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庆辉:因地而生 以九江市文化艺术中心等时间作品为例_新浪地产网
关闭广告

高庆辉:因地而生 以九江市文化艺术中心等时间作品为例

提要:从这个思路开始,我们建筑有一个非常强烈的,从个人感受来讲,是有内在的一个逻辑。反过来看,从地理再到地域,更宏观的一个地理到一个地域,再到一个相关的周边场所的文脉,再到我们建筑的内部,中间的彩色区域就是我们的设计,就是我们的建筑师做的设计。白色的区域可以把它简单称作我们设计的依据,或者它所谓的一些背景条件,我把它从大到小,从很宏观的地理尺度逐渐到我们的建筑,形成我们的设计概念,通过一些建造措施,最后竣工,这样一个过程把它称为因地而生。

  6月9日,以“建筑师的成长:教育与修养”为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高等院校勘察设计分会建筑专业委员会主办,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的“U7+ Design中青年建筑师设计”论坛在清华大学主楼“深度”举办。论坛上一批青年建筑师通过分享作品和思考、感悟,探讨建筑师成长的外在和内在因素。旨在通过身处高校设计院的建筑师的成长经验,展现建筑设计的知识性、艺术性与社会性,以及教育与修养在其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高庆辉

  因地而生——以九江市文化艺术中心等时间作品为例

  以下为现场实录

  高庆辉:这个题目的起源,我们当下这个时代是移动互联,在手机媒体非常发达的一个时候,尤其在我们中国,在电商包括移动支付,包括一些相关的各种APP客户端发达的社会,甚至中国的手机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发达的一个市场,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包括我们公众获取信息主要的来源,甚至90%都来自于手机。建筑师也是这样,建筑师看一些相关的案例,我们可以拿一个手机,全世界所有在建的,甚至完成的,包含一些重大型的国际竞赛,我们都可以从手机很轻易的获得。一方面这个渠道更加容易了,但另一方面也会更加的表象,我们只是看它建筑的颜值,看一张照片,设计师背后的一些思考,来龙去脉,来自于哪里,怎么生成,怎么建造,这个也是我们需要关心的一个话题

  我简单讲一下我们在目前这个状态下,还是回归建筑学本身一些基本的概念。比如地域性,这个话题也不是一个新的话题,前辈们无数的建筑从业者,包括今天的梅大师,是一个非常长久的话题。在现在这样一个时代,这样一个非常表象化的时代,建筑师们更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我画了一个同心圆,最中心的是我们的建筑设计,从它的外延,更大范围的地域,以及更宏观的地理,从内向外延展的一个过程。从这个思路开始,我们建筑有一个非常强烈的,从个人感受来讲,是有内在的一个逻辑。反过来看,从地理再到地域,更宏观的一个地理到一个地域,再到一个相关的周边场所的文脉,再到我们建筑的内部,中间的彩色区域就是我们的设计,就是我们的建筑师做的设计。白色的区域可以把它简单称作我们设计的依据,或者它所谓的一些背景条件,我把它从大到小,从很宏观的地理尺度逐渐到我们的建筑,形成我们的设计概念,通过一些建造措施,最后竣工,这样一个过程把它称为因地而生。

  我今天选择了几个区域,也是本人从事一些设计不同的区域。一个是我们江淮丘陵,在南京东南大学所在的华东片区,在江淮丘陵这样一个地貌地域条件下。另外一个是像北京非常典型的一个内陆平原的城市,再一个就是我们沿海,中国有很长的海岸线,大概三个不同的区域。

  这个不是一个非常完整的,只是我个人的一个体会,从江淮丘陵来看,可以看到我们的地理,基本上从它的气候条件,包括它的城市大地景观是山水交织这样一个地景。从这样一个环境中孕育出了一个楚汉交汇的文化区,由于地景的产生,到我们现在今天的城市,这么多年的发展,可以看到它整个城市的格网体系是偏自由网格的一个布局。建筑形态比较灵动,有一些半户外的空间,把它称为因山或者因水而生。以北京为例,内陆平原是都城非常水平化,平原的一个地景,这是在我们北京作为古都这么多年,这么多朝代,为什么这么适合做一个传统的都城,是跟这个地理有很大的关系,讲白了,非常适合建城市,非常适合人居住。常年文化熏陶下,形成一个非常有秩序,很规矩,强调礼的汉文化。

