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评论:抢着送老师手机 和争抢学区房同理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网
日前,《人民日报》刊发了一名大学教师的文章,提及当今学校送礼之风的热烈:某中学教师津津乐道地说:“我孩子一年四季什么也不用买,穿的用的都很多。”她说她的孩子光智能手机就有10部,全部是学生家长送的。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更没有无缘无故送出的手机。这位老师说得很明白,现在的家长是节日送礼、生病送礼、搬迁送礼,没机会创造机会也要送礼,原因无他,“收了钱物的老师对学生不一视同仁。送钱物多的可随意调座,课上多提问,作业勤指点,老师常露笑脸。没送的可能就得坐 冷板凳 ”。
抢着送手机,不过是争抢教育资源的延伸,和争抢学区房同理。如果说学区、学校的争夺,是在有形市场的博弈;那么当跨过门槛之后,老师的“注意力”也会成为资源,在这个无形市场上的争抢,同样惊心动魄。
所以说,“教育投资”的形容可谓十分贴切,教育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项长线投资,除了入学资格,老师的每一点吃穿用度、每一次头疼脑热、每一句唉声叹气,都不可麻痹大意,这一个个节点,都关涉投资全局,若不谨慎操作,也可能满盘皆输。
从经济学常识来说,但凡存在红包的地方,无一不是资源紧张的地方。近些年屡遭诟病的红包,无论是医疗红包,还是校园红包,都符合这一常识。试想,当家长们心力交瘁地得到入学门槛,在当下的现实语境中,倘若发生冲突,且不说转学、换班这等“惊天动地”的大事,即便是回嘴顶撞,又有几个家长如此浑身是胆?
尴尬的是,送礼盛行的地方,偏偏又是承载道德期待的地方。主流话语里的老师,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不成想却是“重重叠叠是金钱”。即便不涉及金钱,这种不对等的关系,也足以打破学校的道德预设,乃至形成对尊严的碾压。当老师成为孩子们能否享受教育的审批者,孩子们日常行为的裁判者,乃至行为后果的执行者,那么异化就难以抵挡了。
前不久武汉一幼儿园老师,因为家长不愿自己的孩子参加舞蹈班,幼儿园负责人直言“理你的原因是把你的孩子当人,而不是把你当人”“你就不配当妈”等等。虽是极端个例,却能引发网络群体性共鸣,就不能忽视对整体土壤的考量。文章开头所提到的“10个手机”,每一个送出去的手机,除了金钱的一次奉纳,还是尊严的一场剥夺,更是对孩子们道德认知的一重摧残。
如此校园,抵挡裹挟尚且无力,教书育人更是缘木求鱼。这也从另一个层面证明,道德规训虽然声嘶力竭,但实际力道却脆弱乏力。改变这一局面的,制度层面是规则,基础层面则是教育资源的均衡。当前,有不少地方和学校出台了种种规定,对送礼进行限制,也取得一定效果。但教育资源紧缺的整体格局不改变,不对等的单向奉纳极难根治,即便不送礼,也可蜕变为任何一种资源输入,柴米油盐、衣食住行,何愁没有家长可以效劳的地方。
一定也有老师感到委屈,我们起早贪黑、重担压身、心力交瘁、严于律己,凡事要看整体,不能用个例代替全部……是的,确实如此,但也正因为还有这么多老师兢兢业业,就更要对不正之风不留情面,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因为自己“大体健康”,就对胃痛视而不见;一锅粥越是美味,对“老鼠屎”就越不能容忍。社会期待着老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也是全社会当共同作答的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