致地停产。”台玻集团某分公司的一位负责人也如此总结。

  不过,有些企业已经开始有了实际行动。2017年6月21日,沙河安全实业集团向客户发出通知,“从即日起各公司在生产5毫米和6毫米大板玻璃时,将严格遵循国家公差标准,确保产品厚度,不再生产以上品种的非标准玻璃。”

  作为沙河市最大的玻璃企业,安全实业此前也是非标产品的生产者,但该公司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逐步取消非标。因为厚度厚了,产量减少了,公司每天得增加十几万元的损失。“长远看肯定会好的!”姚建虎告诉《中国建材报》记者。

  不过,因为沙河生产非标玻璃的企业仍有不少,安全实业不生产非标,就相当于给其他生产非标的企业让出了更多的市场。“现在这就是我们最难受的事情。”姚建虎说。

  建议:生产和应用“两头抓”

  如何彻底去除非标,提高玻璃产品质量,实现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成为摆在所有行业人士面前的一大课题。

  姚建虎认为,去除非标产品,行业协会应带头建立协调机制,营造正能量环境氛围,不能让劣币驱除良币;另外,政府部门应加强产品合格的检查、验收监管,倒逼生产厂家提升行业自律。

  何进也认为,一旦发现有厂家生产非标产品,玻璃协会应立即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

  “应统一规定全国玻璃行业所有生产厂家从某个时点开始不接受非标产品订单,并提前与相关客户明确告诉不接受非标订单,一旦发现有厂家在规定的时间后继续生产非标产品,应实施必要的处罚。”旗滨集团建议。

  冷雪峰则向《中国建材报》记者表示,靠行业协会去非标,难!“组织专项行动又怎么样呢?比如说去生产企业现场抽查,厂家知道你来了,把生产中的玻璃厚度从4.6毫米改到5毫米,连2分钟都用不了;去仓库里查,也得通过厂家同意才能去量?安在门窗上以后,协会就更没有权利去查。比如耀皮买我们的玻璃,主板用我们的,背板去别处买,如果出了问题,我就不承认,那怎么能判断非标玻璃是我们家的还是别人家的呢?这个问题要解决起来挺难。”

  梁开华提出了更具操作性的建议,仅靠协会呼吁、厂家自律是行不通的,应该生产和应用“两头抓”。“还是需要通过国家政策及法律层面立法。在建的楼盘要求门窗所用玻璃厚度必须按照国家标准执行;门窗做好了,如果玻璃厚度达不到要求就不签字验收;已经交付的楼盘也有相关部门检查,玻璃厚度达不到国家标准,就开具不安全报告,要求整改、罚款,这样就能管住70%的非标产品,生产厂家就会相当谨慎。”

  在曹廷发看来,去除非标是一项系统工作,一方面从生产企业着手,加强自觉自律、加大管控力度减少非标生产;同时应该从源头着手,推动一些行业验收标准的规范和强制执行,推动他们采取措施减少非标产品的使用。

  不过,他也表示,后一措施实施难度极大。玻璃生产企业如果可以从供给的角度发挥供给侧的威力,形成合力,坚决杜绝非标产品的生产,也将会倒逼下游加工企业和终端用户改变采购习惯。

  为此,曹廷发建议,首先,行业协会及企业去非标的态度要坚决、措施要到位、监督检查要严厉;其次,可以牵头组织市场巡查、抽检等活动,并制定推进实施方案以及相关的奖惩措施,各区域大企业带头,企业间相互监督,对违规者要有严厉的惩处措施,避免出现执行力度不一,遵规企业反而受损的状况;最后,措施执行要形成长期化、常态化,直至坚决消灭非标产品,避免“一阵风”的情况,导致其死灰复燃。

新浪地产
关键词:

玻璃相关的智库下载

更多

玻璃相关的社区论坛

更多

网友观点

0人评论了新闻:去非标玻璃为什么这么难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