  整个建筑形态包括城市格网比较方整,比较规整的格局。还有沿海,滨海地景,山海之间的一个环境,整个形式包括受到一些近现代开埠的影响,是比较开放比较多元的文化。我们先看江淮丘陵的区域,这个是我本人做的两个,一个是九江的文化中心,这个项目落成了,另外一个是安徽的楚文化的博物馆,这个项目在建。我们看到这两个项目都位于江淮山水交织的江淮丘陵比较有代表性的环境中,九江的项目我们是从10年开始设计,这个施工的周期非常长。这个环境非常典型,它的名字叫山水之间。这是完工最后的一个空中的俯瞰,包括歌剧院,左边是一个小的楼,右边是一个多功能厅。九江城市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山水环境,这里面有南边的庐山,北边的长江,看九江,古代称浔阳,城市的水系有九条水穿过,得名九江,从秦代就开始有这个称谓。包括李白包括陶渊明,陶渊明桃花源记是以此为题,在庐山这个地方,大概留下了四千多首的诗词歌赋。这是鄱阳湖,这是一个季节性的浅水湿地。九江这个城市地理环境是庐山、鄱阳湖、长江,有大地山水景观依托,最后形成像历史典故、诗词歌赋和书画艺术,不是特别具像,是一些抽象的艺术的名城,和北京包括其他城市古街区、古建筑非常漂亮的城市遗存不太一样。

  经过现场勘察,觉得环境非常好,背后就是庐山,下面就是鄱阳湖。我们后来在创作的开始,我们觉得还是做一个比较地景性的流线性的山水的地景,能够形成一个新的山水画。包括和庐山历史上这么完美的诗词歌赋,包括我们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渲染能够尽可能呼应。我们尽量压高建筑的形态,剧院屋顶非常高,我们尽量拉开,把所有的房子拉开,留空,形成一个非常连续,非常平缓的一个建筑整体的构图。这是我们最后建成完工之后,北边就是庐山,下面的湖,山和湖之间,我们可以把它称作,它没有特别的透视感,有中国山水的一个平行透视或者散点透视的一个概念。这个建筑最后完工,我们认为它比较适合这块地,倒不是非要做成一个非线性,任何方的东西放在这个地方不太合适。反而是一个比较平缓的,非常流畅的一个形态,和庐山包括长江和鄱阳湖它的整个山水地域的背景和地景比较协调。

  可以看到这是位置,在整个湖的东北角,西北方向有一个胜利碑,九江98年抗洪,当地政府在08年修建,为了纪念抗洪胜利建的。建成以后,是当地唯一一个制高点,我们从庐山这个方向的区域,一个很长的空间轴线,刚开始设计之初就定下来,把整个环境串联在一起。这是我们完工之后,对视线的分析,下面两个剧场之间的灰空间,纪念碑也是完全把这个视线能够打通,形成一个中国古典园林镜框的一个感觉。不能因为这个房子盖了,老百姓不能到湖边区,我们下面全部留空,同时也是一个通风,去了之后,湖边风非常大,也是一个很好的通风的环境,我们把它称为“城市客厅”。这是当地老百姓去上面拍婚纱照,包括一些展览,包括广场舞,还有车展,车展后来把我们这个平台一下子压坏一点,后来甲方吓的再也不敢把重的东西放上去,后来我们重新做了地平的处理。

  空中看,在九江发大水之后,我们这个房子没有地下室,防洪标高,包括结合它的标高,从道路标高到湖边,我们做了不同的错景,保证在洪水期,二层全部是安全的。这是建筑的构成,不细讲,从上面一直到基座。可以提几个幕墙,比较关键的几个建造的设计,这个幕墙的拉锁我们也做了一个创新,有一定的特色。配合材料商做了一些新的工艺,现场看起来,密实性还是不错的。最大的GRC30个平方,是在模仿混凝土的构件,右下部是工程在吊装,檐口那块加芯板的一个照片。这是典型的金属屋面,我们做了一个双层屋面,既考虑到通风隔热的效果,另外也考虑到屋面装饰和镂空排水。这是我们的铝钢板的面积,做的一个整体的表面的处理。这是刚刚提到的铝单板的隔热通风。

