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与蓝光全民公益平台一起身体力行
你是否遇到过,本来准备扔掉的旧衣物、旧书,突然发现有人正在网上为山区的孩子筹集这些东西,你随手整理后,就这样参与了一场公益行动;又或者,你刚刚还用微信打赏帮助了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癌症患者。
这只是互联网在公益中作用的冰山一角。不管你是否关注公益,你也许已经发现,互联网已经悄然将公益送到你身边。
2015年12月17日开幕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联合106家互联网机构发起《让互联网成为爱的海洋——发展网络公益倡议书》。
互联网正在拉进我们与那些陌生而需要帮助的人们之间的距离。公益,已经慢慢成为了我们的常态。
而就在一周前的12月9日,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捐建的蓝光思延中学新校园揭幕典礼上,蓝光集团董事局主席杨铿宣布,蓝光第三项长期公益项目——蓝光全民公益平台正式启动。
这也是一个以民营企业为主导的,少见的专业性长期慈善互联网平台。这是一个将单方面点对点的爱心施予、物质捐赠升级为全民可参与、可持续、贯穿线上和线下的“全民公益平台”。
今后,拥有公益热情的你,不仅可以在线上贡献爱心,在线下你也可以身体力行。“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慈善事业永远没有终点。”这也是杨铿慈善观的体现。
蓝光·思延中学揭牌仪式
再为芦山孩子做一件事
一个月前,蓝光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发出呼吁,除了捐建的蓝光思延中学和蓝光凤禾中心校外,准备为芦山的孩子再做一件事。
他们将这一活动称为“送一本书,圆一个梦”,为芦山孩子实现读好书的梦想。在集团内发出号召后,员工们纷纷拿出自己收藏的科技、自然、文学等适合初小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4 天时间内就获赠了三百多本。很快,这一活动变成一场全国公益接力,在全国多个城市的蓝光社区开展后,短短的时间内就收到约三千余本书,许多业主捐赠自己收藏的书籍,甚至有业主是买了一批新书给予捐赠,从儿童书籍到国内外经典名著,从唐诗宋词到百科全书。
蓝光凤禾中心校
这是蓝光一次公益上的互联网尝试。起源于2010 年,蓝光的爱心书屋项目也开始利用互联网。五年前在蓝光首笔捐资158 万元开启爱心书屋系列活动后,几年时间,它们已经在全国设立100 座爱心书屋。这些书籍原本来自蓝光出资购买,如今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在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发出捐书倡议后,和蓝光有关的数千名公司员工、数万名合作伙伴、数十万名业主纷纷响应,在蓝光位于全国各地的小区实现从线上到线下的捐赠热潮。”
《南方周末》发布的《2014 年度中国公益基金会舆情调查报告》提出,目前教育公益仍有较大的需求缺口,需要全社会努力。
这正是时下“互联网+”时代公益常用而行之有效的做法。互联网+时代,公益慈善的方式也悄然发生变化,公益活动或项目频频涌现出与互联网科技结合的新玩法,微信、App、网页等都成为助力公益慈善项目的好帮手。
此前同样关注教育的免费午餐公益项目,短短274 天里募集善款1833 万元,轰动业界。更早一些时候,社科院学者于建嵘教授发布“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也迅速演变成一场声势浩大的公益活动。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可谓功不可没。“全民慈善”早已不再是口号,在这股浪潮下,蓝光不仅自己做慈善,还要带着所有爱心之士一起做慈善。2011年以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爆炸式发展,人人参与公益、人人监督公益成为可能,而把这样的可能变成现实的,是以“免费午餐”为代表的一批运用“互联网思维”的公益项目。
杨铿还表示,“未来会借鉴、扩大这种全民公益平台,比如借助目前的跑步热,推行‘你跑步我捐书’活动,通过蓝光微信平台,定期组织业主跑步、健身等各种活动,既为业主服务,又能把公益事业常态化,绝非仅是灾难发生时,才有公益。”企业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公益项目已是大势所趋。
爱心书屋项目在短期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也正显示了民间慈善蕴藏了巨大的热情和不可低估的参与能力。但慈善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依靠热情和道德感召力是不够的,它是一项复杂的管理技术,必须依赖专业化的操作,对制度查漏补缺,还有持之以恒的热情。
作为一个迈向现代市场经济的国家,中国的慈善业正在经历大转型,将由传统计划体制下的动员模式转向现代慈善。这一转型既要打破慈善垄断,技术的进步,和做慈善者坚定的内心。如蓝光此类的企业必将充当一支不可忽视的重量级慈善力量。
蓝光集团及业主捐赠的爱心书屋的部分书籍
让公益成为一种常态
如今,在面对公益这一概念时,大多数时候,公益已经异化为中国经济社会某种偶得的光环。
高调,或低调?做实事,或借势宣传?公益,尤其是企业公益,究竟应该是怎样的?
