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出手 重点防控房地产等10类风险
作为2017年国家政策的重要着力点,防风险近日迎来一波监管“强音”。4月9日,中国政府网刊文,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近日召开的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指出,对金融风险要高度警惕、严密防范,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对个别监管人员和公司高管监守自盗、与金融大鳄内外勾结等非法行为,必须依法严厉惩处、以儆效尤。
次日(4月10日),保监会网站刊文,要保持监管高压态势,坚决治理市场乱象,坚决查处违法违规问题。银监会也在同日发布消息称,银监会近日下发了《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将重点防控流动性风险、房地产领域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等十类风险。
对于发布《指导意见》的目的,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是为了“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切实处置一批重点风险点,消除一批风险隐患,在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同时,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指导意见》提出,要“做好‘现金贷’业务活动的清理整顿工作。”这也是银监会首次发文点名“现金贷”。对此,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广州e贷总裁方颂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现金贷”发展迅猛,有些平台为实现盈利,采取高息甚至高利贷(拉客的方式)去覆盖坏账损失;同时,大量逾期也容易导致暴力催收现象出现。
房地产等领域风险“上榜”
在房地产火热的行情之下,上市银行个人房贷业务增长迅猛。《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16年,建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59万亿元,较上年增加8117.52亿元;工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24万亿元,新增7246亿元;农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56万亿元,新增6329.52亿元;中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64万亿元,新增5902亿元。
此次,《指导意见》在强化房地产风险管控方面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建立全口径房地产风险监测机制,定期开展房地产压力测试。加强房地产业务合规性管理,严禁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房地产调控措施升级、收紧房贷政策、银行上调房贷利率等的影响下,今年银行房贷业务增速料将放缓。
此外,《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整治同业业务,加强交叉金融业务管控。控制业务增量,消化存量风险,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全面排查存量同业业务,对多层架构、复杂程度高的业务要制定整改计划。对风险高的同业投资业务,要制定应对策略和退出时间表。数据显示,2016年末,银行业存放同业余额11.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5万亿元。
“由于同业业务的风险资本计提和拨备较低,可以规避传统的信贷监管指标,同时网下同业市场操作灵活、渠道隐蔽、风险穿透监管难度更大,因此通过同业资金以短养长、层层传导、最终对接限制性行业的‘类信贷’业务模式成为主流。”中国农业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指出,同业业务由此逐步异化为脱离流动性管理本质、逃避表内外监管、做大资产负债规模的盈利工具。
“现金贷”风险引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因利率过高、野蛮催收、滥用个人信息等问题,“现金贷”频频被媒体曝光并引发各方关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此次《指导意见》在“稳妥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治理,促进合规稳健发展”的表述中点名“现金贷”,要求“做好‘现金贷’业务活动的清理整顿工作。”
方颂表示,“现金贷”由于申请门槛非常低,借款用途不受限制,其风险相对消费贷势必更高,不少放贷机构的逾期高达30%以上,容易导致暴力催收事件发生。
盈灿咨询高级研究员张叶霞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指出,“现金贷”业务的主要问题有四个:一是部分平台设置利率过高,缺乏金融知识的客群容易陷入债务漩涡;二是客户群多为次级客户,多头借债现象比较严重;三是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容易产生恶性竞争;四是存在暴力催收问题。此外,借款人及平台的道德风险、平台的系统稳定性风险等也是“现金贷”业务的风险点。
方颂向记者指出,“现金贷”的初衷是帮助难以享受到金融服务的部分群体解决临时急用的资金需求,不应变成提前消费、乱消费。对“现金贷”的发展与监管,要把握好一个度。一方面要发展普惠金融,让更多的人享受简单便捷的金融服务,但也不能因很容易获得贷款而出现过度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