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产业链五大专题探讨——养老建筑设计与实践_新浪地产网
关闭广告

养老产业链五大专题探讨——养老建筑设计与实践

提要:养老建筑设计提倡以人为本,设计师要给老人最后晚年有尊严的生活。其实老人特别需要的是自由、自立、有尊严地生活。经过考察发达国家,很多百岁老人不到万不得已,想自己完成生活行为,包括很私密的事情。因此关于建筑设计,还希望诸位能在让老人尽可能长地延续自立生活的空间做些思考。

  新时代,全新机遇;新起点,全新视野。4月23日,2018养老产业高端论坛期间,主办方组织了“专题论坛”,针对养老投融资与战略、养老产品定位与落地、养老建筑设计与实践、居家养老服务与环境、养老机构运营与发展五个话题,促进行业的纵向深入和向其他产业的横向延伸。

  关于养老产业高端论坛特别突出中间环节,即开发建设,但事实上养老产业链的结构是上游是投融资,解决重资产的问题,中游是实体建设,下游是市场,包括产品辅具等等,在一个产业链上,如果忽略任何的环节的重要性,企业就很难坚持到底。所以,国家民政部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工联合会职业技能认证中心主任乌丹星呼吁,行业应该思考应该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来梳理养老产业的发展路径和真正应该遵循的一个市场原则和商业原理。

  养老产业链五大专题探讨——养老建筑设计与实践



赛阳国际& 金龄联合集团 创始人 赵晓

  赵晓征:各位来宾大家好,我是赵晓征。我的出身也是建筑师,1992年到日本留学的时候正好赶上日本社会的老龄问题还有高龄者设施问题非常严峻,快速发展,力图变革。所以我当时研究课题就确定为养老设施与老年居住环境。

  我在日本工作几年期间做了很多医疗、养老项目的设计、参与了很多项目,还包括他们的一些体系建设。回国之后,我一直是十多年的时间在做养老项目的策划设计以及全周期的管理,到世界的20几个国家和地区做了一些考察、调研。所以也希望能把国际经验怎样来借鉴带入到国内的实际项目当中来。

  今天我们这个板块也很荣幸请到了四位重量级的嘉宾,我们现在先有请四位嘉宾一起登台。

  首先是来自美国的Victor A.Regnier教授。

  下面一位是来自台湾的潘冀先生;潘先生也是到美国留学,在美国工作近十年,现在在台湾,同时在大陆有很多事务所,一直长期从事养老医疗项目的设计。

  下面一位是来自日本的伊藤增辉先生。伊藤增辉先生也是90年代跟我在日本的同一个城市、同一时期留学,他现在2000年之后就一直致力于回国带领很多日本的建筑师进行很多中日交流,做一些项目。

  最后一位是来自上海栖城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的管轶群先生。管总是留学德国,在欧洲进行了很多的调研,也长期从事这样的养老项目的建筑设计,在国内有十几年的经验,很多开发商,很多项目。

  我们今天的主题是这三个题目,第一个是养老建筑设计建设实践中的重点与痛点。

  首先请各位嘉宾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Victor A.Regnier: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美国的南加州大学,在建筑学和老年学都是教授。我35年来在美国参与和设计咨询了300多个项目,近期我的兴趣一直是在欧洲,我认为有很多出色的项目在这里,很多项目都去过,很荣幸今天到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想法。

  潘冀:各位嘉宾好,我是潘冀建筑师,是从台湾来的,我们事务所有幸多年来参与到医养这样方面的设施的设计,也有很多其它类型的建筑设计。我们始终觉得建筑设计最重要的对象是人,我想没有任何建筑类型像养老设施更直接的面对人,所以我今天是比较希望从这个角度切入,来再次看我们有关养老设计的问题。这天我们听了很多有关政策、财务、金融、运营、立体设计的事情,但是我今天想试试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看这样的议题。

  伊藤增辉:各位好,我叫伊藤增辉,我是来自日本的建筑师。大家都知道2000年日本有一个介护保险,之后兴起了养老产业的巨大的发展。在2004、2005年左右我们来到中国推广我们认为将会带来伟大产业的养老地产的工作。当时来的比较早,受到热烈欢迎。项目做了不少,落地的基本没有。十年下来了,是一个总结的时候,所以现在参与清华这边一些研究工作,也在这里学习,希望把过去的东西总结一下。请大家多多关照。

