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种设备使用电梯占7成 监管要“特”_新浪地产网
关闭广告

深圳特种设备使用电梯占7成 监管要“特”

提要:电梯占深圳特种设备数量七成,图为乘客在深圳北站地铁站乘电梯。深圳市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研究院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2月2日,深圳共有电梯15.13万台电梯,电梯数量占到了特种设备总数的7成。

  新闻来源:深圳商报

  特种设备,已成为千家万户生活所需:电梯、游乐设施……

  特种设备,不出事时往往不大受关注,一出事则常常是大事。有例为证,2010年深圳东部华侨城致6人死亡的“太空迷航”游乐项目事故,2013年的长虹大厦电梯惨案,都令人印象深刻。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深圳在用特种设备共计210721台,去年新增设备15702台,增速8.05%。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包括深圳在内的各大城市,面对特种设备的快速增长,对其监管只有采取更加“特殊”的政策,才能保障千家万户的安全。

  5000台老旧电梯为小区电梯

  友谊大厦地处罗湖区商业区,该大厦7栋共14台电梯,都是1982年装的,现已达到34岁“高龄”。友谊大厦物业服务企业从2010年开始向街道办、业主提出更新建议,并成功争取了政府补助和厂家优惠,业主只需承担40%的费用。要说换电梯大家都同意,要掏钱就找不到人了。友谊大厦电梯更新改造计划推进六年,只更新了部分电梯。

  按照国际惯例,电梯使用年限为15~25年。比照人的寿命来进行区分,1~10年为青年期,10年之后就进入了中老年期,15年之后进入快速衰老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老旧电梯”。深圳老旧电梯数量较多,统计数字显示,我市投入使用超过15年且仍在用的电梯超过8000台,其中近5000台为小区电梯。因缺乏本体维修和专项维修基金,老旧电梯更新举步维艰,安全事故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电梯占特种设备数量七成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记者从深圳市市场监管局获悉,“十二五”期间,全市特种设备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截至2015年底,深圳在用特种设备共计210721台;2015年全年新增设备15702台,增速8.05%。

  深圳市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研究院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2月2日,深圳共有电梯15.13万台电梯,电梯数量占到了特种设备总数的7成。

  业内人士预测,以电梯为代表的特种设备数量近几年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且使用频率越来越密,越来越多的特种设备安全问题将出现在生活中。

  特种设备存在四大“不特”现象

  ● 现象一

  电梯维保市场出现恶性竞争

  特种设备未能给予充分的“特殊对待”,是其成为公共安全“杀手”的根源。其中,电梯维护保养市场打价格战、恶性竞争,是“特种不特”的表现之一。

  不少业界专家接受采访时说:以前一套房子二三十万,一部电梯一百多万;现在反过来了,一套房子几百万,一部电梯二三十万。

  电梯价格逐年下降之时,电梯的维保费用也在逐年下降。有关数据显示:电梯维保价格从2003年平均每台每月2000多元降到现在500多元,有些小公司只要200多元。

  低价竞争,是以牺牲电梯安全为前提。

  记者了解到,物业公司一般较为青睐价格便宜的维保公司,部分维保单位为争夺客户打起“价格战”,导致维保工人超负荷工作及服务质量降低。据天阙电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存荣透露,一般一个维保工人每月最多只能维护20台电梯,可一些不正规的小公司为降低成本,每人每月要负责维护四五十台电梯,质量很难保障。

  另一方面,维保成本降低,导致低劣零部件充斥市场。深圳有300多家维保企业争抢市场,有的电梯公司只有两三个人,挂靠在一个电梯公司就搞维修。特种设备的自我检修与维护有待完善提升,细分领域更需要细化透明。以电梯为例,近年来电梯安全事故频发,其中不少因维保不到位造成。

  ● 现象二

  发生事故时责任主体难以厘清

  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后,暴露了特种设备事故责任难厘清的状况。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特设处副处长曹必刚告诉记者,以电梯为例,电梯运营为“分段式”结构,比如商场内的电梯,电梯所有权应当属于业主,电梯使用权属于租赁方,物业管理权属于物业公司,技术维修属于维保公司,仅电梯一项就涉及多个主体,造成安全责任链条不明晰。一旦发生事故,很难区分属于哪一方责任,涉及赔偿问题经常出现“踢皮球”现象,维保公司、物业、开发商便会陷入互相推诿、扯皮的困境。

  “针对这种情况,深圳已经实行了电梯责任保险”,一旦出现事故,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可以保障伤者的救治和补偿。目前推广的电梯责任险统保项目,只要电梯在正常运行中发生事故,第三者遭受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或者电梯被损害,都可获得赔偿,且每台电梯基本保费每年只需80元,如果还购买其他一些附加险,一般每台每年的最高费用也就两三百元。

  记者了解到,2013年8月,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推出电梯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同年11月,第一份保单签约成功。最新数据显示,深圳至少6成以上的电梯都买了电梯责任保险。

  ● 现象三

  八成事故系乘客不安全行为引起

  深圳市特种设备行业协会会长汪青根透露,电梯发生事故的原因总体上有两类: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二是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近几年情况来看,八成电梯事故是由于乘客不安全行为引起。

  深圳市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4年8月,深圳北站一列高铁靠站后,大批乘客搭乘自动扶梯出站,一名妇女到达上行自动扶梯上部时,因带着孩子且行李较多,在拖拽一件行李时向后倾倒,后边乘客站立不稳随之摔倒,导致10名乘客受伤送院治疗。按照相关规定:市民携带大件行李或非专用手推车(例如婴儿车)出行时,禁止搭乘自动扶梯,应当乘坐升降电梯。

  2014年4月时,南山区南新路欢乐颂商场内,8岁男童小浩与11岁的哥哥在四楼自动扶梯出入口玩耍,小浩攀爬到下行自动扶梯的扶手带上,顺其滑行,不慎从四楼坠落至一楼,致颅内出血,生命垂危。

  汪青根指出, 还有一部分原因来自业主,“一旦涉及电梯维修更新出钱”,就有业主“躲猫猫”。“尽管深圳很多区给予电梯维修保护补贴,但是这些纳税人的钱不可能补贴深圳全部小区。”业委会在电梯维保上存在不同诉求,很难一致。以深圳某小区为例,“业委会意见不统一,最后小区三部电梯用了三个不同的品牌”,后续的维保工作可想而知。

  ● 现象四

  特种设备行业留不住专业人才

  针对用人缺口,业内人士认为,特种设备行业用人“挑剔”,深圳又是一个移民城市,人口流动性强,希望政府能给予特种设备人才优惠政策。

  “从特种设备整体来看,特种设备因具有特殊性和专业性,对人才要求较高,需要多年扎根一线才能熟悉业务流程,由于深圳人口流动性强,特种设备也因危险系数较高,面临缺少人才、留不住人才的窘境。”汪青根表示。

电梯相关的智库下载

更多

电梯相关的社区论坛

更多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