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将制定“推广街区制”实施办法 专家称配套需跟上
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式小区,这是中央日前出台的意见,而我省何时会实施呢?昨天,记者从省住建厅获悉,目前该厅已组织相关处室对文件开展研究学习,后期将结合本省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
市民:
最担心会带来治安问题
《意见》第十六条指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这引发了大众关于小区围墙要被拆的大讨论。
小区没围墙全开放,那以后治安怎么办?合肥市民李女士说,目前,合肥也有一些开放式小区,但多处于无物业管理状态,治安状况普遍堪忧,乱停车等现象也十分常见,小区环境因此大打折扣。而封闭式小区因为相对系统的物业管理,环境、治安要明显优于开放式小区,这也是封闭式小区即便房价、居住成本高,也更受青睐的原因。
李女士担心,一旦小区开放,不仅居住环境要变差,而且房子的隐形价值也要打折。
部门:
我省实施细则尚待研究
这一城市规划管理政策,我省何时开始实施呢?记者昨天从省住建厅了解到,该部门已组织相关处室专门开会学习,之后,将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相关实施办法。
据了解,目前不少西方国家住宅实行街区制,有两个显而易见的好处:一则可以节约土地、打通路网,二则可以营造更有活力的社区氛围。
国内来看,目前成都已在9个示范片区试点小街区理念,逐步推行住宅小区内部道路公共化等做法,取得一定效果。
专家建言
小区打开大门,配套政策要跟上
从封闭式到街区制,是个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专家称,应充分尊重业主权益,物业管理升级、治安与配套设施也需跟进。
单位大院可先行示范
“从长远看,住宅街区制是趋势所向。国家的政策对于这一趋势是一种引导。”省社科院城乡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孔令刚表示,国外的住宅、单位无围墙,街区制较为成熟。不过国内推行起来,可能面临诸多现实问题。比如国人的心理层面,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居民经历了四合院、单位大院、封闭式小区等阶段,已习惯居所是封闭式环境。小区全部打开大门尚需心理适应。
孔令刚建议单位大院先行示范,先打开大门。至于没有围墙之后的治安问题,孔令刚则表示,目前小区安防的第一道防线是在小区大门口,未来安防防线可能要后移到楼栋。而这些并不一定全靠保安,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可以通过更多技术的手段,来实现小区的安全防护。不过可能意味着物业管理成本的增加。而小区打开大门是个系统工程,相关的城市规划技术导则、物业管理、国土等方面的配套文件都要跟上。
公共物管政府应买单
合肥学院房地产研究所所长朱德开则表示,未来小区的开放,可能是相对开放。比如目前很多大体量的小区普遍为组团式,组团之间的主干道可以开放,组团内的区域则仍相对独立。这就是一种相对开放。开放式小区更适合在新城区试点。
与此同时,他表示,小区开放有利有弊,社会功能可延伸进小区,小区也应向社会开放。比如目前小区内乱停车等现象,现行封闭式小区情况下,城管等执法部门基本上无监管;一旦小区变为开放,城市公共空间则可引入执法部门的管理。另一方面,小区开放,小区内部空间变为城市公共空间,必将意味着物业管理成本的增加,比如绿化的维护、小区地下管网的养护、道路的保养,甚至小区治安防控等,这些楼体之外的物业管理应由政府买单,确保业主居住成本不会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