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维保体系以制造企业为主体引发争论最大
在过去的几年中,各种电梯事故频繁发生,如何安全使用电梯,建立怎样的维保体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此次公开征求意见,关于建立以制造企业为主体的电梯维保体系,全面推行制造企业或其授权的单位进行电梯维护保养,引来了正反两方面的不同意见。
正方观点:具备非常大的可行性
某跨国电梯公司大连分公司在意见反馈中提出,作为有百年历史的大型跨国电梯制造企业和维保运营服务公司,深感责任重大。为保障本市广大百姓能够放心用梯,市质监局拟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加强规范运行及行业监管力度,除了开展全市电梯安全大检查、电梯维护保养单位质量信用评估、老旧电梯改造等民生工程外,更提出了极具创新精神的以制造企业为主体加上正规维保授权制度的电梯维护保养管理办法。这个办法的草案内容,得到了该公司中国区总部充分肯定和积极响应,认为这应该是中国第一个由地方政府发起的规范电梯管理和使用的实用性非常强的规定,是真正能够有效解决目前困扰电梯行业维保难题的一次积极主动的尝试,具备非常大的可行性。
有的单位和网友还认为采取此措施可提高电梯的维保服务质量和技术服务水平,从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电梯安全性能。
反方观点:操作上会有一定难度
有的单位和网友则认为,可能会提高维保价格,甚至形成垄断。有人认为目前电梯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使用单位对维保单位发现的问题,不积极应对,致使电梯“带病运行”,维保单位的技术能力不足和维保质量问题可通过加强维保单位监管等其他措施解决。还有人认为操作上会有一定难度,是否可以划定时间节点,节点前使用的电梯不要求授权维保等。
作为电梯从业人员,网友“皇牛”提出,一个使用单位若有多个品牌的电梯,就需要不同制造单位授权的维保单位进行维护保养,此规定是否可行?一是单个维保单位取得多个制造单位授权有困难;二是如果由不同的取得授权的维保单位进行维保又不方便。
市质监局认为,《办法》已对制造单位授权时不得有排他条款作出规定,所以一个维保单位可取得多个制造单位的授权。如果确因品牌不同问题由授权单位维保有困难,《办法》也规定,采取定期安全评估或者建立远程监控系统等措施提高安全水平的电梯,可以由不取得授权的单位进行维护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