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马桶盖事件映射出“中国制造”大而不强
2015年受日元贬值的刺激,45万中国游客涌入日本“扫货”,更是掀起了一股“智能马桶盖”热,更有一位博客作者还根据这个现象作了一首短诗:“墙内开花墙外香,国货国外被抢光,出口内销不一样,此中原由费思量。”其实,智能马桶盖在国内并不陌生,但在国内的销量却不理想。
一直以来,许多中国大陆消费者认为日本的卫浴产品比国内生产的质量更好、设计更优。去日本购买各类卫浴产品似乎成为了一些中国游客的一种时尚。其实,遭到疯狂抢购的马桶盖不仅是在中国生产,而且完全是由中国技术团队攻关研发的,所生产的零部件80%来自中国本土。只不过资金和品牌带着日本基因。
“价格战”使“中国制造”陷入困局
2015年1月底,一篇《去日本买马桶盖》的文章持续引发广泛的讨论和热议,中国游客们为什么会对日本小家电如此青睐?我国家电行业发展转型中究竟遇到了哪些问题?
“疯狂马桶盖”现象不得不引人思考:中国研发和制造的智能马桶盖,为什么会在日本卖得这么好?
价格拼杀,产品“抄袭”,中国小家电企业的彷徨与困境。国内刚刚开始制造智能马桶盖的小家电企业,对于是否选择通过高投入搞研发,提升产品质量来立足市场,仍然拿不定主意。因为高投入意味着高成本。这对于小家电企业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如果投入和日韩品牌一样的工艺,一样的质量,成本必然会提升。这样的结果是,如果价格与日韩产品价格相同,中国消费者肯定会选择日韩品牌,不会选择国产品牌。虽然几乎做到了“零退货”,“好口碑”,即使同等质量的智能马桶,价格比进口品牌便宜千元以上,但是市场却反应平平。
电商的出现,使“价格战”达到顶峰。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关心更多的是产品的价格。价格是进行筛选的重要因素。消费者买回产品后,谁也不会拆开产品,看看里面的构造和工艺。因此,“价格战”成为目前唯一的杀手锏。部分家电企业在进行价格拼杀的过程中,必将成本控制在最低幅度。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使产品质量陷入危机。
然而,产品质量是个良心活儿。一些小作坊由于本身规模小,什么专利、认证、产品研发和产品测试等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可能开展的,也不会去购买一些测试仪器。所有这些环节的缺失,直接给予这些企业做低生产成本的空间。同时,他们也可以去模仿,而不会有人去管理。这样,他们反而能够维持得下去,而且生存得还不错。
所以,一些企业即便孤注一掷加大研发投入,新产品也很容易被小作坊模仿、抄袭。也正是小作坊制造的那些浑水摸鱼的“便宜货”让中国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一点一点地丧失信心。
“价格战”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借助电子商务,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继之而来的是产品越来越缺乏创新,同质化现象严重。
其实,在中国企业一味进行“价格战”的背后,结合“疯狂马桶盖”现象,企业应该去思考,消费者是不是真的只关注价格?企业在争相抬头仰望互联网思维的同时,应静下心好好研究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中国制造”的“自主品牌”之路
事实上,日本工业并非从一开始就受到消费者的认可。20世纪50年代,日本工业也曾经被世界诟病,“MADE IN JAPAN”日本制造,曾一度成为“山寨”“质量差”“杂牌”的代名词。但后来还是崛起了。其实,“疯狂马桶盖”现象正好反映出了中国经济由重工业及出口向国内消费转型过程中的主要障碍:日本以设计创新闻名,而中国很大程度上仍被视为廉价生产中心。
当前,中国制造业经过多年发展,在技术研发阶段已经取得了较大发展,一直朝着“制造”向“创造”转变前进,但目前仍然无法摆脱“中国制造比不上外国制造”的尴尬印象。“中国制造”亟须创新设计、优化合作模式,打造自主品牌,谋求发展之路。
“中国制造”的成功最重要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自主研发产品合作模式的探索,对未来产品的研发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实际上,不但国外有的马桶产品是中国造,还有国外的马桶企业委托我们品牌加工。国内企业已经更多地承担国外马桶企业的生产制造,但仅仅停留在贴牌生产阶段。在自主品牌塑造上,国内企业需要拿出更大的魄力与勇气,尝试进行合作,不断进行研发创新,使用中国技术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摆脱目前“中国制造”被“标签化”的情况,解决“疯狂马桶盖”现象所造成的“中国制造”的尴尬。
“这是一只马桶盖的日本自由行”。虽然日本马桶企业的生产历史悠久,技术过硬,但中国制造或许并不落后于日本,中国制造的品质也并不落后于日本。中国游客购买的日本马桶盖印着“Made in China”,也正是对“中国制造”马桶盖的宣传和激励,让更多的中国消费者能够认识到“中国制造”也有过硬的科技含量,努力地生产出适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迎合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者习惯的变化,重塑中国消费者对于“中国制造”的信心。
正如经济学家吴晓波所说:“中国制造”的明天,并不在他处,而仅仅在于能否做出打动人心的产品。相信随着“中国制造”“自主品牌”之路的开启,“中国制造”将真正向“中国创造”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