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均衡 河南新型城镇化引领发展新格局_新浪地产网
关闭广告

统筹均衡 河南新型城镇化引领发展新格局

  1

  在中国地图上,从黑龙江省黑河县延伸到云南省腾冲县,可以画出一条倾斜45度的基本直线。这就是“胡焕庸线”,地理学家胡焕庸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

  沧海桑田80载,这条线两侧的密度对比变化却微不足道。胡焕庸线以东地区以43.71%的国土面积,养育了94.39%的人口,80年前养育的人口是96%;以西地区占国土面积56.29%,而人口仅占5.61%。

  在某种程度上,胡焕庸线也成为我国目前城镇化水平的分割线。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4年提出要破解“胡焕庸线”:“我们要研究如何打破这个规律,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让中西部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分享现代化成果。”

  打破“胡焕庸线”不是实现平均的人口分布,而是平衡东西之间收入差距,重在均衡区域经济发展。

  城镇化,在回答“李克强之问”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事关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更是远近结合的一个重要支点。

  犹记世纪之交,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的城镇化将会是影响21世纪人类进程最深刻的两件事之一。

  2

  河南位于胡焕庸线东侧,但是紧紧挨着。这似乎意味着,河南的城镇化水平处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地区向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地区的过渡地带。

  不过,事实比这更不容乐观:1998年,李克强赴任河南省长时,河南的城镇化率只有20.8%,仅高于西藏。

  到2014年底,城镇化率达到45.2%,年均同比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幅,但是城镇化率仍比国家平均水平低近10个百分点,在中部地区排名中倒数第一,与其经济总量、外贸总量居中部之首的地位极不相配。

  这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这些年来,河南城镇化进展很快,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二是,河南城镇化还需要继续加强,可挖的潜力很大。

  3

  思路决定出路。河南的城镇化发展,更是如此。

  我们回溯至本世纪初。当时,城镇化的落后,导致河南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现代农业发展困难重重。为此,李克强提出,加快城镇化是农业大省跨域发展的必由之路。

  2000年,他至少三次要求郑州规划发展新区,并在当年底主持制定“十五”规划时,进一步提出了“区域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进”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之后,他亲自选定了26个中小城市、115个重点镇和中原城市群作为突破口。

  2003年,已经担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的李克强提出,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这旨在解决河南中心城市规模小、水平低、辐射带动能力弱的突出问题。同年,在他的带领下河南又提出了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构想。

  两个战略一起发力,促使河南城镇化进程实现了质的跨越。这也为后来国家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提供了示范样本。

  有此基础,河南城镇化思路环环相扣:2006年,河南明确了中原城市群9个中心城市的空间布局;2008年提出进一步完善中原城市群规划,着力构建“一极两圈三层”现代城镇体系;2009年,又明确提出将全省18个省辖市纳入中原城市群,开拓了城市群发展空间……

  4

  尽管河南的城镇化步入了快速发展期,但要实现2020年的城镇化率目标,在“十三五”期间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则至为关键。

  为此,2015年,河南又提出加快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构筑“一区三圈八轴带”的空间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了中原城市圈建设的蓝图。这是河南在“十三五”期间推进城镇化发展方面的主导思想。

  “一极”就是发挥郑州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城市群核心增长极。

  “三圈”就是“半小时圈”“一小时圈”和“一个半小时圈”:具体而言,就是坚持向心发展,依托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网,构建以郑州为中心,涵盖洛阳、开封、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等8个省辖市为主的“半小时”核心圈,涵盖其余9个省辖市的“1小时”紧密圈和涵盖中原经济区其他中心城市的“1个半小时”合作圈。

  “八轴带”就是依托综合运输通道支撑,带动人口和产业集聚,壮大提升节点城市,形成辐射八方的米字形城镇产业发展轴带。

  这样的一个发展格局,带动的既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聚,也是产业的集聚,其最终的合力,将会指向提高河南城市发展的质量。

  目前,郑州半小时都市圈逐渐形成,高速铁路与城际铁路与中原城市群各城市串起1小时出行圈,“米”字形高铁将中原城市群辐射层9市相连,并通往周边省份的城市。而高速公路则将县城和乡镇与中心城市紧密相连,使域内城市享受到现代交通带来的资源配置优势。这也为构筑“一区三圈八轴带”的发展格局奠定了基础。

  5

  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既需要主动脉的充足供血,也需要毛细血管与周围组织的“血肉相连”。在河南城镇化新格局中,“一区三圈八轴带”犹如河南城镇化的“主动脉”,而区域中心城市、县城乃至小城镇犹如河南城镇化的“毛细血管”。

  河南在城镇化过程中,既要构建“主动脉”,亦不忽略“毛细血管”的延展。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在强调构建“一区三圈八轴带”的同时提出:一方面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水平,促进组团式发展,提升集聚各种要素资源的水平,特别是要研究如何建设郑州都市区,以增强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一方面鼓励有潜力、有能力的县城尽可能地做大,并有重点地发展中心镇,培育新的战略支撑点,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

  这些,是与“一区三圈八轴带”相辅相成、一体发展的。

  6

  中原城市群是国家重点培育发展的中西部地区三个跨省级城市群之一。李克强总理2015年来河南视察时说:“希望河南能够破解新型城镇化这个中国发展的关键问题。”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确定:到2020年,河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6%左右,争取新增1100万左右农村转移人口;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0%左右。

  因此,不管是总理的期盼,还是我们的目标定位,都要求,河南的城镇化必须是“新型”的。新型城镇化贵在突出“新”字、核心在写好“人”字。它的基本内涵是“化人”,也就是“化农民为市民”,讲究的是人的城镇化。“化”是手段,“人”才是根本。“化”的过程,不仅让乡村人口向城镇集中,更要让他们能够享受和城市人一样的基础设施和均等化公共服务。

  7

  这并不容易。世界上城镇化率从20%提高到50%,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大概用了100年,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大概用了60年,拉美国家大概用了50年,而中国只用了30年。

  “十三五”期间,河南要完成新型城镇化目标,必须突出产业为基、就业为本,强化住房、教育牵动,完善社会保障、农民权益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带动经济结构转型、需求动力再造、发展方式转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

  过去30年,中国走的是传统城镇化的路子。不少地方只注重“摊大饼”、盖大楼,只追求城镇人口占人口比例的数字提高,而很少注重人的城镇化和市民化。

  河南要完成新型城镇化目标,政府要做到“不缺位、不越位”。“越位”,就是排斥企业、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的角色,将自身膨胀为城镇化过程中可以肆意而为的“老大”角色,变引导为主导,强行征地,掀“造城运动”,与民争利,不该伸的手伸得太长;“缺位”,比如真正需要其伸手为各类进城人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之时,却不见踪影。

  我们应该以改革的思维统揽新型城镇化全局,多抓抓城镇化的“牛鼻子”——户籍制度改革、公共服务建设、机制体制改革等。这是新型城镇化引领发展新格局的关键。


  伙呆!城里人看房新姿态专人专车随叫随到还免费,还等什么?扫描二维码说走就走全城免费约走起!

扫一扫码上专享,在郑州你和家的距离只差一个它!


关键词:市场动态  

市场动态相关的智库下载

更多

市场动态相关的社区论坛

更多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