  管轶群:大家好,我也是一名建筑师,或许我们有在座认识我们公司,或者跟我们合作过。我们完成这么多项目的同时,其实一直在想怎么为这个行业发展多做一些积极的思考,在去年的论坛上面也是有幸发表意见,我们说追求更加多元化、多样化的老人的设计和策略。今天我们会更加提出一个关于不确定性的概念以及在这个概念之上的设计层面的应对的策略。希望一会儿跟大家进一步分享

  赵晓征:我们快速先进入我们今天要讨论的第一个议题,养老建筑设计建筑实践中的重点与痛点。首先有请管轶群先生。

上海栖城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合伙人 管轶群

  这个是管轶群先生的介绍,管先生长期致力于老年建筑设计的始建于研究,在德国近十年的学习,在中国有十几年的工作经验。

  管轶群:我不是哗众取宠,不知道在座如果有一直从事养老设计跟策划的同行是不是有这种感觉。就发现根本有一个完整我们能够从头贯彻到尾的设计的书,这也许大家都会有这种感受。基于这个感受,会考虑为什么产生这个情况,两方面:

  一是我在去年讲的,我们整个养老设计策划就是一个盲人摸象的过程,我们有一个策划的设计、建设、运营的,大家都有自己的出发点来摸养老这个象,结果出来的关注点不一样,结论都不大一样。

  第二,当你关注到某一点,我们仔细观察那个点的时候你会发现,大家越想越想不通,来源于哪里,来源于对老年需求有可能是我们不够了解,有可能是老人需求的变化性带来的对未来的恐慌,包括设计、包括我们运营。我们自己看某一点,越看越觉得心里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说得极端一点,我说这是一个玩儿骰子的过程,既然是这样的,我们要学会跟这种不确定性相处,这个世界就是不确定性的。

  除了不确定,还有不可逆。大家觉得建设一个房子,盖完了,没法改,不像酒店,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养老项目盖完就几十年下去了,所以有巨大的压力,希望一招鲜,一路下去。其实不是这样的。

  其实我们合作的很多企业是房产企业为出身的,希望很明确,希望单线往后面发展完全推导的过程,其实我们更建议一个中间增加几个闭环来增加一些回路,减少我们对这种不可逆的恐惧以及对测不准的原理的跟他一起生活下去。

  第二正因为测不准,所以我们就想尽办法,冗余设计,在很多行业里面会用到的就是为了增加安全性,会来用两套或多套的配套设计增加某方面的安全性。我们会不自觉的用冗余的手段应对不确定性,但是会带来成本的增加,臃肿而不简洁。(见PPT)你会看到这种微波炉我头会很大,现在我们养老机构有这种趋势,这是一个极端,就是过度趋势,叫完全心态产生的过度设计。另外就是索性说我们不管了弄得像酒店一样,这就是无所适从带来的设计不足。这个就是极端,我们也在走这两个极端。

  第三,我自己也做设计师,大家都觉得自己是先知,先知的设计师希望创造一个纪念碑,把这个建筑证明我们是天才的纪念碑。包括一些设施和功能,功能恰恰是我们是始料未及的,针对我们养老的项目是最始料未及的事情,我们如何追随它呢?这要提出巨大的问号。在美国上个世纪有一位专家提出一个关于学习型建筑的理论,我翻出来看了一看,也许对我们的想法有帮助。

  用一个错位分层的方式。最后我们的理念材料,分层来应对我们未来的变化,重新梳理,考虑一遍,看看能否为我们不确定性增加一定的确定性。所以如何增加建筑的自我学习跟新陈代谢的能力。

