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企业遭遇非洲钉子户 会遭遇什么挑战

??随着国内城市化的发展,“钉子户”这个词也走红网络,各种各样“最牛钉子户”在强拆队的催逼之下,使出的手段也是不断翻新。“钉子户”是城市化的产物,但是在城市化水平仍然很低的非洲是否也存在呢?中国企业又与非洲“钉子户”之间有过哪些故事?

??“钉子户”,顾名思义,就是像钉子一样钉在那不答应征地要求。近几十年来,从经济援助项目开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非洲,企业在当地的经营与发展不可避免地牵涉到土地的征用,也时不常地遇到“钉子”。

??位于西非地区的几内亚,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一直以来都与中国保持着很友好的关系。自建交之后,中国向几内亚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其中就包括1997年双方合办中几农业合作开发项目。

??这是一个两国最高层拍板定下的雄心勃勃的项目,先期办一个大面积现代化农场,待合作默契,运营良好后,再启动十个类似农场,一举解决困扰这个非洲国家的粮食短缺问题。

??然而在项目推进的时候,中方就遇到令人头疼的一件事:在计划兴建养鸡场的场地上,有20多户村民故土难离,拒绝搬迁。初到国外的中国经营者们摸不清当地的情况,对此一筹莫展。所幸的是,几内亚总统兰萨纳?孔戴一直关注着项目的进展,当他得知此事后,亲临农场,就鸡场选址问题现场办公。

??他召集场址内当地居民长老,开了一个现场会。据亲历者叙述,总统深情地对他们讲,这个农业项目关系到几内亚人的吃饭问题,是解决国家粮食安全和稳定的大事,是解决国家粮食安全和稳定的大事,中国人来是来帮助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他们的需要我们应该尽量满足。

??在孔戴的亲自安排下,村民搬迁安置的具体问题全部由几内亚政府负责解决,24户居民很快搬离,养鸡场3个月后即建成投产,此后,鸡蛋在市场的供应也渐渐丰富起来,而在这之前,几内亚人均每年消费鸡蛋仅仅只有7颗。

??另外一家中国企业在当地从事矿产开发,巨额的投资项目将对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几双方对项目的前景也都充满信心。但是在厂区选址范围内,动员一些村民搬迁的工作总是没有进展,项目方对村民已经做出承诺,将重新选址为他们新建住房以及配套的生活设施,对比几内亚当地的拆迁标准,给出的承诺也是足够优厚了,但奇怪的是村民就是不肯搬。

??项目方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怀疑因为是外国人的身份,将要被当成“肥羊”遭人痛宰,无奈之下,只得让村民自己开出条件。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村民只提出了一个要求:需要给他们建一个大的清真寺。这可让项目方送了一口气,承诺一定为他们建一座气派的清真寺。至此,搬迁问题迎刃而解。

??在几内亚,85%的人口信仰伊斯兰教,宗教将他们凝聚在一起。在偏远的农村,有的甚至还能看到刀耕火种的痕迹,各家的住房大多是低矮的草棚,但是无一例外的是每个村子都有一座高耸的清真寺,修建清真寺的钱来自村民的分摊以及外来的捐赠。非洲人似乎很好面子,清真寺气派程度就说明了这个村子的发展指数。这方面有点像中国的宗祠,但凡名门望族的祠堂总是白墙红瓦,高耸入云,看上去就让人敬畏三分

??实际上,非洲的“钉子户”大多品行纯良,坐地起价之徒少之又少,同时,征地拆迁也很文明,很少听到说有哪个地方闹强拆出事故的。主要是因为非洲发展水平仍然很低,拆迁规模小,牵涉人数少,相互效尤之风未起。其次,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低,但是受西方影响,民众私有财产保护意识较强,暴力拆迁征地极少出现,积累的矛盾少。另外,最重要的一点,非洲民众深受贫困之苦,发展是民心所向,凡是能够增加就业,带动经济的项目都能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所以,在非经营的中国企业与“钉子户”之间除了一些有趣的故事之外,并没有爆发真正的冲突。

新浪地产
关键词:市场动态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