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家照明上市公司分析:市场不乐观 整合或成出口

提要:导读:据半年报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 71%的 LED/ 照明上市公司比去年同期营业收入得以提升,29%的 LED/ 照明上市公司的营收呈下降趋势。据初步统计,此次收集的 38 家LED/ 照明上市公司 2015 年上半年的总产值为 503.22亿元。

  新闻来源:大照明 

  截至 2014年8月31日,多家 LED/照明上市公司均如期对外披露了 2015年半年报。此次策划对38家 LED/照明上市公司 2015年半年报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归纳总结了 LED/照明上市公司的总体情况、 板块及行业发展特征和存在的不足, 以推动行业发展、提升 LED/照明上市公司的质量。 2015上半年, LED照明市场总体表现较为平淡, 市场景气度的上升缓慢, 但行业投资扩产和整合并购却变得更加常态化和多元化。

  2015年的市场并不乐观

  据半年报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 71%的 LED/ 照明上市公司比去年同期营业收入得以提升,29%的 LED/ 照明上市公司的营收呈下降趋势。相较 2014 年,整体业绩向上攀升不是很明显。据初步统计,此次收集的 38 家LED/ 照明上市公司 2015 年上半年的总产值为 503.22亿元。

  其中,在上半年营业收入的上市公司中,24%的企业同比上涨幅度为 40%以上; 21%的企业同比上涨幅度为 20%-40%;13%的企业同比上涨幅度为 10%-20%;42%的企业同比上涨幅度为 10%以下。

  在此次调查中,营业收入同比上涨幅度为 40%以上的企业有9 家,广东的上市公司有 4 家, 分别是深圳市联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92.48%) 、 广州市鸿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62.83%) 、 广东雪莱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6.45%)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0.01%)。

  此外,在2015 年上半年营收收入同比增幅倒数 5 名,分别是深圳市兆驰股份有限公司 (-21.55%)、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8.14%) 、 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17.07%) 、 深圳雷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6.38%) 、深圳市聚飞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13.49%), 均为深圳区域的上市公司。

  在整体大环境不甚景气的当前,部分上市公司保持业绩稳步增长与“LED 照明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不无关系, 且 LED市场兴盛之势将在 2015 年下半年不断延续。

  在毛利率持续下降的照明行业, 许多企业谋求转型, 而如飞利浦等大型企业则开始更多地注重高利润的行业。将更多财力、 物力投入高毛利率行业,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的共同选择。

  在三安光电的《2015 年半年度报告》 中指出, 汽车照明与收购业务将为三安光电带来更广阔前景。三安光电还披露, 今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 9.04 亿元,同比增长 35.76%,每股收益为 0.38 元。2015 年上半年三安光电营业收入为 22.91 亿元, 同比增长 5.26%。

  根据三安光电公司规划, 全资子公司安瑞光电从事的应用产品业务已得到多款汽车厂商的认证, 已开始陆续供货部分车型, 随着后续业务不断扩大, 前景广阔。

  美国流明公司自收购至 2014年度,主要进行了内部梳理工作和后续发展布局,致使前两年度亏损, 截止报告期末, 实现销售收入 5, 893.02 万元,净利润 662.78万元,随着美国流明业务的不断渗透, 其市场前景将会非常广阔。

  而在阳光照明今年是转型成功, 2015 年上半年成绩单显得漂亮。据悉, 2015 年上半年阳光照明的 LED业务规模优势进一步扩大, LED业务占比达到了 66%。据阳光照明 2015 年半年报数据显示, LED 产品收入 12.45 亿元,同比增长 92.26%。

  阳光照明转型 LED 的速度还在不断加快。公告分析, 开发的新品销售及规模优势贡献较好毛利率。随着募集资金项目的投入及自动化生产的推进, LED 照明产能将持续增长,公司因此成为为数不多的从传统照明企业成功转型至 LED照明企业之一。 此外, 随着 LED 照明和节能灯价差缩窄,具有规模和技术优势的企业将首先受益于今年普通照明 60W 以上白炽灯全部淘汰的政策红利,全年业绩稳定增长可期。

  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LED 行业属于新兴行业,技术进步明显,产品更新换代迅速,在生产成本逐年降低的同时,产品价格也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这也是半导体元器件行业的普遍规律。2015年上半年, 全球半导体照明产业增长势头明显, LED 技术水平再创新高,倒装技术倍受瞩目,光品质提升和智能化应用成为热点; LED 产品价格继续下滑,但降速开始减缓; 出口保持稳定增长, 国内销售占比逐渐加大。

  在 2015 年年报中的营业收入华丽与否并不能说明问题, 究竟是谁赚了钱才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据统计,2015 年照明上市公司半年报中, 55%的照明上司公司比2014 年同期净利润总额得以提升。其中, 在上半年净利润总额的上市公司中, 5%的企业同比上涨幅度为200%以上; 24%的企业同比上涨幅度为 50%-200%; 13%的企业同比上涨幅度为 10%-50%; 58%的企业同比上涨幅度为 10%以下。

  在 2015 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增幅前五名的企业, 分别是福建福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302.77%) 、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271.88%) 、 深圳市联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194.72%)、 苏州东 山精密 制造 股 份有 限 公司(143.51%)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9.47%)。

  以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报告期内,飞乐音响实现营业总收入 147, 380.10 万元, 同比增长45.6%实现净利润7,079.24万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271.88%。其中,公司绿色照明产业全资子公司上海亚明照明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69, 648 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 10.3%, 净利润331万元, 同比减少 82.5%;北京申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49, 984 万元, 较去年同期增加27.1%, 净利润1, 860 万元, 同比减少 59.5%;上海圣阑实业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28,84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0.6%, 净利润 2,084 万元, 同比减少 4.0%。