  赵晓征:谢谢。非常感谢。我们下面再听一下潘冀先生的高见。因为他在美国工作,在台湾工作,在中国大陆工作,所以有非常深刻的认识。

台湾潘冀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主持人 潘 冀

  潘冀:大家好。我们刚才提到,建筑师努力地说希望怎么提升硬件,现在有更多的信息、数据等等这样的高科技的工具的使用,装修规格的提升等等,但是希望能够跟大家一起思考的就是提示我们可以从比较务实的角度来看,我们很努力在提升档次,但是其实我们也更期望在长者来讲,跟人的连接,跟风土人情,我们在设计酒店的时候会非常努力去做出一个设计的品位来。对于年长的人来说,我们20几年前在台北双连教会的福利园区,他们参与的空间很简单,但是能跟环境和自然连接,感受就是不一样的。

  我们我经过20年,从安养、养护到失智的设施都做完了,大家觉得更需要照顾他们心灵的需求。这里已经有400多个长住的老人,他们有很多家人都来。所以在周末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有这样的空间,让他们可以在这边心灵上受到照顾。

  结果盖好之后,实际上变成很多人拍婚纱照地方,让老人社区不是死气沉沉的,都是老人,增加了很多活跃和活动。

  刚才讲到一些空间我们特别照顾它的档次,其实很多老人离家住到这里来的时候,还是希望个人的生活习惯和表达能够有机会跟别人分享,所以每一户的门口,小小的房间门口我们让他坐下来换鞋的地方,你可以跟经过的人打招呼,而且可以有一些个人的个性化的展示,让他住的一个小地方跟他原来在家里的感觉不会差异那么大。这方面就是照顾到他小小的需求。尽量增加人跟环境互动,体验自然的变化。我们设计另外一个在金门的安养设施的时候,那是在闽南他们都是一落四榉头的设计,我们设计让老人住到这里不那么陌生。

  赵晓征:谢谢潘先生。刚才潘先生重点讲了养老建筑设计的重点,管先生重点讲的是在中国落地时候的痛点,我做了一个总结在这里我不一一念了。我重点想说说解决办法,其实刚才前面的板块也提出道路了,我们现在国内很多是房地产转型做养老的,即使不是房地产公司转型做养老,也是做过房地产背景的操盘养老项目。大家会不自觉的带来房地产思维,刚才前面说提到改变这种现象,要突破,做设计一定要去房地产思维。过去的房地产,过去十几年成功的经验,大家都觉得好,我们前面的定位投资怎么投资,怎么定位,客户是谁,不知道的情况下建筑师帮我做一个方案吧。建筑师不是神仙,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方案,你到底定位在什么人群?他就埋头做,甚至有做几十个几百个方案,整天熬夜加班,最后做出来的东西是很多错误和问题的,造成很多困惑和痛点。最后发现不对了,运营团队进来发现这个也不对,那个也不对,但是建筑之后,这个房子是没法拆的,这一下要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那怎么办?所以就来回折腾。这个事就是从一开始就要去除房地产思维,在设计之前一定要做具体规划,找准定位,根据需求做设计。尽量在纸面上完成所有的推敲工作,我们过去房地产公司给设计的时间压迫得特别紧,我知道有些公司直接计算的设计周期是按照设计师24小时高效率工作的状态来计算的。但我们是人,不是机器,将来今后到了人工智能化的时代可以实现,但是现在不行。所以一定要尽量留出前期的时间,否则后面耽误的时间,造成的成本浪费是更加巨大的。

  管先生刚才也提到,增加新陈代谢的能力,建筑具有可变性,因为我们前面刚才说到有痛点,中途换人、换向阀、换模式,这种换是经常性的,我们在这十多年工作过程当中经常会换。所以我们的建筑要应对到不管换了谁,我们的大趋势很清楚,我们能应变,能够解决到。不管是换成什么样,其实我们现在的定位,市场是变化的,当市场变化的是我们的建筑还能通过装修或者软装能够做调整,能够使用,我们的躯体是长时间使用下去的,建筑的躯壳。

  所以要推进整体设计及全周期管理,要推行设计运营一体化,这个是我提出的解决办法。

  我们进行下一个议题。国际养老前言理念,产品技术与趋势前瞻。  

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 老年学院 教授 Victor A. Regnier

  Victor A.Regnier:首先第一点要强调的是,我们进行建筑设计之前要知道的,一个成功的老龄化过程三个因素就是这三个:锻炼、社交、营养,对于建筑来说,最主要能够起到积极作用的就是前两个,这个是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和尤为注意的。

