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市场门窗采购:警惕过度零散化趋向
提到门窗行业采购,尽管是房地产项目采购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是作为墙体重要的组成部门,其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节能性,因此其采购过程的规范合理性也不容小觑。
门窗企业早已不是代工厂 开发商不要管的太多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成熟,门窗企业自主意识不断提高,两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通常情况下,门窗企业根据项目具体的要求,结合开发商的意愿,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分析,同时结合具体的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最重要的考虑造价成本的情况下,给开发商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门窗企业根据开发商工程项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主材,包括型材、玻璃、五金等,同时在型号、规格和款式方面做综合的考虑,目的就是能够达到最优组合和设计,但是目前在一些过度零散化采购趋势,对于门窗行业产生消极引导。
门窗幕墙委员会主任黄圻表示:近两年因为房地产市场的一些波动,开发商对于采购成本和过程前所未有的重视。为了降低成本,战略集采和整体阳光采购值得肯定,但是很多开发商企业错误的把门窗企业看成是加工厂,自己购买型材、玻璃、五金、密封材料等,甚至都是硬性的要求,目的就是进行严格成本控制,如此以来最终的结果便是因为本身缺乏对于门窗系统化的认识,导致材料之间兼容性、功能性未能够达到1+1>2效果,在后期服务过程中,相互之间扯皮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应该警惕此种零散化趋向。
市场遇冷抱团取暖 猜忌之后还是朋友
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分级性、执行性越来越明显,今后为了提高项目质量,降低成本成为提升竞争力强有力的手段,但是如果疾病乱投医,不计后果的“算计”供应商,往往适得其反。房地产市场不好,项目数量下降,供应商应该关心供应链条整合带来的价值,门窗企业需要提升自己二次设计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两者应该相濡以沫,而不是相互猜忌,互相吮吸,这样才能市场回暖时再次牵手。
此外,在可控成本之下,保证项目质量,是双方合作的基础,采购过程中的敌意太明显,门窗行业中小企业的资金抗风险能力又非常有限,房企老大哥们动不动“给房”的节奏确实吓怕了很多供应企业。在中国房地产第六届科学发展论坛上,北京中房研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丁祖昱(微博 博客)调侃说:“2014年下半年如果没有930,估计年底供应商可能都不会从容的坐在这里听报告,基本上都坐在开发商的办公室里面要帐,因为大家都要过年。”其实,这也反应了目前房地产采购过程中暴露的深层次问题。
门窗企业过去一年日子紧巴巴的,房地产开发商释放的积极信号,对于包括门窗行业在内的上下游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门窗企业等于组装厂意识对于房企项目质量不利,对企业自身能力提升无益,对行业发展也是错误导向。
目前市场给出最好的答案就是借助互联网思维影响整个采购过程,诚然来讲任重而道远。互联网与房地产市场的结合围绕两条路,前端营销和后端供应链,目前整个供应链市场的互联网化悄然开始,对于解决采购过程中信息问题,暗箱操作问题,欠款问题等实际问题意义重大,对供求双方都是机会。