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17》在京发布
来源:暖通空调在线
近日,由国家新型智慧城市部际协调工作组编著的《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17》(以下简称《发展报告》)在京正式发布。《发展报告》以首次全国新型智慧城市评价工作为年度特点,通过对城市年度综合发展评价分析显示,惠民服务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风向标。
《发展报告》系统展示了评价工作过程和评价数据分析结果,同时全面梳理了2017年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进展,就若干热点问题邀请相关机构开展了专题研究,并筛选了若干地方典型实践案例。
这是国家自2016年启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以来,第二本国家层面的新型智慧城市年度综合发展报告。《发展报告》由综述篇、成就篇、交流合作篇、专题研究篇和案例篇等六部分构成。本次评价工作中,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共有249个城市启动填报,启动率73.67%;220个城市完成填报,完成率65.09%。市民体验调查涉及330个城市,回收190多万份有效问卷。
《发展报告》评价工作的一大重点是民众反馈和民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220个城市市民体验调查得分整体不高。平均分为63.71分,最高分为71.00分,最低分为54.90分。其中杭州、常州、无锡、舟山四座城市处于第一梯队。
《发展报告》评价显示,在惠民服务建设和服务水平提升上,多地的智慧城市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导向作用。评价结果显示,惠民服务与其他一级指标具有广泛的相关性,其与精准治理、智能设施、信息资源、改革创新和市民体验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5。这表明,惠民服务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风向标。
在便民惠民服务中,可以看到交通、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成为热门。特别是在建立大数据平台上开发适合多场景的应用服务是发挥大数据价值的关键。举例来说,北京市管理部门建立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域,供有关方面测试无人驾驶的稳定性。为的是希望尽快让无人驾驶技术成熟推进。在开放区域内模拟实际路况和周围环境、在法规允许的前提下进行“上路测试”,为无人驾驶上路提供最大助推和最好氛围。
在医疗领域,加大基层医疗智能化水平、推出电子病历在内的健康大数据成为国家和各个城市重视的民生热点。在基层医疗中,逐渐推出了“全科医生助手”之类的机器人,帮助医生完成检查结果分析和医疗影像分析的初步筛查,提高患者就诊舒适度和医生工作效率,同时减少医生由于疲劳带来的误诊、病情遗漏问题。
在金融方面,新零售带来的消费升级是当之无愧最为便民的服务。现在,手持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完成衣食住行的全部消费和生活。以支付宝为例,在多个城市建立了无现金城市联盟,联合多个商家开展线上线下消费融合新体验。通过线上线下数据的共享,可以知晓用户每次消费背后的心理需求,判断未来潜在需求,塑造新零售变革。或许,打通所有数据之后,从某个细节就可以发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周边人的消费需求、从一个人甚至可以预测全家的消费情况,提前为用户智能推荐所需,让数据发挥最大服务能力。
《发展报告》还发现,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集群化特征明显。主要集中在长江经济带、西南片区、东北区域、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其中,长江经济带最具代表性,区域内11个省市的参评城市平均得分为61.86分,高于平均得分58.03。
在集群化发展的案例中,京津冀地区得分虽不比长江经济带高,但近年来频繁推出产业转移和协同发展规划,特别是围绕雄安新区展开的一系列交通道路和网络设施建设,让区域经济提升成为集群化发展的直接成果。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面临巨大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协同化程度还需要从数据共享、统一标准、统一执行、统一规范方面落实。
从《发展报告》多个指标评价考核结果来看,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存在地区不协调和发展不一致问题。沿海地区发展较快,西北内陆等地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特别是在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上还需加大投入。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服务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布局二三线城市,在智慧旅游、产业融合、双创平台等方面推出服务平台,成为新型智慧城市的后起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