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新增信贷7946亿 房贷意外领“涨”
11月新增信贷大幅超出市场预期!
央行昨日(12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1月新增贷款7946亿元,大幅超出此前市场预期的7200亿元,也远高于上月的6513亿元。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虽然今年国庆长假前后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但在11月新增的7946亿元人民币贷款中,房贷仍是主力。具体来看,11月,以房贷为主的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5692亿元,为年内第二高,占当月新增信贷的约72%,较上月的75%略有下降。与此同时,M1与M2增速倒剪刀差进一步缩窄至11.3个百分点,为连续第四个月收窄。
分析指出,房贷占比仍高,说明房地产调控政策对地产信贷规模的影响尚有时滞。M1与M2增速倒剪刀差连续四个月小幅收窄,则说明随着PMI等经济数据回暖,企业利润得到改善,经济进一步脱虚向实。总体来看,金融数据体现出了“紧货币,宽信用”的思路。
楼市调控效果仍有时滞
昨日,央行公布的11月金融数据显示,11月,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1.4%,增速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别低0.2个和2.3个百分点,为近四个月来首次放缓。与此同时,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22.7%,增速比上月低1.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7个百分点。
新增信贷方面,分部门看,11月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79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10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692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165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2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018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009亿元;非银金融机构贷款减少938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11月信贷投放比上个月进一步回升,投向主要在零售部门。以居民中长期按揭贷款为主的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保持较高增长,显示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效果仍有时滞。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一日(12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也显示,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比1~10月下降0.1个百分点至6.5%,商品房销售回落2.5个百分点至24.3%,回落幅度低于预期。前11月个人按揭贷款同比增长49.3%,增速小幅回落2.2个百分点,定金及预收款同比增长30.5%,增速回落1.7个百分点,依旧维持较高增速。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指出,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946亿元,超出市场预期。导致市场此前普遍低估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对于楼市调控限购限贷政策效果的及时性偏乐观。加上可能前期部分成交所需的居民住房贷款投放延后,这都导致11月的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数据可能对应于更早期的楼市成交情况,进而使得11月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出现年内第二高的5692亿元。
实体经济需求有所恢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11月M2同比增速为近四个月来首次放缓。与此同时,11月M1同比增速较10月份回落了1.2个百分点。
对此,有分析指出,M2增速放缓主要是受到当月外汇占款减少的影响。央行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我国外汇占款减少3827亿元,为连续第13个月下滑,并创今年1月以来最大降幅。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健表示,11月人民币继续承压,先后跌破6.8、6.9关口,导致市场主体购汇意愿较强。同时,监管层调节外汇市场供求可能也对外汇占款产生一定影响。
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微博)亮则指出,M2增速回落至11.4%,拆借市场成交量同比显著下滑,拆借利率同比则大幅上升,显示在央行金融降杠杆措施的推动下,货币有所收紧,金融加杠杆成本上升,预计这可有效控制金融杠杆的进一步扩张。
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2016年1~1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6.08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2.49万亿元。11月份当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74万亿元,市场预期为1.1万亿元。其中,11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8463亿元,同比少增410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10亿元,同比少减832亿元;委托贷款增加了1994亿元,同比多增1083亿元;信托贷款增加1625亿元,同比多增1926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173亿元,同比多增3718亿元。
刘东亮表示,11月的金融数据总体体现出了“紧货币,宽信用”的思路。但伴随持续的资金紧张和债券市场大跌,企业发行债券融资的成本已显著抬升,且利率上行势头有从债券市场向广谱利率蔓延的风险,刚刚企稳的实体经济可能难以承受融资成本的超预期上升。11月信贷和社融数据从表观看相当强劲,无论表内信贷和表外融资均超出预期,这与近期宏观数据企稳相吻合,显示实体经济需求有所恢复。
温彬也指出,11月社融增量超过市场预期,主要是因为银行受到MPA考核和资本金约束,对企业信贷投放相对平稳,而近期宏观经济企稳回升,企业的融资需求比较旺盛,因此更多通过表外方式、信托、委托贷款的方式获得融资,社融总量的增长也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