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电梯陷低价维保陷阱 质监局回应被指难有效监管
新闻来源:中国电梯资讯网
近日,由“吃人电梯”引发的关于电梯使用安全和维护的讨论越来越热烈。而据媒体报道,目前广州的电梯维保市场还存在着原厂维保率低、低价维保恶意竞争等问题。而广州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回应称,目前只能通过抽查和备案的方式检查维保公司是否履行责任。对此,不少市民和网友认为,此种方式很难对由“低价维保”带来的隐患产生有效监管,而有专家则认为应该重新建立完善电梯管理体系。
网友:图便宜或导致“劣币驱良币”
据媒体报道,目前广州电梯“维保难”的问题,主要是因为部分物业公司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倾向于选择价格更低的维保公司,从而导致电梯的日常维保工作“走过场”。此外,在不少住宅小区内,还普遍存在着“以包代管”的现象。
据了解,广州本地电梯维保企业超过一百多家,加上外来企业,有超过两百多家企业在从事电梯维保行业。而目前注册在市特种设备行业协会名下的电梯保有量已经接近9万台。据广州质监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明显低于指导价格的维保单位,目前只能通过抽查和备案的方式检查维保公司是否履行责任。
对此,网友“August”表示,“现在电梯负责部门都图个省钱,找个维保要找最便宜的,质量啥的也不知道有没有个保障,难免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导致整个电梯维保行业整体下滑。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让人坐电梯坐的人非常担心。”而市民陈先生则认为,“不仅仅是电梯安全存在隐患,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公共设施还有很多种,建议政府部门成立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中心,对市内的公共设施加强监管,真正做到发挥对公共安全的监督作用。”
专家:重新建立完善电梯管理体系
今日下午,金羊网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广州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副会长谈锦钊。他表示,物业公司对保障小区电梯安全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选择维保公司时,要确认该公司是否具有维保资格,一但小区内发生电梯安全事故,物业公司难辞其咎。他还认为,部分维保公司价格低于市场指导价并不等同于其维保质量会下降,凡是有资质的维保公司,其维保价格可以灵活变动,但是必需按照书面合同的规定保障电梯安全。对没有资质的、违规的、不按安全规章的维保公司,都要进行处罚,甚至开除其行业资格并追究相应的法律和刑事责任。
此外,除物业公司以及承接物业外包服务的维保公司需要担责外,谈锦钊认为,电梯即使过了质保期,生产原厂仍对电梯安全负有责任,且原厂维保价格不宜过高,应符合市场的一般价格。同时,他还认为,对整个电梯行业的管理也要跟上。尤其是对于住宅小区内电梯的监管,应该由住管委发布有关的规章制度,然后从市到区再到街道一层层地管理,通过定期检查、接受投诉等方式,重新建立一个完善的电梯维保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