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商圈演变史:从观前到湖东 你必须知道的3个时代

  有人说,苏州是改革开放后,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此话其实不假。在苏州经济一飞冲天之际,苏州各大版块也开始了自己的兴衰沉浮,而主导这些版块发展的,便是二字:商业。如果说要详解苏州版块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一部苏州商圈的演变史。而关于苏州的商圈,这3个时期你必须了解。

  新浪乐居 倾情呈现 苏州商圈演变史

  新浪乐居 文/石建

  第一章:传统商圈没落 多个副中心崛起城市

??90年代的观前街是老苏州人购物的首选地点

  观前街,自古以来便是苏州城的核心商圈,随着城市的扩张发展,石路商圈进一步崛起。观前和石路,成为了苏州古城区的传统商区。传统商圈的兴起我们可以找到这几个共通点,一,位于城市核心,二,商业结构多为百货以及周边的沿街底商,三,主要业态为零售。这几个特征也决定了传统商圈注定的衰落:

  1,随着城市扩张,商圈内人口外溢是不可避免的。

  2,百货,底商的结构能良好满足零售业态的发展,但是对于餐饮、娱乐等目的型消费业态的物业要求就不能有效满足,一句话:购物中心模式兴起。

  3,零售业的凋谢,让人对于商圈的体验感要求更高。简单来说,观前街、石路对于中高端消费人群来说,显得有些LOW。

??繁华的狮山商圈

  随后的事情,便是新区、园区设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狮山路、湖西等版块逐渐成长为了城市的副级中心,狮山商圈、湖西商圈抓住了第一轮机遇,而区域也凭商圈而贵,如今狮山、湖西的高房价便是例证。

  第二章:造城运动加速 持大型商业者胜

  城市进入极速扩张期,多个新城的建设提上日程,除去古城的平江新城、沧浪新城、金阊新城之外,湖东版块(没错,很早就开始炒了)、活力岛版块更是风头一时无两。抛开园区“中新混血”的特殊性不谈,狮山路的故事告诉我们:不引进商业的造城运动都是耍流氓。

  商业的紧缺让活力岛一度成为空城

  而事实也佐证了这一点:活力岛因为商业匮乏,配套不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业界调侃为“死力岛”;金阊新城同样因为商业匮乏,如今区域房价成了古城区名副其实的价格低谷。当然其中不乏成功者,平江新城得益于政策倾斜,万达的引进、姑苏区政府的迁址可见这一点;而沧浪新城厚积薄发,世茂深谙商业与楼盘需要两手抓的道理,如今也有模有样;湖东更不用说,永旺梦乐城开业后,房价实现了大跨步。

??永旺填补了湖东大型商业的缺乏

  从这些版块的兴衰成败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两点:

  1,商业成为版块发展先决条件,并且商业也决定了区域发展的上限。

  2,几家大型商业构成的小型商圈逐渐成为主流,与此同时,大型商业过分聚集的区域,也正在因为资源过度集中而“消化不良”:湖西几家大型商城的店铺越开越少可见一斑。

  第三章:进入丛林时代 哪些版块会存活下来

  让我们扳着指头数一数:高铁新城、城铁新城、科技城、吴中太湖新城、吴江太湖新城、尹山湖版块、独墅湖西........苏州的区域发展已经入丛林时代。尽管城市化也是不可逆的过程,而城市扩张也有着自己特定的规律可循,但这并不意味着苏州各大版块可以高枕无忧。一来城市的资源是有限的,蛋糕就这么多,但分蛋糕的人却多了,二来随着实体商业开始萎缩,版块想要单纯依靠抱“购物中心”大腿实现聚集人气,已显得不太可能。

  “特大苏州”之下 各版块竞争激烈

  所以在丛林时代,哪个版块能够存活下来?

  笔者觉得是:尹山湖版块,至于理由嘛,则是因为尹山湖版块的”特殊“。

  首先,尹山湖版块楼盘多,卖得好,十几家的楼盘,等到交房时,有多少的业主会住进来?故尹山湖存在着巨大的”人口红利“(原谅笔者用了如此之大的一个词),有人就有需求,有人就有市场,一句话:尹山湖的商业有支撑。

  传说中的尹山湖商业水街

  其次,尹山湖版块的商业不多不少。目前在建的有大型商业水街,阳光天地自带商业街区。多吗?不多,多如湖西CBD,却鲜有一家综合体可以真正做到人气尚可。少吗?也不少,该有的也都有了,不管是大型超市、还是知名门店。

  这两点特殊性碰撞在一起,就决定了尹山湖极具商业潜力,所以,尹山湖需要的只是等待而已。

新浪地产
关键词:市场动态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