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书记:雄安不搞土地财政 严禁大规模房地产开发
资
系好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第一颗扣子(治国理政·新思想 新实践)
《 人民日报 》( 2017年05月09日 07 版)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烈的使命担当、深远的战略眼光和高超的政治智慧。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既为河北人民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宝贵发展机遇,也使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大考。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切实肩负起主体责任,稳扎稳打,善作善成,系好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第一颗扣子,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从大历史观的高度深刻领会党中央的战略意图
党中央决定设立雄安新区,是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既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新的两翼,又与筹办冬奥会、推进张北地区建设形成河北的两翼,对于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全国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这一重大历史性工程,跨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伴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进程,必将成为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生动实践,成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时代典范,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壮美画卷的“点睛之笔”。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最根本的是要以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我们认真传达学习、集中开展研讨,加强干部培训、广泛进行宣讲,把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有关精神的学习不断引向深入,使各级领导干部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应准确把握“千年大计”的高点定位,保持历史耐心,强化战略定力,不操之过急,不急于求成,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稳步推进,使“千秋之城”经得起千年检验;充分认识“国家大事”的深刻内涵,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跳出河北看雄安,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全局,在办好国家大事中作出河北应有的贡献;深刻理解“全国意义”的战略地位,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当好先行者;始终牢记“主体责任”的千钧分量,积极主动作为,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使命担当,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在历史大考中交出优异答卷。
将严格依法管控和做好群众工作贯穿始终
在雄安新区研究谋划阶段,只有稳得住、控得好,才能开好局、起好步。我们坚决贯彻“要防患于未然,不要掉以轻心,更不能走弯路”的重要指示,精心、细心、用心做好工作,以严格依法管控保障和实现稳中求进。坚决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把严格土地和房地产管控作为当务之急,明确新区是创新发展的高地、不是炒房淘金的地方。研究建立土地收储制度,强化政府统一管理,依法依规、分类处置土地开发遗留问题,铁腕治理违章占地用地,不搞土地批租,不搞土地财政,严禁大规模搞房地产开发。采取最严格的措施,同步加强对新区以及新区周边、京冀交界地区的全面管控,防范和打击炒地炒房炒房租投机等行为,严防不法商人借新区炒作牟利,切实管住地价房价和房租,防止无序开发。研究制定与新区功能定位相适应的人口和住房政策,探索全新的房地产改革路子,满足民众住房需求,打造政策高地、成本洼地。
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是建设雄安新区的根本保障。我们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靠人民创造历史、靠人民建设新区,切实做好群众工作,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实行驻村工作队全覆盖,组织各级干部进村入户、走访企业,宣讲政策、了解诉求,合理引导群众心理预期,使之正确处理自身利益与新区建设的关系、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激发群众参与新区建设的热情。把管控与服务结合起来,制定统一规范的政策,解决好群众和企业搬迁腾退中的现实困难,解决好管控涉及的就业、户籍、建设等实际问题。围绕安居乐业有保障,规划建设好安置区,提升群众居住质量,出台就业扶持政策,加强教育、社保、医疗、养老等工作,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用先进理念和国际一流水准规划设计建设
实施千年大计、办好国家大事,必须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我们抓住规划工作这个“牛鼻子”,坚持先谋后动、规划引领,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精心组织规划编制,确保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再开始建设,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雄安新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区,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目标是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按照这一功能定位,我们坚持地上、地下一起规划,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地上先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坚持开放搞规划,组织国内外一流专家和团队参与规划制定,全面开展专项规划编制和专项课题研究,推动形成“1+N”规划体系,实现多规合一。坚持生态优先,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划定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避免城市规模过度扩张,坚决防止形成新的“摊大饼”。实施白洋淀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恢复“华北之肾”功能,大规模植树造林,提高新区森林覆盖率和绿地率;重视文化遗产特别是红色遗产保护,处理好文物保护和新区建设的关系,将文物保护利用规划纳入新区总体规划;结合区域文化、历史文脉、时代要求,严谨细致搞好城市设计、单体建筑设计,不搞高楼大厦、水泥森林、玻璃幕墙,体现中华传统经典建筑元素,以工匠精神打造城市特色风貌。
依靠改革创新走出一条新路
雄安新区之新,关键在改革,要义是创新。推进新区规划建设,最大的动力在改革创新,最大的潜力在改革创新,最大的挑战也在改革创新。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在发展理念、工作思路、方式方法上有全新转变,以深化改革破题开路,以创新驱动引领发展,以优质公共服务聚集要素,努力在一张白纸上绘出最美的图画。
着眼于探索新区建设发展新模式,全面深化改革,科学设置精简、统一、高效的管理机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高标准构建新区政策体系,在土地、住房、财税、投融资、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实施综合改革、集成创新。着眼于打造全国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制定特殊人才政策,聚集国内外高层次创新要素,建设集技术研发和转移交易、成果孵化转化、产城融合为一体的创新引领区和综合改革试验区,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着眼于打造对外开放合作新平台,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主动服务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创新体系,构建国际要素聚集区。着眼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新区功能定位和人口需求,制定公共服务政策体系,与北京市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引入优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资源,建设优质公共设施。鼓励环京津周边市县在公共服务改革方面率先突破,尽快缩小与京津的梯度差,补齐社会事业发展短板。借力京津对口帮扶,用绣花功夫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持融合发展、错位发展、协调发展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重要任务。只有跳出“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着眼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才能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在有效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进程中良性互动,实现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雄安新区起步之初,就要注重加强同北京、天津等城市的融合发展,同北京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的错位发展,发挥对冀中南乃至整个河北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推动雄安新区与周边区域协调发展,加强规划衔接,科学合理分工,优化空间布局。新区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符合条件的高水平功能和高端高新产业放在新区,与之配套的功能和产业可放在周边地区和其他地区,增强整体服务功能和产业配套能力。推动雄安新区与张北地区协调发展,按照打造河北发展两翼的要求,统筹基础设施建设,统筹产业发展布局,统筹公共服务功能,因地制宜搞好高水平开发建设,把新区打造为带动河北发展的新引擎,把张北地区打造为冀北发展新高地。推动雄安新区与全省其他地区协调发展,注重搞好深度对接,谋划实施一批交通路网互联、生态环境共治、产业协作配套、公共服务共享项目,加快全省经济板块重组和经济结构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向高层次迈进。推动雄安新区与京津协调发展,全力做好北京非首都功能承接工作,把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作为分内之事,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坚决服从服务大局,加强廊坊北三县等市县与北京相关区域的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管控,确保党中央战略部署顺利实施。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一项关系国家长远发展、惠及子孙后代的宏伟事业。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自我加压、负重奋进的责任感,以创造历史、开辟未来的使命感,稳扎稳打,不骄不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茬接着一茬干,把雄安新区打造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作者为中共河北省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