  刚才说到的营养对于人来上,对于建筑师来说也是可以做很多文章的。另外到达第一个设计的建议,建筑可以对人的整个心情、各方面、社交起到很重要的提携作用,这个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平面布局和形式等等提升社交质量的。

  提升社会的社交质量和交朋友的机会,建筑比如这样一个方法就可以做到,从这个主入口到主交通之间留出很多视线相对的关系,对于夫妇来说,朋友来说可以得到更多的交流的欲望和提携。有一个非常正确的提升社会交往的方法,就是要在视觉上提供很多能够关注到一个交往的节点的作用。在这个项目是马赛求塞斯州(音)的项目,是在设计之前决定要做一个能够提起社交欲望的点,有很多视觉通廊可以通到这样一个地方。

  所以这个桌子大家看到这张图上,是早中晚各个时间都非常受环境,就是老人要用之前要先领张票,等到你才可以用,就这么受欢迎。

  在这样一个案例之中可以看到视觉上的联系是可以强化人们对自己这种社会领域感的控制的感觉,特别是左下角的时候,你下楼梯的时候可以决定是不是要去这个空间,这个也是设计上非常重要的一个点。这样一种做法可以做得非常有趣和被人喜欢。有一种方法就是你可以用一种让观察者感到很舒服,可以自由观察外界的做法。比如像上面这个图就是用这种半隐藏式的错形结构,让老人看到周围的景观,这些做法对于提高人的社会的归属和兴趣是非常有作用的。

  员工的办公空间,因为员工不光是老人的服务者,更是老人的家人,日常很重要的一部分。员工也需要休息、放松稍微脱离一点工作压力的地方。因此在进行员工的视觉的时候,一个是要跟老人维持很好、亲近的感觉,不是隔离开,另外还要注意隐私。比如这个玻璃这种开场的做法很值得称赞,右边这个门会让人看穿,让人感觉既疏又合的感觉。

  对于社会交往和交流这一块有很多建筑设计方法,今天只是提纲挈领给大家几个想法,还有很多的想法,还有一些布局等等东西大家可以在后面自己思考的。

  刚才说的第一个点,有关社会交往。

  第二点很重要就是锻炼,锻炼就是不能强调的再强调了,非常非常重要。这个对于很多设计师来说,这个一定要重视起来,特别是对于很多老人,患有一些病症,比如肌肉萎缩,这个情况我们把他放在座椅上,剥夺他走路的权力,还是项目有很显眼、很简易、很安全的方式提供这样环形的步行道空间,这样对于维持老人的行走功能非常重要,建筑如何帮助老人提升能力,而不是走路越来越差,我们是有东西可做的。

  像这样一种行走的概念不光要室外做,室内也不能停下来。连续运动的训练就包括在走廊、交通垂直空间等等都可以做,比如右上角那张说你走到一段的台阶可能需要一个休息的地方,让老人休息下继续前行。另外就是注意楼梯的告诉也不能太高,让老人觉得有一种舒服的行走的过程,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简要来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老人有些人可以锻炼,但是有一些是需要康复训练的,如果把这两者结合到一起,将是让人们在锻炼的过程当中觉得我没有治疗。欧洲运用得特别多,(见PPT)这个是欧洲康复锻炼结合在一起的四种方法,是这样的思路,大家可以在设计中充分想象、探索。

  谢谢。

  赵晓征:Victor A.Regnier教授讲的这些是我们刚才说的设计的重点的理念指导之下进行的建筑设计。所以刚才我们听到的一些理念,在他的建筑设计里面有不同的体现,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先介绍到这里。

  日本也是学习了美国和欧洲,因为美国是亚洲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地方,但是比美国、欧洲晚很多年,日本学习美国、欧洲之后进行了自己的创造,他们非常注重建筑的功能性、实用性,以及刚才Victor A.Regnier教授讲的除了针对老人需求和运营需求之外,还有设计的趣味性。老人长期住在里面,不像酒店住一两天、最多一周,在养老机构我们可能一年、十年,甚至直到去世,一直在这里面,一定要让建筑有趣,让他愿意喜欢待在这里,日本的建筑学习之后也做了很多调整和变化。

  除此之外,我想请伊藤增辉先生讲讲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现在日本养老设施的建设里面还有哪些其它的变化?

