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石材整治“雷霆行动”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北宋大文豪苏轼立于黄州赤壁,浩荡江风、千古人事,尽收笔下。如今,为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湖北省黄冈市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从2016年5月起,全面启动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雷霆行动”,扎实整治沿江地带石材开采与加工污染,让矿山焕发新颜。
5年石材整治平乱局
黄冈市石材整治“雷霆行动”一如其名,来势迅猛,见效显著,5月份开始行动,10月份便验收完毕。见效真有这么快吗?
“‘雷霆行动’是前五年专项石材整治的延续。”黄冈市国土资源局矿产资源管理科科长王晓岚说。2010年11月~2015年11月开展的石材专项整治,让黄冈市石材开发“多、小、散”现象明显改观。在整治中,黄冈市明确各县重点,完善石材开发利用专项规划、矿区总体开发利用规划,划定了禁采区、限采区和开采区,坚决控制开采企业增量,做到证照不全的一律取缔,合同到期的一律取缔,规模达不到要求的一律取缔,环保、安全等不能达标的一律取缔。
通过5年的专项整治,“饰面石材矿山关了73%,碎石矿山关了50%,加工厂关了32%。通过推进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原来饰面石材综合利用率只有40%,现在能达到80%。现在要求把石材的边角余料‘吃干榨净’,连灰尘也要回收,做成灰砂砖。”见证了这些变化的黄冈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饶早林如数家珍。
根据湖北省国土资源厅的总体部署,黄冈市国土资源局在5年专项整治的基础上,延伸开展了“雷霆行动”,着手国道和红色旅游公路沿线、石材开采、石材加工、生态环境四方面的重点整治,并强化督办,石材矿山实现了边开采、边治理、边复绿,石材加工实现了集中管理,废水实现循环利用,废石废渣进行综合利用。目前,该市共完成石材加工厂环境恢复治理78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46处。
通过几年来卓有成效的努力,麻城市、武穴市被确定为湖北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试点,2015年湖北省石材开发现场会安排在麻城召开,湖北厅厅长孙亚在会上充分肯定了麻城市石材规范管理和绿色开发利用的经验。
绿色矿山建设有活力
即便是在冬季,位于武穴市畚箕山的黄冈亚东水泥有限公司矿区依然满山绿意。从山脚往上看,竟然看不出矿山裸露的痕迹。该公司矿产部部长江先成介绍,公司自2010年开采起,就一直在进行矿山复垦复绿工作,2010年投入100多万元,近几年每年投入15万元左右。“经过技术改进,矿区目前每年能消化200万吨剥离废土石料。”这自然也减少了废石料堆放所占土地。此外,该公司建设了竖井捷运系统,能有效减少地表植被破坏,而全罩式带廊、收尘设备等设施则可有效防止粉尘污染。
企业绿色矿山意识的建立,是武穴市国土资源局多年来以绿色矿山建设为抓手综合施策的结果。
在多年的矿山整合减点中,武穴市设定标准,关闭开采不规范、污染治理不达标、安全不达标的矿企,并通过兼并、入股等方式,促进矿产资源整合,扭转了武穴矿山“小、散、乱”的局面。2015年,武穴再次出台矿山整合减点方案,计划到2020年底形成5个集聚开采区,同时创新减点方式,鼓励优势资源矿企自主收购小矿企,对提前6个月以上主动关闭的企业,按剩余储量增加1~2倍参与整合。作为回报,收购企业将获得相当于收购总量10%~20%的奖励资源。通过矿山整合减点,当地矿企由2007年的112家减少到目前的45家。
在矿山整合的基础上,武穴局力推矿山生态修复,申报田镇循环经济试验区(长江沿线)矿山地质环境连片整治项目,追缴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230万元,征收土地复垦保证金850万元。同时,通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奖励政策、优先考虑产业转型用地政策,鼓励矿山企业自主投资开展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去年便引导春锦建材公司投资900余万元完成了对其原开采矿区的恢复治理。
在政策激励的同时,武穴市严抓矿山监管。“雷霆行动”期间,武穴市将20家矿山企业责任分包到国土资源、安监、环保、公安等部门,联合多部门力量,规范矿山开采、抑尘控尘、生态复绿、打击非法开采。王晓岚介绍:“每个矿山都要根据问题整改清单,逐一通过督办责任单位验收后才算完成任务。”
“科技管矿”让矿山监管更加及时高效。通过视频监控、GPS定位、“一张图”管矿系统,武穴市实现了对矿山开采机械、运输车辆、生产现场、每日产量的全天候远程实时监控,实现了对非法开采行为的快速上报。据武穴市国土资源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视频监控所使用的高清探头能清晰地看到2公里左右的目标。目前,该系统已完成与26家矿企的信息化对接。
石材产业转型上档次
通过石材专项整治和“雷霆行动”,武穴市和麻城市不仅矿山变绿了,还推动了当地石材产业的转型升级,让矿山企业看到了“真金白银”。
在麻城市白鸭山矿区,记者看到的不是灰尘满天,而是现代化的壮观景象:大型切割机沿着轨道开采运作,喷淋设备不断地给输送过来的碎石进行抑尘处理,生产废水则经沉淀后循环使用。
在白鸭山下不远,麻城市划出总面积为2万亩的建设用地,建设石材循环经济产业园,要求新招商的企业一律入园建厂,园外企业逐步迁入新园区。麻城市石材工业协会秘书长杜进耕告诉记者,目前,已入园区企业达40多家,年产值已突破百亿元。
与整治之前相比,如今的麻城市石材产业已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开采方式科学了。麻城市通过“关停并转”,将21家石材采矿权整合到13家,关闭了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安全隐患大的采坑12个,以白鸭山矿区为唯一集中开采区,装备一流大型机械,变从山脚、山腰开采为从山顶往下剥离开采,矿与矿之间不留隔离矿带,实行了无缝对接,既节约了资源,也降低了安全隐患。
石材综合利用率提高了。麻城市引进了10余家异型石材和碎石加工企业,对边角余料进行综合利用,还引进专业处理尾矿的华信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了大型尾矿处理生产线。尾矿石粉最终用于生产新型环保砖、混凝土、铁路道砟等。湖北省矿业联合会的专家们算了一笔账:饰面石材利用率由原来的18%提高到40%,碎石加工和石粉利用率达到40%以上,两项叠加起来,石材综合利用率超过80%。
产品销售走向国际了。入园企业纷纷引进先进设备,采用无底板切割工艺,加工生产的各种大规格板材直接对接国内外大型机场、酒店等。随着产品质量的提升,麻城白、浪淘沙等特色产品已外销到日本、东南亚和西亚等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