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点评中国楼市现状:房价下跌是非常必要
4月15日晚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最新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下称:报告)。报告称,发达经济体的金融稳定尚未完全企稳,而许多新兴市场的金融风险则有所增加。各国央行除了采取货币政策外,还需采取多项辅助性措施以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
IMF认为,在中国,通缩风险可能将拖累中国经济向增速更慢但更安全的模式转型,而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和库存过剩是主要的金融稳定性风险所在。
2014年以来,中国一线、二线城市的房价从年增长15%变成下跌5%。根据中国银行业的报告,截至2014年底,中国不良房贷还算是可控的,除住房抵押贷款外,信贷暴露规模为12万亿人民币,接近GDP的20%。
不过,IMF在报告中称,为了实现供需平衡,房地产价格的下跌是非常必要的,但金融产业可能因此承受高于期望的巨额损失。而中国的投资过度部门的收缩、房地产部门的调整以及房地产价格的下滑,进而可能在更广范围产生跨境溢出效应。
发达经济体两大金融问题
IMF指出俄罗斯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直接金融联系有限,但是与邻国的间接联系可能会增加金融稳定风险。欧元区体制框架的加强缓解了来自希腊危机的蔓延威胁,但风险和脆弱性仍然存在。
报告同时指出了发达经济体目前主要面临两个金融问题:一是长期债券收益率下降,二是私人部门债务水平居高不下。
报告具体解释,欧元区约三分之一的短期和长期主权债券目前的收益率为负。在长期低利率的环境下,有24%的保险公司可能无法达到满足偿付能力的资本要求。保险业在欧洲联盟内的证券资产组合投资达 4.4万亿欧元,并且与更广泛的金融体系相互联系紧密且不断加强,因此成为溢出效应的潜在来源。与此同时,到2020年,法国、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的企业债务总额预计将超过或接近GDP的70%,而葡萄牙和英国的家庭债务总额与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相比预计将继续维持在高位,这将继续阻碍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
而在美国,利率面临明显的上行风险。美元进一步迅速升值和美国突然加息以及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可能对新兴市场货币和资产市场施加更多的压力。
各国央行应采取辅助性措施
IMF在报告中还具体评估了各国央行在应对金融风险方面的政策。IMF认为,除了采取货币政策外,各国央行还需采取多项辅助性措施以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
报告称,新兴市场应致力于缓解全球不利走势的影响,并通过加强对脆弱部门的监督来维护其金融体系的抗冲击能力。
IMF认为,中国目前的优先任务应当是允许有序地纠正过度行为,控制影子银行体系风险最大的部分。同时,还要保证有序的去杠杆化过程,采用综合政策,使信贷增长逐步放缓,并在必要时提供适当机制,促进有序的企业债务重组和丧失生存力企业的退出。
更广泛而言,在新兴市场,大量以外币计值的债务意味着微观和宏观审慎措施在限制冲击风险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监管机构需要开展与外币和大宗商品价格风险有关的银行压力测试,并定期严密监测企业杠杆和外汇风险暴露情况,包括衍生工具头寸。
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当局还需做好准备,应对本币债券市场流动性下降。在必要时可以使用现金余额或减少市场长期债券供应,以遏制债券利差的扩大。新兴市场国家还应充分利用好双边和多边互换额度协定以及多边资源,以应对外汇紧缺危机。
IMF同样对发达经济体的央行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报告指出,在欧元区,为了扩大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欧洲央行应疏通信贷渠道、减轻不良贷款的负担,并提高非银行机构的稳健性,以及促进结构改革和恢复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的健康。
报告还特别指出,欧元区国家应快速解决寿险公司面临的挑战。报告称,监管机构应重新评估担保产品的可行性,并按照政策利率的长期趋势,为保单持有者提供有保证的最低回报。采取监管行动,减轻因个别保险公司的潜在困境所带来的破坏性溢出效应。采用更加统一的安全网将进一步增强保险业的抗冲击能力。
报告还称,欧元区国家应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即从银行转向资本市场。欧元区国家需要按照欧洲联盟委员会提出的最新资本市场联盟建议,统一公司法、公司治理、破产机制和税收方面的规定。
报告称,日本量化宽松的有效性取决于配套政策,而日本能否坚定不移地实施“安倍经济学”的第二和第三支箭(财政和结构改革)至关重要。
具体而言,日本央行应考虑扩大私人资产购买份额并将资产购买计划扩展到长期政府债券,以加强其资产购买对证券投资再平衡的影响,促进实现2%的通胀目标。日本当局应扩大特别贷款,并快速启动中小企业信贷和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市场,加强风险资本拨备,以进一步刺激银行对私人部门的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