  最后可以看一下,这个建筑完工之后,这个就是看到的抗洪的胜利碑,这个后期他们房子慢慢盖起来了。我们刚开始去的时候,这个建筑是第一第二栋,短短几年,庐山脚下已经盖满了建筑。在视线上还是把它的主峰基本暴露出来了,看到我们的建筑,从城市客厅这个入口,正好和胜利碑形成一个空间轴线。这个是不同方向看过来,这是我们的南侧广场,这是一个夜景,我们的墙面做了一些亮化,包括LED的照明,形成这样一个效果。这是它上面的主楼门庭的区域,可以看到它和湖非常写意的一个环境的关系。这个剧场分左右两个部分,两个剧场,一个艺术培训,左边一个是1200多平米的剧场,右边是一个小剧场。这是我们建筑的一些细部,这是屋面,屋面我们为了山脉一脉这样的概念,空间形态要流畅一些。大堂主要朝向我们的湖面,最高的空间对向我们的湖景。这是我们大剧场的室内,包括小剧场的前庭部分,排练厅,这是大剧场,这是五千座的小剧场。这是竣工之后,在13年他们当地请中央芭蕾舞团首演,演出的红色女子军,从演员来讲,觉得音响非常不错,我们也免费看了一场演出,也很开心,这是我们建筑师一个很有趣的回忆吧。

  右边是包括广场,后期的利用非常好,包括室外很多农民工的各种演出,包括市民的活动,也用的很好,这种建筑确实有意义,房子盖完以后每天都在用,平均三天就一场演出。我们这些年做了一些文化中心,我们国家文化事业推动力度比较大,另外老百姓需求也比较大,所以市场非常好。这个场子基本没有停。

  接下来说我们江淮这个地域环境,这个是博物馆,这个建筑起的名字叫楚韵方城。它是位于安徽,也是靠江苏不远,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小县城,这个县城在寿县在战国时代寿春楚国的一个最后的都城,和平遥古城,我们国内有八个古城,在申报联合国的文化遗产,过去像北京的南京的古城墙,他们打包申报这样一个大的联合国文化遗产。这个古城它的北侧是八公山,南边是当地一个湖,也是山湖非常好的一个环境。

  我们项目就在古城和湖之间这样一个区域,整个用地在北侧西北方向是寿县的古城区,是保留比较完好的,从北宋开始,是寿春的一个遗址。最早的遗址是在右侧,现在规划是一个遗址公园,我们的项目在它两个方位的下部。就像提到江淮所谓的地景,它的位置是这样一个环境,在这个城市里面包括在楚文化的风格,包括器物都是非常怪的,和北方的汉文化有些区别,有些变异,融入了一些少数民族包括像荆州,包括湖北这个区域部落的文化,所以有一定的特色。

  我们这个项目来源于几个方面,我们提炼了一些建筑语言,希望做一些重现。再一个来源,当地保存非常好的古城墙,从它的古城门到它城里面现在目前老县城里面的古代的城墙,几个方面找了一些设计的元素。左边这张图是北宋保留下来的城门楼,上面的楼是明清的楼,下部是从宋开始修建。我们取了它墙身的一部分,体现城墙这样一个理念。这是博物馆的一个入口主要的空廊,这是他在爬上城墙之后,在县里瓮城是很少的。我们看楚国寿春最后一个都城和现在的寿县的拓扑关系,有一些墓葬和遗迹,我们做了三个院子,有瓮城、方城和斗城,博物馆里面做一些自然采光的空间,希望有些人工化的照明。这是现在在设计的,马上开始施工的一个整体的效果,这是从不同角度看过来的效果。最后我再讲一个室内的,现在也是跟领导做工作,我们做了一个非常红色的一个巨构型的空间,他们领导觉得太红了,我们在沟通,希望形成一个非常完整的,有点神秘色感的,楚文化的一个空间场景。

  接下来讲一下北京的一个项目,北京建筑大学大兴校区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楼,北建大校区规划比较完整,新的建筑总体的原则,不管在什么位置,我们希望形成一个整体,也是一个完整的新的院落。这个建筑我们可以看到,刚才讲到地景文化,北京是非常典型的都城,包括大兴校区,它的规划也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结构。我们提炼了北京传统的四合院,整个北京大兴校区基本以四合院或者半开敞的三合院为主,我们提炼完之后,可以看到整个建筑布局的过程,这个过程非常简单。东边已经有实训基地,南北形成半开敞的空间,对着西侧的景观湖。

