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供热方式悄然改变,供热面积达21800万平方米
来源:《供热计量》杂志
呼和浩特市供热总体情况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呼和浩特市总供热面积12911.6万平方米。其中热电联产供热面积3824万平方米,占比29.62%。大型燃煤热源厂供热面积3259万平方米,占比25.24%。区域锅炉房(10吨以上燃煤锅炉房)供热面积2669.9万平方米,占比20.68%。燃煤小锅炉房(10吨以下燃煤锅炉房)供热面积413.1万平方米,占比3.20%。燃气供热面积为2693.9万平方米,占比20.86%。其他清洁能源(热泵机组、电采暖等)供热面积为51.70万平方米,占比0.40%。
燃煤锅炉房从多到少直至全部拆除
由于历史原因,呼和浩特市燃煤锅炉房较多,且分散较广。从2008年开始,市公用事业管理局对全市中心区域的燃煤锅炉房进行综合整治。
2008年—2012年,呼和浩特市燃煤锅炉房整治工作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达到拆并条件,能够并入集中供热管网的,对其进行拆并;二是对暂时不具备拆并条件(如受热源负荷、热网路径等因素影响)和弃管的锅炉房,由其所在区域内的集中供热单位进行应急接管,待具备条件后再进行拆并。
从2013开始,呼和浩特市加快了燃煤锅炉房综合整治工作,在进行燃煤锅炉房拆并整合的同时,积极开展“煤改气”工作。拆并整合与“煤改气”工作同步进行,对于无法并入集中供热热源的燃煤锅炉房实施燃气化改造。
今年,呼和浩特市将通过拆并及清洁能源改造的方式彻底淘汰83座10吨以下燃煤锅炉,到2020年前,将58座65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替代,实现主城区无煤化,保留部分大型热源厂作为调峰热源。减少燃煤锅炉供热面积3083万平方米,以此进一步改善呼和浩特市的大气环境质量。
大力发展热电联产
到2020年,呼和浩特市规划供热面积为21800万平方米(含和林格尔新区)。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呼和浩特市将大力发展热电联产,供热能力将达到15600万平方米(不含呼市热电厂),占比71.56%。
今年,呼和浩特市充分挖掘现有热电厂供热能力,对金山热电厂和金桥热电厂进行技改。同时加快推进“引热入呼”长输管线项目,引入呼市周边京能盛乐热电厂、旗下营热电厂、国家电投赛罕区热电厂热源,增加城市中心区域热电联产供热能力。
全面推进供热体制改革
呼市供热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坚持“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市场运作、分步实施”的原则。改革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供热体制改革,对呼和浩特市现有73家供热企业进行整合,调整供热结构,将热源与热网分离、实现呼和浩特市供热行业的统筹管理,体现政府在民生领域的主导地位。
今年,由呼和浩特市城发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牵头成立呼和浩特市供热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按照“厂网分离、统一调配、分级管理、集团营运”的管理目标,分三年逐步完成三座热电厂热网及其他供热企业热源、热网的整合。集团公司旗下成立热源公司和热网公司,其中,热源公司负责全市热源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及向热网公司趸售热量;热网公司负责全市热网的建设、运营和管理。
编制供热专项规划
供热规划作为城市公用基础设施规划之一,是供热行业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指导性文件。为满足中心城区及和林格尔新区的快速发展需求,加快推进供热改革,根据呼和浩特市及和林格尔新区的最新总体规划,市城建委委托行业顶级设计单位编制呼和浩特市供热专项规划、能源专项规划和热电联产专项规划。预测2020年和林格尔国家级新区总供热面积约为2500万平方米。
改造老旧管网 优化管网结构
呼和浩特市现有供热二次管网约3400公里,二次管网建设时间较长,且多为小区开发自建,跑、冒、滴、漏现象时有发生,对供热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为进一步改善呼和浩特市供热情况,着力保证呼和浩特市供热质量,市公用事业管理局从2011年开始对全市的老旧供热管道进行改造,截至2016年,全市老旧管网改造长度达852公里。今年,呼和浩特市继续更新改造老旧管网300公里,改善老旧小区供热质量。在征得热用户同意的前提下,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科学的分户改造,以推进供热分户改造工作的进展。
本着互联互通、统筹管理的原则,结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呼和浩特市将新建、改建一级供热管网,逐步实现各区域间热网互联互通,热源互为补充。
今年,呼和浩特市完成编制管网建设规划及项目立项等前期准备工作。
2020年前完成全市中心城区供热主管网的改造建设与和林格尔新区供热主管网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