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冬奥会和城市转型"研讨会暨清华设计学术讲堂活动顺利召开_新浪地产网
关闭广告

"2022冬奥会和城市转型"研讨会暨清华设计学术讲堂活动顺利召开

提要:9月10日, "2022冬奥会和城市转型"研讨会暨清华设计学术讲堂正式启动,此次研讨会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与城市土地学会联合主办。会上集中探讨了2022冬奥会这一契机将如何引导北京新一轮的发展建设,促进城市转型,改变城市居民生活,以及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9月10日, "2022冬奥会和城市转型"研讨会暨清华设计学术讲堂正式启动,此次研讨会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与城市土地学会联合主办。会上集中探讨了2022冬奥会这一契机将如何引导北京新一轮的发展建设,促进城市转型,改变城市居民生活,以及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主讲嘉宾为北京2022冬奥场馆规划的主题陈述人、北京2022冬奥申委工程规划技术部负责人、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简盟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张利教授,与AECOM 中国区规划设计副总裁王焱。

研讨会现场

北京2022冬奥场馆规划的主题陈述人、北京2022冬奥申委工程规划技术部负责人、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简盟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张利教授

  张利教授以2020冬季奥运会场馆为例,详细分析了北京、延庆、张家口3个赛区场馆和基础设施的规划历程及其背后申冬奥的故事。并与参会者一起探讨冬奥会的契机将如何引导3个地区新一轮的发展建设和城市转型,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区域融合。首先,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又基于2008年奥运会的积累,拥有承办冬奥会的绝对实力。不必增建场馆,甚至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项目可以沿用五六十年代的老场馆。延庆作为高山速降的赛道场地,解决了冬奥会的冰雪需求,规划中的选址也在专家学者的严谨调研下避开了对珍稀植被的破坏,经受住了评估委员会与BBC的质疑考验。张家口则以赛区集中、交通便利、山形丰富为优势,冬奥会的举办将带动本地冬季运动产业的增长,从而取代“脏”工业所带来的GDP,创造出“净”产值。3个赛区都将以“旧场利用”、“新区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促进城市与区域的融合。

AECOM中国区规划设计副总裁王焱

  现任AECOM中国区规划设计副总裁的王焱先生,以“桥梁”作为关键词,强调奥运本身即是桥梁,而“桥梁”意义是跨越局限、引领方向并承载价值的。从奥运到后奥运,从场馆到社区,从为城市增光到为城市增值,作为目前负责北京和上海规划团队的项目设计、市场推广和运营,极富运营经验的他阐述了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应该如何调整以配合重大赛事的需求,并在赛后如何整合体系、完善基础设施从而将单一奥运场馆改造为开放的成熟社区,从而带动区域经济、改善当地居民生活品质,完成从为荣誉走向为健康的可持续转型。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刘玉龙

  精彩的演讲过后,进行了观众问答环节,两位嘉宾对于现场问题认真严谨的解答,使人醍醐灌顶受益颇多。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刘玉龙为此次研讨会做总结发言并感谢参会各方的支持。研讨会后还举办了由AECOM赞助社交酒会,觥筹交错、精英云集,充满了学术与欢乐的火花碰撞。

观众问答环节

  活动主办方:

  关于清华建筑设计院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为国家甲级建筑设计院。依托于清华大学深厚广博的学术、科研和教学资源,作为建筑学院、土水学院等院系教学、科研和实践相结合的基地,秉承“精心设计、创作精品、超越自我、创建一流”的奋斗目标,规划设计水平在国内名列前茅,现有工程设计人员8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勘察设计大师3人。设计并建成的工程已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优秀设计奖达三百余项,位居全国甲级院前列。

  关于城市土地学会

  城市土地学会(ULI)是由其会员支援的非牟利性全球研究及教育机构。学会的宗旨是在负责任土地使用的范畴上担当领导角色,并促进全球活力社区的建立和持续发展。学会于1936年创立,目前在全球拥有35,000多名会员,来自土地使用及发展的各个领域。

关键词:建筑师  大都  建筑设计  规划设计  

建筑设计相关的智库下载

更多

建筑设计相关的社区论坛

更多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