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限购后北京发力供给端:楼市逻辑彻底改写_新浪地产网
关闭广告

最严限购后北京发力供给端:楼市逻辑彻底改写

提要:北京楼市政策又有新变化!对于广大刚需住户和北漂们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在连续出台一系列“史上最严”的需求侧“限”字诀政策后,这一次,北京终于在供给端发力。

  文章来源:wind资讯。北京楼市政策又有新变化!对于广大刚需住户和北漂们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在连续出台一系列“史上最严”的需求侧“限”字诀政策后,这一次,北京终于在供给端发力。

  4月7日,《北京市2017-2021年及2017年度住宅用地供应计划》和《北京市2017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同时发布,明确未来五年全市计划供应住宅用地6000公顷、年均1200公顷,以保障150万套住房建设需求,其中自住型商品房将供地1020公顷、拟建25万套房。

  同时,2017年北京的住宅供地计划也相应调增,达到1200公顷,以保障30万套住房建设需求。

  这意味着什么呢?我们来回顾一下过去几年北京的住宅供地情况你就明白了。

  2016年,北京供应住宅用地仅有104公顷。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6年北京土地出让金合计852.5亿元,与上年的2217亿元相比,跌幅达到了61.5%。

  实际上,整个2016年,北京一度暂停住宅用地供应。从6月2日到10月9日,北京没有任何住宅用地成交,其间长达4个月。

  而过去十几年,北京每年的商品住宅竣工面积整体趋势在走低。

  自2009年北京二手住宅交易量全面超越新房交易量以来,北京的房地产市场就已经进入了存量房时代。据统计,北京的存量住房市场大概七八百万套,2016年全年,北京全市二手住宅网签总量达272431套,较2015年全年增加了38%,创下新高,换手率大概3%。

  也就是说,每年供应30万套,刚好覆盖了每年换手的。这样一来,谁还二手房买?直接买新房啊!

  那么,这些地往哪儿供应呢?从一季度拍地和自住房供地的情况来看,朝阳、大兴、门头沟、通州都是重点区域,南边是重点区域。财经作家向小田指出,往南发展,对接保定,将来和新区连成一片,就建设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首都圈,这一点历史功绩应该是当局最想看到的。

  

  北京此次提出明确指标增加新房的供给,无疑将给这一僧多粥少的市场状况带来历史性的变革,北京楼市的逻辑将改写。

  连环出招!北京楼市格局大变

  增加住房供给

  本周,国土部、住建部这两天推出了《关于加强近期住房及用地供应管理和调控有关工作的通知》,其中最大的看点是根据供需情况调整土地供应策略:

   对消化周期在36个月以上的,应停止供地;

   36—18个月的,要减少供地;

   12—6个月的,要增加供地;

   6个月以下的,不仅要显著增加供地,还要加快供地节奏。

  同时要求各地尽快编制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安排中期(五年)和近三年的住房建设所需用地。

  北京是上述文件发布后,首个公布供地计划的城市。这也是北京首次公布5年的住宅用地供应计划。

  从计划安排的总量上看,未来住宅用地的计划供应量大幅增加。

  从结构来看,自住房、中小户型商品房用地供应比重明显增加。未来五年,北京自住型商品房计划供地1020公顷,占住宅供地计划的1/6;普通商品住房计划供地2450公顷,占比近半。

  最新消息显示,2017年一季度,北京市已供应经营性用地约230公顷,其中商品房供地161公顷,是2016年同期的6.2倍,也是2016年全年商品房实际供地量的1.5倍。同时要求,项目建成后中小套型所占比重不低于70%。

  控制人口

  近期炒得火热的雄安新区对北京楼市来说,不啻是一个巨大的安抚预期。这一“千年大计”和“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的新区一旦建成,将逐步分流首都的很多功能。相应的,不管是政策性的还是后期自发性的,北京人口也将被新区分流。从新区的规划来看,初期100万人口,长远来看1000万人口。

  两三年间,北京陡然增加了两大超级卫星城——通州副中心和雄安新区。

  据《北京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6年末北京常住人口2172.9万人。而短期的人口调控目标是,2020年人口总量控制为2300万人。