周燕珉居住建筑设计研究工作室 建筑师 伊藤增辉

  伊藤增辉:刚才Victor A.Regnier教授从空间设计还有老年人的行为学角度论述了这个议题,我想从完全不同的一个角度做一个建筑师怎么回应这个议题。关于智能科技这个角度去看,怎么影响我们的设计,谈一谈这方面的想法。

  大家都知道,近代日本的产业发展是有一个基础的发展方针,就是科技利国,做了很多电子产品。到了现在成为世界头号的老龄大国,对应老年社会这个问题上也做了很多的科研,开发了很多产品,也制订了很多商业标准。

  今天我从特别小、特别典型的东西来谈智能科技对我们建筑设计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大家看到这个是一个送餐的保温车。(见PPT)从右边这块,这个是启动恒温车之后,里面带了一个保温的冰箱还有保冷的冰箱。热菜30分钟之后保温达到75度以上,冷的冰淇淋启动以后30分钟以后达到低于5度。日本做得很精致,这是一个通的东西,中间有一个隔板,你送餐盘推进去,左右就分开了,右边是热菜,左边是保冷的。这样一个车,我们说可以啊,不错啊,民以食为天,到了老年人这个阶段在设施里生活,日常生活没有很多事情,吃饭这个事情对他们来说更是一个日常最大的乐趣之一,就导入了。但是导入出现了很多高科技带来的门槛。比如它是一个需要能源供给的,因为一个保温、一个保冷,需要能源,这个车的重量超过200公斤,护理人员推着走吗?需要有一些电动的装置。在拐弯的时候,一个庞然大物,你看不见前面的时候,往前推的时候,前面需要有一些感应装置。这些一连串能源使用,带来你必须提供提供充电的手背。

  另外就是卫生要求,不是我们这个托盘撒了必须要擦一下,必须要接近无菌消毒的过程,需要整个车清洗消毒,包括门框还有一些装置,这个一冲水就需要有连接排水孔,直接把藏水排了,而不是排到地面上。这样导致对我们的建筑设计有要求,不是你有钱就能导入的,比如说这个储存最小是这么大(见PPT),这么一个庞然大物需要有一个停放的位置,因为很可能是多辆,需要有一个空间放。如果拐弯需要最小1.5米的转弯半径。这个东西在里面,这个菜、汤是不能倾斜的,否则会漏出来,对地面的要求坡度不能大于5度。这些东西我建筑师应不应该知道呢?能知道是最好的,如果你不知道的话,就会造成以后这个东西不好用。

  大家都知道,其实参观的时候可能也看到送餐车挺好的,但是大家没有看到日本很多老设施为了导入送餐车做了大的改造,为了实现功能的改造大家可能没有看到。我们在设计的时候,现在没有了,我给它留下可用的一个条件。刚才有嘉宾也说到不要多余的设计,能用的情况下可以变成多用途的空间。没有的时候,这里是一个等待就餐或者交流的小空间,如果来了这个东西之后,里面空间可能不够了,餐桌、吃饭都可以预留出来,有一个过度的预留空间,这是比较适应多种未来不确定要素的时候,你现在可以用,留着以后也可以进行多用途转变的设计考虑的内容。

  我们经常会对设施建成之后进行后评估的工作,这个设施最终决定挣钱不挣钱,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归根到底,大量的数据都现实,就是一个定价,定价成功了,这个设施就很旺,哪怕只差一点点,定价就会造成就有一家很旺,有一家就不旺。大家去日本参观可能看到过这种风景,一个小女孩在前面带着老人做操,现在这种风景越来越少了,现在被底漆人代替,为什么导入机器人,就是因为成本。如果能够导进智能科技,马上可以把里面的运营状况得到改善,你就变成一个走入良性循环。建筑师可以把握最前沿的科技,可以让你的设计,让多功能的优位给经营者带来优位。

