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行业绿色制造衡量标准
(来源:陶瓷信息-公众号)
全球产业变局下的中国陶瓷产业正发生着一系列深刻而又巨大的变化,对于2018年的建筑陶瓷行业而言,业内人士有一个发展的共识,那就是在国家绿色发展理念的倡导下,绿色制造将会进一步引领行业转型升级,尤其对于陶瓷这样一个多年来被外界贴上高污染标签的行业,绿色制造不但是必然之举,而且是迫在眉捷,它关乎到行业的形象,也关乎到企业的生存。
陶瓷行业绿色制造衡量标准
事实上,刚刚过去的2017年,行业内已经涌现出了一批绿色制造标杆示范企业,如蒙娜丽莎、马可波罗、东鹏等,一批新改造、新建成的生产线不仅环保排放限值较低,而且车间内明亮如镜,自动化程度高,生产用工大为减少。但是,这样的绿色制造还仅仅是开始,离真正意义上绿色制造还有很大的差距。
绿色制造的内涵是一种环境意识制造,可持续发展制造,是指从产品的设计开始,在制造、包装、运输、应用到其生命周期结束后的全过程,实现对环境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使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协调优化。
为什么许多产区的陶瓷企业已经实现了达标排放,政府部门却屡屡“一刀切”强令关门停产?根本的原因,还是陶瓷产业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制造。我们不能把高度自动化、智能化当做绿色制造,更不能把车间内刷上光洁亮丽的地板漆就认为是绿色制造。
绿色制造
评价一个企业是否实现了绿色制造,笔者认为三个指标非常关键:
一是绿色认证。《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支持企业开发绿色产品、创建绿色工厂、建设绿色工业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壮大绿色企业、强化绿色监管和开展绿色评价。随后,国家住建部、工信部先后颁布了《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及配套的《实施细则》和《评价技术导则》,并联合成立了国家绿色建材评价管理办公室,从国家层面以建材和建筑产业链的方式积极稳妥地推进绿色建材评价工作。目前,行业内已有蒙娜丽莎、东鹏等一批企业率先通过了绿色认证。
二是绿色工厂。2017年8月,工信部发布了首批绿色制造工厂示范名单,中国建筑陶瓷行业有两家企业入围,分别是蒙娜丽莎集团和清远纳福娜陶瓷,这是工信部按照《关于请推荐第一批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示范名单的通知》要求,经第三方评价机构和省级工信部门推荐、专家论证、复核及公示后最终确定的。因此,那些自吹自擂绿色制造、绿色工厂的企业,还需要尽快拿到工信部的“绿色工厂评价证书”,否则就缺乏权威性。
三是环保绿牌。众知周知,陶瓷行业多年来留给外界的印象就是一个高污染行业,2014年国家环保部联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发布了《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由地方环保部门根据企业上一年度的环境治理综合情况,将企业环境信用等级分为环保诚信企业、环保良好企业、环保警示企业、环保不良企业4个等级,依次以绿牌、蓝牌、黄牌、红牌标示,截止2017年,佛山陶瓷行业拿到绿牌的企业仅有两家。连环保绿牌都没拿到,何谈绿色制造?
陶瓷产业
对于陶瓷行业的绿色制造,当前最重要的举措应该是节能降耗,通过瓷砖的薄型化,减少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尤其是大规格陶瓷薄板,在产品各项功能达到甚至超过传统瓷砖的前提下,其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可减少50%以上,节能降耗效果特别显著。近年来,行业内不少企业开始涉足陶瓷薄板,这是行业从高污染转向绿色制造最大的成就。
其次,加强环保治理,实现全天候24小时的达标排放,而不是偶尔达标,让企业的任何排放指标在任何时候都不惧环保部门的检查。目前,许多产区企业排放指标已在线连接至环保部门,企业排放指标稍有异常都将被实时监控,因此,加大环保投入,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实现各类污染物的超低排放,是企业实现绿色制造的必然之举。
再次,加快清洁能源改造步伐,用天然气替代燃煤,虽然天然气存在供气不足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的可能,但初始有害物质浓度,天然气确实比燃煤要清洁、环保。在政府大力倡导“煤改气”的背景下,企业应用清洁能源已是必然之举。
第四,通过低耗能、高环保、智能化的设备和工艺技术来实现行业的绿色制造,如喷墨打印、干法制粉、集中制粉等工艺技术和生产方式,都会对行业各类有害物质的排放大幅减少,是实现绿色制造的关键抓手。同时,加强对生产过程中各种废渣、废泥的循环利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彻底改变社会公众对陶瓷行业过往的认知。
第五,建立绿色产品、绿色制造、绿色工厂相统一的绿色评价体系,树立全产品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绿色发展理念,尤其是原料开采、原料加工、原料运输、产品运输等车间外环境破坏相对较高的重点环节,都必须纳入企业的绿色生产考评体系。企业要从工厂布局、产品设计一开始就要考虑绿色制造,绿色工厂。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公众对陶瓷行业的认知,让陶瓷行业从一个高污染行业转变为绿色制造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