  这个是几个方向看过来,和远处的实训基地是一个整体的关系。包括我们建筑材料的用材,面砖,原来老房子用的是横贴,我们用的是竖贴,做了一个变化。这个上面是我们方案效果图部分,总体项目造价非常低,最后完工来看,除了水少了一点,基本大致还都是比较接近。这是它的一个内院,从尺度上,从一些关系上,和老房子做了一些差异。实训基地开创做的比较厚重,我们做的比较轻盈一点。这是我们另外一个方向看过来,西侧朝湖,这是一个报告厅,建筑非常安静,放在校园里面。左侧是我们为它遮阳,包括实验室要求不允许有太阳,我们当时结合造型做一些遮阳束。

  后期这是我们装修,室内不允许做任何设计。我们想利用几个不同的部位优化一些空间,左边楼梯是一个消防楼梯,我们尽量做它一些缓冲的空间,给学生在这儿活动。右边这个实验室是一个大空间的,里面可以通过一些空间区域的划分,一些盒子,不同的介质。我们把楼梯做了一个扩大,为了对着西侧这个湖景,有些休息座椅,可以去休息。这是大实验室,这是不同的几个设备。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也是我们快接近完工的一个青岛的案例,青岛这个城市是有殖民地历史的,尤其是德国在这边留下了很长的一个文化的积淀。另外它是靠海,城市格局包括城市周边有崂山,包括胶州湾是非常漂亮的。这个项目我们也是院里去年工期特别紧,他去年年初开始设计,18年就要用,明年山东省就要用。我们从去年春节开始到去年6月份,施工图完毕,从方案到施工图。今年到现在,16年6月到现在差不多一年时间,已经基本竣工了。这个项目也反映了我们中国的城市建筑建设的速度,它的设计,包括六万人的体育场,包括1.5万人的体育馆,满足NBA赛事,是一期工程。建筑产生于周边海岸这样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地景,它是盐碱地,填海形成的高新区。我们还是采用同样的策略,把房子尽量做的不那么标志,尽量能够落在地上,低姿态的压低。整个建筑的姿态,我们希望让它低下去。通过一些海滩上的沙滩的印痕,包括一些元素,我们做了一些提炼。这是六万人体育场的内场,这个是我们的体育馆,也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形体的处理。体育馆越大,它的建筑视线的要求,房子越圆。体育馆内场有一圈是活动座席,是多功能的一个场。这个是另外一个体育场的主体,包括坡面,包括屋顶的结构,包括建筑整个外形,当时研究一些空间,判断空间尺度,包括空间关系的时候,做的一些处理。

  1.5万人的体育馆,我们在结构上,我们院的孙总,结构采用的外圈,内部的悬挂结构,跨度非常大,很有结构特色的一个系统,像一个网球拍拉开之后,之间抠一个洞,重新缝一下,我们建筑师可以非常形象通俗的理解。这是1.5万人的体育馆,包括它的各方面的构成。这是建筑的外部,我们结合它的室内的采光区域,玻璃门厅非常自然的掀起。这是室内的一些空间,这个是我们在推敲这个空间尺度,我们做的一些模型。这个是它最后装修的一个风格,建筑的内部,这是空间整个构成关系,包括它的钢结构体系,包括里面的厅堂,还有休息厅,我们做了一个橘黄色的区域,是消防楼梯,是易跑的,这是充分利用了建筑的层高。我们经常消防楼梯是不用的,是浪费的,但是我们在把它做在一个空间层高里面,形成这样一个有动感的空间。这个是我们体育馆的内部,室内包括防火墙等等一些想法。这是最后的钢结构的目前的施工状态,这是在钢结构之前的一个状态,我们的体育馆幕墙已经开始在施工。

  最后,我简单再回顾一下,今天讲的也是本人参与的一些项目,或者设计的一些案例,从我们江淮或者从沿海从内陆,我们几个设计的案例,我们所存在的城市的地理环境,包括到一些地域的文化,包括最后到建筑,我们形成一个和地景紧密相连的一个结构吧,所以叫因地而生。谢谢大家! 

关键词:

建筑师相关的智库下载

更多

建筑师相关的社区论坛

更多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