  在 2015 年年初的发布会上,飞乐音响首次向大家展示了飞乐音响重组后的产品及业务形态的发展变化。拥有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专业承包资质的北京申安集团,是为大型 LED 项目提供解决方案的供应商,而与汽车 LED 照明领军者圣阑实业及通用照明专家上海亚明将构成三足鼎立的业务新格局, 即 “照明制造 + 照明工程 + 汽车 LED 照明” 。不难推测,以亚牌的影响力及规模、申安的工程实力以及圣阑的汽车 LED 市场将最终形成显著协同效应,从而大大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盈利能力, 使得飞乐音响进入飞速增强的阶段。而据透露, 飞乐音响 2015 年的业绩目标是 50 亿元, 由此看来, 飞乐音响上半年的成绩也是没有 “辜负” 自己的期望。

  此外, 深圳洲明科技在 2012 年上半年的净利润总额同比 2012 年同期下滑达 26.65%; 2014 年,公司净利润总额同比 2013 年同期上涨27.65%; 2015 年,公司净利润总额同比 2014 年同期上涨达 5.27%。从一系列的数字看来, 洲明科技的潜力是厚积薄发的。

  据了解,深圳洲明科技海外市场业务延续快速增长势头, 随着公司产品在海外市场占有率与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 公司控股子公司雷迪奥作为国际高端租赁显示市场领跑者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夯实,促进公司收入与业绩双增长;此外, 经过前期深入的市场开拓与布局,深圳洲明科技 UTV 系列商用超级电视产品在国内市场与海外市场中的份额逐年扩大, 并实施了多个经典项目案例,如: 2015 英国首相大选电视辩论中使用的UTV2.5 小间距产品、河南高级人民法院信息集中控制中心 UTV 项目、 位于重庆观音桥商圈的 “亚洲最大且最高”的户外 LED显示屏等,公司 UTV 系列商用超级电视产品的业绩进一步释放。

  9月8日, 深圳洲明科技发布公告,洲明科技于 2015 年 9 月 7 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 《关于设立深圳市前海洲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议案》 ,公司拟通过自有资金在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设立深圳市前海洲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为 3000万元。

  “资源整合”或是下一个出口

  “资源整合”、“并购”等必将成为今年上半年绕不过去的话题,我们常用“大鱼吃小鱼”来形容企业间的兼并重组,那么在照明行业所处的“战国时代”,大的诸侯国通过战争强势吞并弱小诸侯国也将带来商业版图的巨变。随着节能、环保照明的普及,LED照明行业市场的“蛋糕”正在进一步做大。不过,竞争也更加惨烈,这块蛋糕增长的速度已明显放缓,行业整合正迎来“黄金期”。

  与此同时,照明行业的兼并购也逐步突破大企业吞并小企业的固有模式,以企业间互补性并购为主。2015年照明行业竞争尤为激烈,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压缩,生存更为艰难,而资本市场的火热又给了先入场的上市企业融资的便利,二者结合进一步助推了LED照明行业整合的浪潮。在此浪潮之下,下半年LED照明企业的并购案例同样会频繁出现,因为处在行业调整和转型期,每个企业都想抓住机会在资源调配中寻找最有利的整合。

  在行业逐渐成熟过程中,并购整合是必然的过程。2015年上半年,LED行业整合并购风暴依然强劲,在年初,中资财团33亿美元收购Lumileds80.1%股权的大手笔后,4、5、6月又有多起并购交易落定。无一例外,并购标的都将是对并购企业产品线的有效补充和完善,并购企业的市场份额、盈利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都将受益。

  仅仅是6月,有关“并购”的案例就包括:6月3日,洲明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向陆初东、钱玉军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其合计持有的雷迪奥40%股权。雷迪奥40%股权的交易价格为2.15亿元。同时,公司拟向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林洺锋等认购对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2.15亿元。

  6月5日,国星光电发布对外投资公告称,为继续推进企业发展战略,满足业务拓展要求,公司拟以自有资金1650万元受让中达联合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持浙江亚威朗科技有限公司1500万元出资额,占亚威朗科技现有注册资本的25%。

  6月15日,联创光电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同意终止实施“功率型红外监控系统用LED外延材料、芯片及器件产业化项目”,并将该项目中的1亿元募资变更为收购及增资浙江方大智控科技有限公司。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方大智控72.37%的股权。

  6月15日,奥拓电子发布资产收购预案,公司拟以19.15元/股非公开发行979.11万股,并支付现金6250万元,合计作价2.5亿元收购千百辉100%股权。

  有行业人士预测,从LED行业的兼并购金额看,2013年是26亿元;2014年是60亿元,并购标的数量及并购金额同比倍增;2015年并购金额将超过200亿元。今年,照明行业的日子并不好过:一方面是LED照明的产品价格继续下降,另一方面市场对LED照明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利润变薄,让中小企业生存更难,而资本市场一片火红,又给了已上市企业融资的便利,两相结合,助推了LED照明行业整合的浪潮。

  从上半年的LED行业并购案看,收购方在并购的同时,大多采取了“定向增发”的方法,向资本市场进行募资。那么,行业是否会出现盲目并购的风险呢?在笔者看来,现在LED企业的并购其实变得更加理性,因为对行业发展、技术方向摸得更透了。目前的行业并购案例,要么被购对象能带来利润,要么可以带来技术、产品互补效应”。

新浪地产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