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藻泥出路:一切要从“深”和“广”出发
来源:中华硅藻泥网
如果用前景广阔来形容这种材料或许也有些不恰当,因为现阶段这种材料的应用只局限于几个领域,并且有限的需求也限制了其发展。如果用应用范围过窄来形容似乎又不恰当,因为这是业内专家最为看好的一种材料。它的特性不仅能够完成血清过滤这类医学领域的高精尖需求,同时更能深入寻常百姓家,发挥其绿色环保的余热。这种材料就是近年来颇受业内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硅藻土。作为新材料产业的重点发展对象,硅藻土在国内市场这只无形之手中按下了快进键。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硅藻土从何而来,如今又面临何种发展瓶颈呢?
亿万年的沉淀
“硅藻”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藻类,海洋是藻类的故乡,这里硅藻种类多、数量大,被称为海洋中的“草原”,它们创造了地球生命赖以生存70%的氧气,是地球生命的真正摇篮。硅藻沉积并经亿万年的矿化后形成硅藻矿物,其主要成分为蛋白石,硅藻土的分子筛结构质地轻柔、多孔。电子显微镜显示,硅藻矿物是一种纳米级的多孔材料(微孔直径约0.1~0.2微米),孔隙率高达90%,规则、整齐地排列成圆形和针形,其单位面积上的微细孔数量比木炭还要多出数千倍。硅藻土矿床可分为两个不同的成因类型:海相沉积硅藻土矿床和湖相沉积硅藻土矿床。目前我国大部分硅藻土矿床属于湖相沉积硅藻土矿床。我国硅藻土开发与应用历史久远。据古书记载,早在唐宋时期,浙江嵊州便有少量硅藻土开采,当时称之为“白泥”,用作造纸填料,出产的玉版纸,晶润如玉而闻名于世,同时还可用于洗衣,饥荒时饥民则赖以果腹。中国地质工作者正确认识硅藻土是在20世纪60年代,当时已有初期产品——保温砖,或是原矿出口,硅藻土产业初步形成。20世纪90年代,随着对硅藻土的研究不断深入,硅藻土除了应用于常规的保温、隔热材料外,开始大规模地用于助滤剂的生产。90年代初期,我国食品工业呈现觉醒之势,整体发展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991年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95.96%,之后连续7年以每年33.82%的速度递增,高增长刺激高需求,尤其在酿酒与饮料工业领域,大规模的助滤剂需求开始出现,这也为硅藻土行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市场基础。中国硅藻土工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目前可生产过滤材料、保温材料、功能填料、建筑材料、催化剂载体和水泥混合材料等制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建材、环保、石油、冶金、造纸、橡胶、农业、畜牧业等行业,产品达500余种之多,尤其是在过滤材料、吸附净化、功能填料、土壤改良等领域前景广阔,硅藻土资源的重要性逐步显现。并形成了吉林、浙江和云南三大硅藻土基地。在产品结构上,吉林以生产助滤剂为主导产品,浙江以生产保温材料为主导产品,云南以生产助滤剂、保温材料、填料和轻型墙体材料为主导产品。经过亿万年的沉淀,硅藻土终于修成正果成为当今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几十年的发展让目前硅藻土各成熟应用趋于饱和,而在装饰装修材料、农用饲料、医学等领域涉足,无疑为硅藻土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土壤。
丰满的前景与骨感的现状
一直较为沉默的硅藻土行业近些年有些不一样了。当前审美潮流的爆炸式突破,带领了室内装潢界的新风格。人们不断追求更新颖更美丽的装修手法,其中被誉为“吸附甲醛,净化空气、杀菌除臭”等多种功能的硅藻泥逐渐走俏,在此基础上,硅藻涂料、硅藻板等在原生态理念包装下的建筑装饰材料,让硅藻土行业步入了新台阶,不仅如此,抑制黄曲霉素的功能让硅藻土也加入了农用饲料的行列……多个应用领域的全面开花,让一直较为平稳沉寂的硅藻土行业热闹起来。但热中有冷。专家介绍,硅藻土行业多年来的发展让其步入了一个怪圈。首先硅藻土开采量与下游产品市场占有率不匹配。我国一直是硅藻土生产大国,硅藻土资源丰富,储量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截止2015年,全国共有硅藻土矿区数71个,查明资源储量4.84亿吨,可与丰富的资源相悖的是,多年来由于创新不足,致使我国硅藻土产品趋同现象严重,并没有在世界市场建立相应的话语权,导致我国硅藻土下游产品在世界市场中所占份额却远远低于应有份额。同时,由于我国硅藻土产品技术含量低,高档硅藻土产品还需要进口。其二,产业结构不合理、行业的整体技术装备落后。非金属矿产品进出口贸易中,“低出高进”现象仍然存在一定的贸易壁垒。而低水平重复开发,加上无大型企业组织行业攻关,使得我国非矿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很差。业内人士表示,我国硅藻土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业结构不合理、系列化程度低。低端助滤剂产品产能过剩、价格偏低,同质化恶性竞争严重。高端产品短缺、新应用领域亟待拓展。我国硅藻土主要产品集中在低附加值的领域不断重复建设,恶意竞争。硅藻土下游的助滤剂市场已经过剩,因供大于求而导致的恶性竞争使助滤剂产品价格不断降低,而成本在不断提高,使产品的利润空间不断缩小。恶性竞争使助滤剂生产企业微利经营或亏损经营,企业都是恶性竞争的受害者。其三,资源储量巨大,但资源浪费严重。以吉林为例。吉林省硅藻土储量3.56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73.55%。吉林省白山市硅藻土资源极为丰富,多为湖相沉积的原筛藻和小环藻,尤其适合用于工业填料和介子载体,资源储量集中,品质优异,其中一级土占20%左右,二、三级土约占80%左右。几十年的开发利用主要是一级土,采富弃贫,资源利用率不高,综合利用水平低,二、三级土浪费极为严重,一级土消耗速度较快,优质资源保障程度不足已逐渐凸现。
出路:一切要从“深”和“广”出发
“深”是指要加大整合力度,加强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以股权参股、资本并购等多种方式,形成2~3家大型企业集团,实行资源集聚和产业集聚,提质增效,淘汰落后低端产能,避免同质化无序竞争,提高准入门槛,打造硅藻土产业集群。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硅藻土行业,乃至整个非金属矿产业均以民营企业为主,小、散、乱现象严重。其中由于非金属矿产业尤其是硅藻土行业,产业体量较小,市场需求量不高,与国企央企的战略发展布局不匹配,所以少有国企央企涉足其中。而行业内又缺乏实力强劲的大型企业集团,所以打造产业集聚、培育行业内的大企业是当前硅藻土行业整合重中之重。同时,整合不仅限于产业规模,更要深入到科技创新中去,对我国的硅藻土科技力量进行整合,依托地方企业和高校进行科技攻关平台建设,形成“研发—试验—应用”的良好循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地方企业的升级改造,也可以形成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广”是指大力发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配套的高性能非金属矿物材料及制品,开发专用化、功能化和系列化产品,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加快与下游产业融合发展协调发展,发挥硅藻土产品功能特性,拓展新的应用领域。以硅藻泥为例,硅藻泥的引进是在2003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已足以抗衡传统壁材、乳胶漆。即便如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硅藻泥使用率仍很低,行业门槛较低,企业品牌意识薄弱。同时,巨大的市场,给予众多中小厂家浑水摸鱼的机会。去年十一期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栏目再次将硅藻泥推上了风口浪尖——上海市消保委的一项质检报告显示,有三件硅藻泥样品被检出放射性核元素超标,且不少企业实际净化功能远低于标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