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将协同利用工业资源
7月24日,工信部正式启动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年)》提出,到2017年建设50个能够支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格局的重点示范项目,实现年消纳工业固体废物4亿吨,加工利用再生资源2000万吨,总产值达到2200亿元,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0万吨,减少细颗粒物排放2000吨。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固体废物,也是再生资源高度集中的区域。”工信部副部长毛伟明表示,实施这一计划,能将这些“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有效协同利用,有利于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快速发展,并形成引领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综合利用价值惊人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等)集聚了众多矿山、钢铁、水泥、玻璃等企业,是我国重化工业集中的重点区域,也是产生工业固体废物和再生资源高度集中的区域。
据统计,2014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产生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达23.7亿吨,废钢铁、废塑料等主要再生资源产生量为4410万吨。“这是资源的浪费,给区域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也为京津冀地区培育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提供了重要基础。”毛伟明指出。
资源综合利用能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据介绍,“十二五”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初具规模,年产值超过千亿元。建设了承德等一批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在天津、河北、山东等地形成了废金属、废塑料、废电子电器等回收利用集聚区,培育了北京金隅等一批综合利用龙头企业。
“资源综合利用是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的有效手段,能为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也是解决工业固体废物不当处置、堆存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的治本之策。”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说。
探索产业集群效应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毕俊生表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还比较分散,综合利用企业与上游企业主营业务关联度低,尚未形成高效有机的产业链,区域产业集群效应还不明显。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实施行动计划,发挥地区间优势和潜力,加强区域间产业对接,建立完善跨区域产业链,构建区域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体系,探索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从而引导和带动全国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毛伟明说。
事实上,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工业化过程中长期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此前,工信部在全国选择了12个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大、堆存多、综合利用有一定基础的地区,在区域上开展了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试点工作,已经对资源综合利用区域协同发展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高云虎表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中处于不同的环节,产业类别、产业基础、发展阶段等方面差距悬殊,存在着很大的互补性。区域协同发展模式将有利于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实现产业转型增长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推动技术装备创新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模还比较小,从事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企业多以中小型为主,产品附加值低,无法获得明显的规模效益,缺乏市场竞争力。同时,产业发展存在技术瓶颈,缺乏大规模、高附加值利用且具有带动效应的重大技术和装备,亟待突破。”毕俊生指出。
技术创新是推进行动计划的重要支撑。毛伟明强调,尤其是协同创新,要紧紧围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需求,有效整合创新资源,形成定位明晰、分工合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高效运行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比如,推动成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联盟在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创新能力提升、创新人才培育、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方面平台作用,推进政、产、学、研、用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进一步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