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大腕儿打造中国版“创客空间”

  北京中关村(000931,股吧)有家在创业圈里颇为知名的咖啡店,虽然空间不大、人均消费只有几十元,但常常聚集着这样一群人,他们谈论着几千万元的融资或是新鲜的创业项目。他们的身份便是当下最火的创业者和投资人。

  2015年,“创客空间”这一新名词火遍大江南北,带动了新一轮创业浪潮。在众创时代,不仅创业者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及竞争,提供创业平台的产业园区和孵化器同样经历着危机并存的考验。当传统地产人开始涌向众创产业、当越来越多的创客平台试图效仿WeWork模式时,如何打造中国版创客空间的盈利模式,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已经是时下各类产业园区、创业孵化器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创客空间”潮起

  地产圈名人毛大庆3月以来频频曝光,这次贴在他身上的标签不再是万科高级副总裁,而是与创业相关的新身份。离开万科后,毛大庆(楼盘)将涉足新的商业模式——创客空间,计划打造中国版WeWork。

  对于大多数国人而言,WeWork这家位于美国纽约的创业公司有些陌生。不过,凭借着出租办公场地、为创业公司提供协同工作及衍生服务,WeWork的估值已达50亿美元,并刚刚完成了一笔3.55亿美元的融资。

  简单地说,WeWork提供的是办公场地租赁服务。但不同于普通的“房产中介”,WeWork为小型初创公司提供办公家具、协作服务等资源支持以及其他便利设施服务。有数据显示,此轮融资后,WeWork计划继续扩张业务,预计将从目前23个办公场所扩大至60个。

  WeWork的成功激发了国内创客空间的兴起。毛大庆在描述自身的创客空间思路时表示,将打造一个基于办公室出租服务的创投孵化平台,在盘活部分社会不良资产和存量资产的同时,为青年创业者提供物业办公、财务咨询、投资管理等服务,探寻商业地产变革的新模式。

  SOHO中国则在今年2月高调推出SOHO 3Q产品。据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介绍,SOHO 3Q是借助O2O推出的移动办公产品,主要面向创业型小公司。除了提供办公场所及公共空间供租客交流外,还会提供享受免费咖啡和茶点以及一定范围内的办公设施使用。

  与此同时,一些过去保持低调的产业园区及创业孵化器也走到台前。百世金谷实业有限公司CEO刘文军就借鉴了WeWork模式,将旗下位于燕郊的产业园区称为“Work ”,除了传统的联合办公外,还提供各类孵化服务。

  仅从北京(楼盘)及周边区域来看,除了中关村等传统创业园区外,包括大兴、亦庄、燕郊等新兴区域内都有众多产业园区正在探索发展创客空间,传统开发商试水创客空间的热情不断高涨。

  中国版模式探索

  作为美国创客空间的成功模板之一,WeWork模式要想在中国生根发芽,显然不能仅仅依靠简单复制。无论是传统开发商还是产业园区、创业孵化器,国内创客空间需探索一条本土化的发展路径。

  据了解,除WeWork外,美国还有众多各具特色的创客空间。其中,成立于2006年的TechStars已经孵化了230家企业,其最大特点是导师资源,筛选项目时主要看中团队综合素质。Y Combinator孵化器则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更看重创业者的个人品质,强调创业团队的独立性。在硅谷从事孵化器的Plug and Play推出了企业合作会员制,每个细分领域的加速项目都可对接硅谷一流的科技企业。

  目前,国内众多创客空间都在寻找自身的盈利模式和发展路径。清控科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君表示,“最近在做WeWork,要在地产和孵化中找到新属性。”秦君认为,孵化器只是项目的流量入口,重要的是如何做到资源和要素的整合,应该围绕小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围绕创业者提供包括资本、培训、媒体、大企业生态等资源。

  “WeWork在美国可以盈利,但在中国如果只靠租金的话很难。”世鳌国际创始人刘天飚认为,创业者首先关注的是低成本,其次是高效率,最后是高大上的环境,因此专注写字楼的运营才是核心。

  从事产业园建设的刘文军则表示,培育企业就应拿出产业园区中10%的物业作为孵化空间。“燕郊有低租金优势,我们并不关心有多少企业孵化成功,如果成功了,企业一定是承接园区的产业链,也就是在园区中继续购置厂房、扩大产能,进一步在园区内发展,这就是我的获利空间。”刘文军坦言。

  “如果创客空间的服务产品能够形成闭环,运营压力就会下降。”北大科技园副总裁王国成指出,从早期的创业大赛、训练营筛选项目,再到产品孵化,各环节标准化后形成闭环,将面临更多机遇。

  “创客空间有两大类,一是"1 N"模式,类似于中关村的孵化器,在一个空间平台上提供多项专业服务能力;另一种是一体化、全周期孵化链条,也就是"N N"模式,在多个空间提供专业化服务。”九城集团董事长王双认为,从行业上看,创客空间应该做到专业化。九城选择的是从创业公寓、孵化器、联合办公到企业服务的全周期模式。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的创客空间市场足够大,各平台特色不同,重要的是找到自身盈利模式,实现资源的有效结合。

  机遇挑战并存

  当前我国经济处在不断转型升级过程中,无论是政策扶持还是市场空间都给创业团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创业者或创客空间面临诸多挑战。在近期由搜狐焦点主办的“产业新区2015醒春趴”上,众多业内人士均对创客空间的未来发展持积极态度。

  “Plug and Play这么多年孵化器的运营模式运用到国内的市场和国内的创业团队及投资人、导师时,看到了一些挑战和问题。”美国亚美迪集团和Plug and Play孵化加速器中国区负责人赵晨表示,中国创业者大部分盘踞于中国市场,同时欠缺优秀的导师体制,而且创业者扎堆在互联网行业,可施展的行业空间较小。不过,赵晨指出,中国风投对于创业的失败经历比美国更加包容;中国的创业空间较美国更大,绝对垄断的大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同时,政府的支持力度更大。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双引擎”,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年初的国务院常务工作会议上提出,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的政策措施,为创业创新搭建新平台。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小微创新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我国正从简化行政手续、给予适当补贴、完善投融资机制等方面对创业提供更多政策扶持,将解决创业初期门槛高、发展时期缺少资金等难题。

新浪地产
关键词:市场动态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