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借助智能技术进一步完善电梯安全监管网
江苏苏州市质监部门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5年苏州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情况,同时提出了发展物联网技术,加强电梯安全监管的设想。
数据显示,目前苏州市在用电梯保有量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居首位,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由于电梯设备的老化及使用、管理、维护不到位等,电梯故障率逐年走高。2015年,苏州电梯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共接警19956起。其中,故障最高发的区域是姑苏区,共发生困人769起,困人率3.181%;故障最高发的零部件是电梯门系统,包括防夹人装置、轿门锁、厅门锁等,占总数的38.60%。
“苏州电梯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由苏州市质监局和苏州便民服务中心共同运行,便民服务中心负责呼叫平台,质监局负责指挥平台。”苏州市质监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处长邢东生介绍,2015年,电梯故障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平均用时17分21秒,比纽约的救援速度还要快;实施救援平均用时更短,只需5分27秒。
“即便如此,这仍是一种相对被动和滞后的管理方式。若仅通过电话进行接警处警,需要不断等比例提升接警能力,后方压力越来越大。”江苏省特检院苏州分院院长张俊认为,“电梯作为一种高度机电一体化产品,它的运行过程依赖信号也产生信号,包括故障信号。这些信号数据如果可以通过物联网工程集中传送、接收,可实现指挥中心自动接警处警,将大大提升效率。”
今年,苏州将加快推进电梯物联网工程,通过发展物联网技术,加强电梯风险分析、预警、研判和处置,对影响电梯安全的突发因素(高温、暴雨)和区域性电梯安全风险等及时发出预警。记者了解到,目前苏州电梯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在技术论证的基础上,已将电梯物联网建设工程申报了苏州市2016年度实事项目,并已获得苏州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不光是电梯救援系统,未来更多领域的监管将越来越智能。”苏州市质监局副局长王新表示,2016年该局将着力推动“两化三机制”建设,其中“两化”指的就是信息化和技术化。一方面,加大信息化应用力度,进一步完善动态分类监管、特种设备监督管理等信息化系统;另一方面,加强技术化支撑作用,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检查专家库,提高安全检查的专业技术水平,进一步发挥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在安全风险评估、电梯检测评价、锅炉能效诊断等方面的技术作用。
“通常情况下,生产商只对电梯内部分零部件的使用年限作出规定。电梯本身到底有无使用年限,全世界并没有明确说法。”邢东生告诉记者,因此,一部电梯究竟能用多久,与其使用环境、保养与监管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但若维保资金无法保障,电梯维保则无从谈起。记者了解到,目前住宅电梯维护保养资金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从物业费中提取的住宅电梯运行服务费,二是公共维修基金。但物业费难收齐、公共维修基金提取难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以提取公共维修基金为例,需要2/3业主同意,但在实际操作中,低楼层业主和高楼层业主往往存在分歧。”
为此,苏州创新做法,通过法律途径为此事开通绿色通道。经苏州市电梯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技术认定为“必须要整修的住宅电梯”,可直接提取公共维修基金。2015年,江苏特检院苏州分院对23台老旧住宅电梯和故障频发的住宅电梯提出大修、改造或更新意见,为政府筹措资金、物业小区启动维修基金提供了技术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