  赵晓征:刚才我们讲到了设计师有可能被人工智能代替,将来很小岗位会被机器人替代。日本,机器人替代人已经开始实施了,不远的将来我们会看到更多的岗位会被机器人替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

  时间关系我们不展开了,后面需要我们加快一点速度。有请台湾的潘先生。

  潘冀:我们看到很多设计上的考量都是考虑到四肢怎么更好用,更方便,不同的设计考虑已经看到很多了。可是,我刚才稍微提了一下,心灵寄托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这张照片没有现实的,另外有一张是买了这些年长者,他们有的推着轮椅来在这里真的让他们觉得非常的受感动,但是有一些我们觉得好的高端的设计,可更需要关心的就是心理的问题。我们色彩对心理的影响非常变化,这是我们设计的日托的小小的建筑物。这个日托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设备,但是所有的色彩是非常符合老人的视觉跟感觉的这样一个东西,这些也是我们所需要关心的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

  赵晓征:谢谢潘先生。快速进入到第三个议题。

  我们看到国际怎么做,我们知道国内现在的问题,我们的差距,所以我们想了解一下国外的养老项目建设经验怎么落地到中国来,在中国实践上是怎么做的?有请管轶群先生谈一下。

  管轶群:原来我有一个标题,每个人的村落。就着这个话题,刚才讲的不确定性,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我们很好的应对原型期村落的原型,这个话题在美国和欧洲的很多地方大家都探讨到基于村落原型的考虑。我们在丹麦合作的运营伙伴他们提的一张图表里面,你看把养老院看成一个在城市里面的村落,首先这样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决定了我们在观察整个社区,在展开的时候的完全的一个不一样的出发点。总结起来有几点:

  一是社区是高度开放的,这里会涉及到我们讨论到的边界的问题,物理的边界在哪里,我们对外经营的边界在哪里?我看到忘了那个项目,像对外经营的项目,像杭州的项目。还有我们跟周边居民的关系,在国外很多工作量是由义工来完成的。基于空间的组织,你想欧洲的小镇是不有广场,是不是有喷,钟楼原型的考虑。还有里面更多的社团化的活动的组织,不是一个跳集体舞的地方,而是追求更加丰富多彩的小社会的状态。

  从此,我们还是要回归到我们中国的传统,我们稍微整理了一下中国关于村落场所的一些特点,自然的区域,社会、文化,不仅在提示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我们在想想,中国古代的村落没有围墙,哪里感受到这个村落呢?也许是门口有大树吧,也许是小黄叫几声,也许是塔吧。包括村落里面的高度的文化的认同感,他们有些是基于宗教的,这个对我们养老是否有启示。还有相当是小的社会,会产生非常有意思的空间的形态值得我们研究。

  所以我这里总结一下进阶之路,我们中国几个命名上面来看,我们最早都是叫什么什么院,院就是围墙,表达一种安全性,我们开始关注的是安全性。后来叫某某之家,这个是私人、亲情的,家是屋檐底下的状态。后来又什么园这样的养老社区,园就是一个游憩的场所,但是给我们更多自然开放的想象。现在想的是一个村,似乎是一个在原周围的聚居的状态,但是更多的是融合的社会的交流的状态。放了一个纸飞机,放飞我们更多的想象,引发大家的思考。

  我们一直在一些项目进行时间和探索,所以第一个案例是我们在南方地区的案例,我们探索这个聚落空间跟村落之间的关系。从规划层面来说,首先怎么以这种村落规划设计理念确定边界,它的公共活动场所,非正式交流的场所,正式交流的场所,诸如此类,哪些是理性空间,等等此类的问题。这是聚落与村落。

  第二,开放与融合。我们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们曾经做过一个尝试,把所有的需要的功能空间,这个我们没有跟运营仔细考虑,能不能压缩到最坚硬的盒里面,比如餐厅哪些不能开放,活动室不能开放,剩下能开放的则开放,会产生什么样的状态?我们会形成非常融合的社交中心的状态,除了里面的我们觉得一定要分布以外的,其它的尽量开放,创造开放与融合的状态,这我们在另外一个项目都在设计过程当中,现在在积极推进这个过程。