  此前,Wind资讯已有过分析,雄安新区的设立对于北京房价的影响是巨大的,短期滞涨已成定局。

  限制需求

  今年春节过后,北京房价又出现一轮跳涨,一时间坐地改价、爆炒学区房的状况让全国瞠目结舌。

  针对这种恐慌性买房潮,北京先是出台了“处女贷”(认房认贷),随后出台了“离婚贷”(控制通过离婚购房),然后调整了优质学位分配规则,意图打击学位房。再往后,对“商改居”实施了摧毁性的打击,并限购了平房。

  “最严”调控政策后的北京楼市,在原本是一年中最为火热旺季的3、4月,显得格外冷清。北京市住建委数据显示,今年3月北京仅有15个商品房项目获得预售许可证。这其中,纯商品住宅项目仅占6个,不到总体供应的一半。

  据亚豪(微博)君岳会统计,今年清明小长假(4月2日-4月4日)三天期间,北京商住项目仅有15套通州商务型公寓成交,占到整体成交的8.9%。而在去年清明小长假以及今年元旦小长假期间,商办类产品的成交占比分别高达52%、74%。亚豪君岳会认为,新政推出之后,在“商办时代”结束,住宅项目取证受限的背景之下,4月北京住宅市场供应及成交或再创低谷。

  这个利好的含金量几何?房价会跌吗?

  中央早就说过:“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而以上这一系列政策的意图也都是朝着这个方向走的。那么这些政策是否真很正能控制住房价呢,我们何时能够见到一个更良性的房地产市场?

  财经专栏作家刘晓博指出,这些政策改变的只是短期逻辑,中长期逻辑并没有变:

   中国仍然是国有经济为主体的国家(投资效率低,造成M2增速偏快),

   中国经济的转型仍然没有完成(需要房地产拉动),

   中国的城镇化至少还有10年才能见顶,

   城镇化仍然是大城市化,

   公共资源和发展机遇仍然集中在大城市,

   股市IPO注册制改革仍然没有完成(金融泡沫在,楼市泡沫就不容易破)……

  刘晓博认为,在货币政策方面,中国的这一轮货币宽松的确已经到头了,加息只是早晚的事情。其实,央行已经在提高货币市场利率,只是没有提高存贷款利率而已。在大城市,住房按揭贷款的折扣在收紧。加息对楼市是利空,但不要期望中心城市的房价出现暴跌,暴跌是金融体系无法承受的,也是国家经济、财政难以承受的。

  此外,北京楼市5年供给规划——每年1200公顷住宅供地确实壮志满满,而实际上北京在2015年和2016年的住宅用地供应计划就是1200公顷,只是在实际操作中打了折扣。未来能否真正完成上述供地计划,尚有待观察。

  

  而雄安新区对北京楼市的实质性分流,则恐怕需要到10年之后。而10年后,基本上是中国楼市白银时代的终结。

  另一个真相

  自媒体城市房价地图分析北京房地产市场供需情况后直言:房子供不应求是会导致房价上涨,但真实的北京楼市并非房源不足,而是供求均衡甚至房子太多!

  北京作为楼市过热的代表城市,且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表明要增加热点城市土地供应的情况下,2016年住宅用地规模不增反减。那么,北京楼市真实的供需关系如何呢?

  来看一组数据:

   当前北京人口规模:《北京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72.9万人

   短期人口调控目标:2020年人口总量控制为2300万人

  北京现在的这2172.9万人、2020年的2300万人,到底需要多少房子住?

  以3人/户计算,满足当前北京常住人口居住需要大约724万套房子,2020年需要约767万套。保守一点计算,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近期发布的数据,现在北京平均每个家庭的人口数为2.71人,那么需要大约802万套,2020年需要大约848万套。

  那么现在北京市面上到底有多少房子(住宅)?先不说库存,仅就存量房而言,伟业我爱我家(微博)的最新数据显示,北京的存量房约在800万套以上。而由于统计口径问题,大量商住房、经适房、公房、小产权房可能未被统计在存量房之内。

  还有一个神秘数字:2012年,北京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总队表示,核对空置房屋381.2万户。如果数据属实,空置的房屋便足够1000万人居住(相信几年时间库存去化也去化不了这近400万套)。

  所以说,房地产税或许是解决北京房价问题的最好工具。

关键词:

北京相关的智库下载

更多

北京相关的社区论坛

更多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