“我认同多样的慈善形式,它们自身没有好坏之分,却都有一片善心。甚至我也不反对所谓高调的慈善理论,因为加强推广,发挥媒体效应、明星效应所具有的更强号召力,能够激发、吸引更多人关注、参与慈善事业,扩大慈善效果和影响力。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中国乃至世界依然还有众多慈善事务需要更多的人、更多的资金才能推动其发展,慈善事业永远没有终点。”杨铿在接受采访时,详细阐述了他的慈善观。
正是基于这一观点,在两所公益学校落成现场,杨铿还宣布了蓝光第三项长期公益项目——蓝光全民公益平台正式启动。
三年前,地动山摇,7 级地震袭击雅安,两所学校逾600 名学子因此无法安全学习。随后,蓝光发展捐款2000 万元,用以重建校园。就在今年12 月9 日,雅安地震三年之后,四川雅安芦山蓝光思延中学、蓝光凤禾中心校的同学们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新校园。值得一提是,两所学校全程建设均由蓝光集团董事局主席杨铿亲自安排。企业的一把手对企业的慈善项目亲力亲为,这在企业慈善中绝对凤毛麟角。杨铿说,自己要为“希望工程”建造两所“样板性、标杆性的学校”。
这一平台的启动,也显示了杨铿和蓝光集团的终极目标——让公益成为一种生活。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发现,越来越多的公民拥有参与慈善的热情。他们或家里有很多书籍、衣服刚好无处存放;或以前迫于没有常规便利的公益渠道。”蓝光助学基金理事长王晓丽介绍说,蓝光就此构想,是否可以设立一个全民公益平台。“蓝光全民公益平台”这一大胆的构想,将以蓝光助学基金和蓝光公益志愿者两大公益实体为主要支撑,以“互联网+”互动矩阵作为平台技术支撑,通过变革公益组织形态和运营模式,将单方面点对点的爱心施予、物质捐赠升级为全民可参与、可持续、贯穿线上和线下的“全民公益平台”。在线下,通过号召蓝光集团内部员工、蓝光业主、社会公众、合作伙伴等加入平台,实现真正的基金化,最终实现全民公益;在线上,则以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网站、H5 等新媒体技术和手段,构成公益平台的O2O闭环。
据介绍,“蓝光全民公益平台”正式运行后,拟在全国范围内用3 年时间培训100 位乡村教师,在5 年内再搭建100 个爱心书屋、举办100 堂在线公开课、关爱1000 人次留守儿童和在20 所学校开展重大节日捐赠活动等形成5 大长期公益线索,全面巩固助学、赈灾、扶贫、助孤等多个公益领域。
“未来蓝光集团会扩大这一全民公益平台的效力,比如借助目前新兴的微信平台,通过公众号向蓝光的业主、合作伙伴、社会公众开展‘线上募捐书籍’等活动,既为业主提供公益文化生活,又能把公益事业全面化、平台化、常态化。”杨铿表示,“这是一种新型公益形式,为那些渴望从事慈善事业的人们,提供了一条路径,既帮助普通居民解决实际生活困难,又带领他们投身公益事业,扩大公益成果。这种公益形式也便于实现常态化、生活化,绝非仅是灾难发生时,才有公益。
最终,蓝光的目标是,让公益成为一种常态,让公益成为一种责任和义务。”
蓝光·思延中学揭牌仪式
公益变革开端
有媒体认为,公众真正意识到社交关系对公益的推动力,可能还是去年夏天的冰桶挑战。根据微博公布的数据,十多天里近4 万人在微博上为“瓷娃娃”捐款,筹集善款近1000万元,是瓷娃娃罕见病关爱基金此前一年接受社会捐款金额的近5倍。
跟这些互联网公益不同,蓝光全民公益平台不仅在线上,更在线下,身体力行的参与。
蓝光全民公益平台项目的构建逻辑则在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公益组织和实施模式,或者说构建了一个区别于传统基金公益组织下的线下新生态。传统基金公益是以组织者为主体,援助者为客体,蓝光平台则通过构建互联网平台,使捐助者成为公益实施的主体,同时项目的可持续性更强,让公益项目不再是“秀善心”的名利场。“与单纯的捐款相比,我们一直坚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杨铿如此阐述自己的理念。蓝光全民公益平台更是对公民如何做公益的有益启发。
此外,对于很多热衷公益的人士来说,除了缺乏捐赠渠道外,让大家头疼的就是信任问题,舆论认为,郭美美事件对中国公益的冲击至今尚无法平复。组织方稍有不慎就会产生误解,对当事人献爱心造成伤害。在捐款的过程中,通过微信等社交网络一层一层传播,发动周边的亲朋好友一起来参与到募捐项目当中,对于解决信任问题有很大帮助。而蓝光全民平台的线下部分更加增加了信任的黏性。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看来,新的社会公德正在形成,而且,这种公德又通过现代的网络组织方式结合起来了。企业家、年轻人,各色人等都起来了,企业在实实在在做公益,并试图组织更多的力量,这十分难能可贵。
2008 年5 月12 日,汶川地震,一场罕见的惨烈灾难,将举国的公益热情点燃,人道主义的力量更打破体制壁垒,民间公益突出重围,成为中国慈善公益的一道“分水岭”。在民间的力量中,壹基金秘书长杨鹏分析称,“企业开始直接参与救灾”是一重要特征。
雅安地震,民间公益的能量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和展现。整整五年过去,国家政策的变化、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公民意识的提升、企业灾难救助的成熟、政府单一救灾模式宣告结束,一个全新的灾难救助模式正在形成。
全民公益的时代终于到来。这是一个新的起点。包括企业在内的民间公益力量的迅速崛起,中国公益当前正站在一个重要的分岔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