  另外一个是关于成长性。它的适应性和成长性,这是我们现在因为有业主在下面,非常重要的项目。我们这里在探索怎么让这个活动设施跟本身变得更加具有成长性,像一个古村落,慢慢可以长大,不是在限定空间里面的,我们在一楼看上去比较复杂,有城市的活动空间和走道的空间,二楼环起来,外面长了一些工作坊的状态,用来承载老人的兴趣,比如奶奶家的花房,爷爷家的木工作坊,或者别的小孩来看他的一个状态。对于适应和成长应对的策略。

  还有一个就是一直提的连接与交互。刚才Victor A.Regnier教授讲到关于空间上面的连接,互相的观望、观察,我们也是除了小的空间,这个是我有规划层面的项目来说,怎么从规划层面来考虑整个里面的动线的穿插,以及在每块空间里面的视野的方向,每个空间有不同的空间的品质以及适合他的观察的感觉的,有些人喜欢在安全的地方观察别人,有些人喜欢被观察。所以这个是被观察的地方,观察人的地方,诸如此类的问题,我觉得可以从规划层面一直到实践层面仔细考虑这个问题。也是借今天这个机会,抛出这个想法,希望大家一起探讨这方面的问题,用更加开放的姿态探讨这个问题。

  赵晓征:谢谢管总。因为时间关系,可能都不能展开,今天都是抛砖引玉,先说一下。实际上就是我们国际的先进理念是可以在中国落地,而且是必须要落地,把它引进到中国,改变、突破现在的一些现状和问题的。

  日本和台湾都是学习了欧洲和美国的很多经验,并且已经实现了几十年不断变化,所以我们看一下他们提炼出来的一些问题。

  伊藤增辉:我从建筑单体的较简单说一下,以老人居室为例说明。日本当年开始做养老也是多人间做起来,现在提倡是单人间,基于老年人生活品质空间提升,还有更加私密等一些设计要素。我们要做高端,还有做不了那么高端的,更大的客户层是在中端以下,我们希望有更多适合中国国情的内容,我们在中国是不是可以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未来一定要走向单人间,但是现在设计的是多人间,多人间是可以分割为单人间的前提下做柱网规划,这个我们现在进行的一个逆向思维和设计方式。

  从单位人间组合变成这个单体组合(见PPT),现在走廊逐渐走向组团式,这个对认知症各方面有非常好的大家庭的氛围生活空间。不是说简单的一个楼把它改成组团室就完了,随之带来的是食堂要打散了,你的洗澡要打散了,这样就带来设计的流线的难度、配置的难度。组团不允许穿越,一穿越的话就失去了私密性,这个带来了很多设计师需要重新整盘考虑,不是分组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情。

  大家知道,当年一开始中国民政所做的这些养老院都是多人间,十几个人,那么我们在现实这种情况下还是考虑多人间为主的一些改造方式,从现实出发的思维和设计,维持一定的私密性,但是没办法实现单人间,做一些折中的想法。

  大家也经常会看日本的设施,说进到玄关要换鞋,有一个泡澡的澡堂不错,这个都是日本的习惯。我们借鉴日本的东西的时候,中国如果没有这个习惯,我们可以转换它的空间。比如换鞋可以设计成一些轮椅,或者老人停放的小空间,不要忽略掉,这样就可能浪费一两平米的面积,一两平米的面积如果发挥自己的效率,这个设施的效率就会上去了。

  赵晓征:谢谢伊藤增辉先生。90年代初我刚到日本调研更多看到的还是多人间。逐渐2000年之后都变成委员了以单人间为主的。其实我们建筑是要用下去的,我们要考虑刚才管总讲到的适应性和成长,也许我们现在觉得双人间、多人间还能接受,但是今后的老人是不可以接受的,一定将来是要向单人间发展的,我们再做设计的时候是不是要考虑成长性?

