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环境在线监测迎来“物联网革命”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在各行各业拥抱互联网的浪潮中,物联网有望成为室内环境在线监测的革新手段。
近日,深圳市建筑科学院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任俊在第十一届国际绿色与建筑节能大会上透露,正在编制《住宅建筑室内装修污染控制技术集成》,解决室内环境问题要在室内环境在线监测上努力。关于此,瑞芬德(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森建议,室内在线监测可以用物联网技术去改造。
革新
今年年初,柴静的演讲《穹顶之下》,一度把人们视线又拉回到环境问题上来。据研究表明,人们每天大约有80%的时间在室内度过,室内环境问题行业也分享过这样一个数据,我国室内环境超标率达70%,污染主要是装修所致。
传统室内环境检测方法在面积和便捷上曾饱受诟病。传统方法主要检测某一个点或者几个点,时间节点上只是某一时间,不是24小时。
物联网技术下的检测方法是这样的:每个房间可以安装物联网无线传感器,及时测量温度、湿度、CO2、PM2.5、挥发性气体等,并上传网络分析得到建筑系统的最优工作状态,再发信号控制现场空调、采暖、新风、净化系统,通过物联网传感器、云平台和大数据与传统设备相结合,24小时工作。
当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APP监测也是一种手段,便捷性被人们叫好。尤其在柴静演讲后,各种空气质量监测的手机APP迅速引爆市场。他们的共同特点大都是,通过APP分析室内环境数据,为用户提供当前室内环境状况、环境异常提醒、环境改善建议、个人健康贴士等服务。
未来物联网技术日益发展成熟,大数据库也愈发完善。手机APP、物流传感器等仅仅满足了监测的最基本需求,未来功能还会被更加拓展和完善。
解惑
和专业评测机构相比,在线监测机构准确度似乎还不够被认可。
任俊一语道破室内在线监测技术的准确性。要想准确性高,意味着高成本,也就是请专业团队、专业设备去现场测试。目前,他们在整合数据库,利用大数据平台,通过此平台进行逆和,不断进行修正,数据库越来越完善,准确度会越来越高。
实际上,以前的在线测试都是静态的单独数据。现在物联网测试可以做到连续、实时,也可以使用多个传感器进行对比。如此,可以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去除一些传感器的不稳定性。另外物联传感器可以通过计量机构的检测,保证其测试误差在一定范围之内。
“如今,物联网技术还处在发展阶段,不能解决室内环境监测的所有问题,我们只充当了体检的角色。”何森说。
他解释,物联网技术分为三个阶段,现在处于第一阶段,监测阶段。未来,质量管理体系和商业运营模式都要建立起来。
物联网大肆进军传统行业,物联网技术的弊端也显露出来。物联网监测被认为可以检测出甲醛、PM2.5或家装污染等某些污染物,最大问题在于如何解决室内环境问题。
利用在线监测手段检测出污染气体,室内如何能同时保证甲醛、CO2、PM2.5、细菌和湿度同时满足健康空气标准要求。何森建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季节不同,新风、净化、热回收、加湿、除湿等应该组合使用。
据了解,国外解决室内污染超标的抓手是从装修材料入手。欧洲国家把装修材料分等级,对其有承载率限量。
在任俊看来,解决好室内环境问题必应该从源头抓起。购买者在选购材料时不能仅凭借看样式、闻气味等这种简单方式,而要关心污染物是多少,散发量是多少。当然,还应该有科学指导。诸如,什么条件下入住合适,室内污染物问题在什么条件下控制好等。同时,需要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加入。
事实上,第三方检测机构需具备这两个认证标志。中国计量认证,即“CMA”标志,是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机构最基本的必备资质。同时还必须具备国家实验室认证,即拥有“CNAL”标志。
“我们正在和第三方检测机构洽谈,从去年开始建立数据库,利用阿里云平台优势,打造好物联网在线监测技术。”何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