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届一次会长工作会达成"北京共识" 描绘防水行业发展战略新蓝图
来源:中国建筑防水协会
为此,11月5日,中国建筑防水协会正副会长、监事会主席、正副秘书长齐聚北京,召开第七届理事会第一次会长工作会。会议由李卫国会长主持。
会议听取了协会“十三五”课题组对“建筑防水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初稿)”的汇报,会议围绕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绿色发展、融合发展、优化行业生态、防水工人职业化和开拓国际市场等领域进行了热烈和富有成效的讨论,达成了“建筑防水行业未来发展共识”(简称:“北京共识”)。
“北京共识” 创新行业增长方式,指明行业发展路径,描绘了行业未来发展新蓝图。《建筑防水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将围绕其制定行业发展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和目标措施,指导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全面落实国家产业政策,行业结构调整与整合优化并举,满足国家建设工程市场需求和人民对品质生活日益提高的需要;挖掘增长新动能,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北京共识”提出 “十三五”期间主要防水材料产量的平均年增长率在6%以上的稳定增长的目标。
通过优化存量市场,调整产业结构,满足建设市场年均5.5%的增长需要。同时,通过不断开发海绵城市、海洋工程、地下综合管廊、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和既有屋面翻新等领域拓展增量市场。
引导大型企业做大做强,要培育20家大型防水企业集团,培育100家大型制造企业,行业中涌现出若干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企业达到20家以上;行业前50位的企业市场占有率达到50%。
基于多数中小防水企业采用简单模仿、同质竞争的道路越走越窄的现状,“北京共识”首次提出“探索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提出向系统配套和系统服务转型,走提质增效、精专新特的差异化发展道路。
二、坚持以创新驱动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制造业和服务业并举,探索防水工程总承包和工程质量保证保险新机制。
创新既是国家发展战略,也是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通过制度创新,带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摆脱传统制造业的束缚,开拓防水行业的新未来。
目前,社会对建筑防水行业的诉求正由产品向服务延伸,企业需要紧跟这一变化趋势,快速调整自身的市场定位。为此,“北京共识”提出了“推动企业由材料供应商向系统服务商转型”。
同时,首次提出“推动建立防水工程质量保证保险制度”,以结果为导向,回到行业的初衷——“为社会提供不漏的建筑”。通过商业保险这一市场机制,明显提升防水材料和防水工程质量,以市场的手段优胜劣汰。
“北京共识”还首次提出了“探索实施屋面工程专业总承包制度”,这将与世界主流接轨,让防水行业直接为绿色建筑屋面工程系统服务,为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这将催生出一个新的群体——“屋面工程承包商和防水工程承包商”,目前多数企业包工包料的代理商最终都会向其转变。“北京共识”也首次大胆地提出“培育10000家具有法人地位和施工资质的屋面工程承包商和防水工程承包商”,使之成为工程市场终端的主体。
三、以绿色建材评价为导向,推广清洁生产,优化产品结构;打通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等全要素发展路径,满足绿色建筑需求。
环保节能是行业绿色发展的主基调,目前行业已出台了《沥青基防水卷材单位能耗限额》国家标准,正在申请编制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将制定和实施绿色生产、绿色产品、绿色应用等方面的标准、评价办法和认证。通过上述手段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生产工艺及生产装备,实现行业的绿色发展战略。
四、促进行业两化融合,持续提升劳动生产率,构建原材料供应、产品制造、设计、施工应用的全产业链平台,全面提升行业价值。
融合发展是国家“十三五”的核心战略,防水行业的融合发展主要体现在:
在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的基础上,行业还应利用互联网技术,研究和推广智能化生产、智能化物流、机械化施工和电子商务,提升行业劳动生产率。
鼓励企业与大型原料供应商、建筑设计机构、大型房地产商和建筑工程总承包商等进行战略合作,充分整合上下游资源,拓展防水产业领域,全面提升行业价值。
五、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社会共治机制,运用质量提升、标准规范等手段,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优化行业生态。
在尊重市场规律,充分用好市场这只手的同时,也要加强监管的力度,才能避免行业无底线竞争导致的劣币驱逐良币。行业连续5年开展的质量提升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积累了社会共治的经验。未来5年,要继续加强生产、流通和应用等领域的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和调动各方社会力量,加强舆论监督,共同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优化行业生态。
六、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探索防水工人职业化制度。
“北京共识”首次提出“逐步开展防水工人职业化基础建设,探索防水工人职业化制度”。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削弱,生产自动化水平提升,仓储物流智能化水平提升以及屋面工程的专业化、系统化,未经规范培训的农民工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受过系统培训的专业防水工人,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大力开展国际交流,加速行业国际化步伐;践行“一带一路”战略,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走出去,请进来”,中国防水科技与产业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带一路”是国家战略,也是实现中国防水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的产品质量、产品标准、系统服务和科研方向等必须与国际接轨,才有可能诞生世界级的防水企业。
会议一致认为,“北京共识”对行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传递出行业合作共赢的信号。建议全行业在“北京共识”引导下,集全行业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会议中,朱冬青秘书长还分析了2016年1-9月行业经济运行情况,介绍了2016年12月6-8日将在重庆召开的全国建筑防水行业年会暨建筑防水行业质量提升工作大会工作方案。会议还讨论了行业关注的其他事项。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