  潘冀:刚才我们都听到了很多各位不同的同业讲到的观点,我全部都认同。在我们设计经过的20多年的设施当中,陆续都有用到但是我觉得,我们需要思考,而且努力的,年长者是需要人照顾,这是迟早的,没有办法避免的问题。但是我们怎么延缓被照护?而且能够尽量互相扶持,这是觉得是非常重要的,刚才很多建议都是倒向这个方向的。我自己现在应该算中老的年纪,有的时候走路会摇摇摆摆,但是最怕被人家看见跑过来搀我,还是喜欢自己自立。只有晚上跟太一起走路的时候,我们会互相牵手过马路。我们所有的设计怎么鼓励帮助让年长者可以自立,互相扶持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比如像这种非常私密的这些设施空间里面,加入我们能够花点力气使得它很方便让长者自己处理,也不需要人家照顾,这个感觉就会非常不一样。

  我们在一年多以前,我们事务所做了一些特别专业的研究,就是熟龄好宅,到了年纪大的时候,怎么思考,什么房子,他要搬迁到什么样的房子对他才是最适合的。所以我们慢慢慢慢研究,找了一些各行各业不同的人,到了50岁以上的人,他们有一些小小的成就之外,我们年轻同事跟他互动和讨论,发现年纪大的时候并不需要非常大的空间,非常大的房间,他假如能够把私密空间减少,公众空间增加,增加很多互动,这个是最好的。

  最后我们希望在创造银发的新人生。这是我们设计的小小的日托设施,这个是年长者受到照护之后,把这块土地捐出来给他们盖一个这样的日托,在这里面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在这边发生,刚才所看到的很多空间的活动在这里都有发生。但是协助让年长者到日托,或者他们有一些去照顾社区的送餐等等的服务,旁边就全部都是住宅。这样一个很小的投资很有限,设施就能产生这样的作用,让资源支撑自立支援的生活。

  赵晓征:谢谢潘先生。我们大家都在说,我们以人为本,我们要给老人最后晚年有尊严的生活,享受晚年生活,但是我们实际在做的过程当中,常常忘记了这件事情。到底怎么样才叫有尊严的生活?其实有的时候大家没有进入深度的思考。其实每个人都是希望能够自己来自立的,自由的生活的。所以我们的养老机构并不是把老人关在一起集中在一起,我每天伺候他让他吃、让他穿,什么都不让他动,比如老人自己说做饭洗碗,说你赶快坐着吧,别动。对长者的态度也不太尊重,我们经常会看到,甚至有的时候对自己的父母没有多想就自然的流露出来了。但其实老人特别需要的是自由、自立、有尊严的渡过生活。

  其实在国外很多发达国家里面,我们看到很多老人,我们去考察的时候很多100多岁的老人自己推着车去买东西,去洗衣服,到公共洗衣间洗衣服,不希望有人搀扶他和帮他。特别是潘先生提到的如厕空间,很私密的空间,不到万不得已,他是想自己完成,包括洗澡、洗浴,很私密的事情,怎么做建筑设计的时候,能够让老人尽可能长的延续他的能够自立生活的时间,我们做建筑设计、窄窄、养老设施希望给老人设计提供的方式。

  时间的关系,我们不多展开,最后每人一句话,从管总那边开始

  管轶群:我还是讲我的小村子。我们在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有村落,我们在内心中的村落中长大,在每个人的村落中老去。

  伊藤增辉:我们要建设与老人共生的一个老龄产业,我们总是提到老人之间是一个供需的关系,这只是冰山一角,如果让老人在精神上、行为上参与进来,这个产业会发展的更加无限大。

  潘冀:银发赡养占据1/3人口的比例,我们每个人活90岁的话,后面这1/3其实是银发赡养的年龄,所以是一个很大的事业很大的事业希望它不是变成一个负担,是变成一个很有前景的大家在努力的方向。谢谢。

  Victor A.Regnier:80岁、85-100岁的老人是以你不可想象的速度去增长,如何给这些老人提供一个护理是我们需要深切、认真、仔细、严肃想的事情。

  赵晓征:匠人精神是养老产业的灵魂,不能靠不极成本的大跃进方式去实现,需要持之以恒。

  谢谢大家。谢谢各位嘉宾,谢谢各位今天到场坚持到了中午还在继续在会场的各位来宾,谢谢大家。

新浪地产
关键词:养老建筑设计  人性化  

养老相关的智库下载

更多

养老相关的社区论坛

更多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