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产稳价是当前玻璃行业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_新浪地产网

限产稳价是当前玻璃行业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

提要: 近十几年,玻璃行业有过大起大落,但始终走不出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好两年,差两年,然后倒掉一批企业,又新进一批企业。各领风骚三两年,大多靠规模扩张,始终没有出现一个以创新为驱动的行业标杆企业。

  (来源:玻璃侠的江湖 )

  预测未来的很好办法是亲手创造未来。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取决于我们的思维模式和具体行动,不是基于当下,而是基于未来。

  近十几年,玻璃行业有过大起大落,但始终走不出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好两年,差两年,然后倒掉一批企业,又新进一批企业。各领风骚三两年,大多靠规模扩张,始终没有出现一个以创新为驱动的行业标杆企业。规模的扩张,在玻璃刚性生产特点和市场的周期性波动下,一样有着坐过山车的感觉。未来是不是规模越大,效益就一定很好,这个确实难言成正比。但行业集中度的分散,一定是造成行业不能健康发展的很大障碍。充分的市场经济自由竞争局面,在玻璃行业体现的为明显。

  而当下,产能的存量,和新增点火线,相对于目前尚未启动的市场需求来讲,对脆弱的价格仍然是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看似光鲜的价格背后,实则暗流涌动,一不小心,或又跌入冰点。历史反复证明,而又很多人侥幸的人认为这次不会,依然飞蛾扑火般急于冷修复产,一旦点火,又背负连续多年的亏损及现金流压力。也许,这一次大家会明白,再点火,一开始便会是错的。

  首先说原料和燃料的问题。看趋势,国家还有那么多的煤、天然气、矿山资源给你吗?即使给你,还会给你认为的那个比较便宜的价格吗?而且你占用了资源,这些资源都会有更大的税收环保运输成本等着你。

  其次说市场。经历了房地产市场两年坚定地去库存,从一线城市到二线再到三四线城市,房价炒高后,老百姓终于在高位接盘了,而且把超发的货币凝固在钢筋水泥之中。刚刚解放出来的国家财政金融,还愿意不愿意继续走房地产拉动经济的老路?这种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泡沫风险引发的金融危机不是一个国家金融体系所能承受的。因此,房地产市场的下滑一定是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国家今后将不可能再靠卖地来换取财政收入,那么房产税必将提上日程。

  再次谈融资。这几年,玻璃行业靠贷款和民间借贷活下去的大有人在。也就是这几年玻璃市场好转,让这些企业有了喘息之机,否则都是死无葬身之地。那么,在银根继续收缩的大背景下,特别是中央政府叫停地方PPP项目,明确不帮地方债务背锅的背景下,面对着市场上普遍的“钱荒”,靠融资来上这些过剩产能项目,还有多少机会和把握?即使上了项目,点了火,如果市场不好的话,企业靠什么来续命和活命?

  刘鹤副总理说的四句话:“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借钱是要还的,投资是要承担风险的,做坏事是要付出代价的。”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指向性已经很明确。

  说到成本。上游产业动不动环保限产,下游产业动不动环保限产,原材料难买且死贵,玻璃成品库存爆棚卖不出去,钱难收、现金流短缺,下游充分压价还价不留一点儿余地;人工也是越来越贵,招人容易送神难,大批的补偿金在那里等着。

  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趋势,又是一个青春年华好韶光被耗尽。而且,持续被生存问题困扰的玻璃行业,也抑制了行业整体的创新意愿和动力。正如当人们被高房价绑定的时候,不敢奢望再谈什么理想。

  张佰恒会长讲过,过去十几年里玻璃行业活下来的三次机会。

  是四万亿救了玻璃行业,在2004年以后,国家严控“土地”和“信贷”两个闸口,使得很多扩张的企业在2005-2006年就已经出现了危机。2007年恰逢奥运基建年,玻璃行业获得较好收益,结果遇到了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温总理四万亿的投入,打了一针兴奋剂,造就了玻璃行业历史上很好的挣钱机遇,2009-2010年应该是玻璃企业过得很好的两年。但是也正是这个时间,在超发货币大水漫灌下,产能迅速扩张,为后面玻璃行业的持续亏损埋下了隐患。

  第二次是房地产救了玻璃行业。2011-2015年是玻璃行业自食恶果的几年,正是因为产能的迅速增加和扩张,造成了供需严重失衡,整个行业陷入持续亏损。除了2013年房地产市场昙花一现短暂拉动一下玻璃行情外,其他年份整个行业都是要死的节奏。现在想想还颇多压抑。特别是2015年,近十年行业亏损严重的一年,华尔润已经倒在黎明前,估计再来半年,还要死掉一批企业。万没想,在这个时间,房地产主动站出来拉动了经济复苏,从一线城市到二三四线城市,房子越卖越少,价格越卖越高,房地产去库存工作完美收场,带动了玻璃行业整体走出困境。

新浪地产
关键词:

玻璃相关的智库下载

更多

玻璃相关的社区论坛

更多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